摘要:探討心內科患者的安全管理策略。論文對患者采取的護理管理措施包括:意外事故的防范、軀體合并癥處理、院內感染的防控、藥物不良反應的預防,通過對重點人員、重點時段、重點環節、特殊藥物的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訂護理安全緊急風險預案,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思想教育和??萍寄芘嘤?,增強護理安全意識,掌握心內科患者的疾病特點和生活習慣。結果有效規避了心內科護理安全的風險,降低了護理差錯,保證了患者的安全。
關鍵詞:心內科,患者,安全管理
1、患者的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醫療護理的過程中避免由于意外而導致的不必要傷害,主要強調降低醫療護理過程中不安全的設計、操作及其行為。心內科患者大多為年老、多病、心肺功能差、聽力視力弱、生活自理能力差、易發生摔倒、墜床、燙傷、體位性低血壓等意外。為保障患者的安全,我科多次組織全科醫護人員進行討論患者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對策,使護理工作缺陷的發生率明顯降低,患者的安全得到大大提高。
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患者因素:由于我科患者多屬年老多病、行動不便、心肺功能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對冷熱感覺不靈敏,部分患者治療效果較差,易發生跌倒、墜床、凍傷、燙傷、自傷等意外。環境因素:如搖床的搖手使用后未及時歸位、地面不干燥、床旁椅放置不妥、光線過強、過暗等均易使患者受到傷害。藥物因素:我科病員常使用強心、擴血管、鎮靜等特殊藥物,如使用不當或宣教不到位易使患者受到傷害。護理人員因素:心內科急危重患者多,對護理人員素質要求較高。
安全管理對策
做好入院評估:心內科護士應根據患者的病情輕重、緩急將病員安置在監護室還是普通病室,普通病室又分離護士站相對近和遠的,要求護理人員將急重癥患者安置在監護室,除此之外相對較重的盡量安在靠近護士站的病室,以便于及時觀察病情和搶救。護士根據患者情況留陪伴?;颊呷朐簳r,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提高醫務人員對患者識別的準確性,確保所執行的護理過程準確無誤。確保每一位患者的安全。使用床頭卡,危重患者使用腕帶,作為識別的標示制度。做好重點環節的管理:心內科患者病情重、變化快、部分患者療效相對較差、病員年老體弱,加上用藥特殊,所以護理人員應及時評估患者的危險因素,加強以下重點環節的管理。①重點區域和重點時段的管理:重點區域包括門窗、廁所、用水房、病室床單元設施等,這些是病員容易發生安全隱患的地方,應設專人管理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排除。重點時段包括節假日、中午、夜間、患者起床、就餐等時段,這些時間工作人員相對較少或比較繁忙,對病員的關注相對較少,易發生意外,我科通過在特殊時段增加護理人員來協助工作,中午派2~3名護理人員上班,夜間采取雙班或吊班,節假日必需排夠上班人員加強防范,避免患者發生意外。②做好院內感染的防控工作:心內科患者年老多病,機體抵抗力較低,易發生院內感染,要求醫護人員必須嚴格做好手衛生工作和無菌技術操作,避免院內感染的發生。
加強重點患者的監護與管理:①病情危重的患者:心內科常見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左心衰、嚴重心律失常等危重患者,護士必需將這些病員安置在監護室,便于及時觀察和搶救,強調工作中的預見性,要求準確、全面、及時評估患者的病情,密切觀察其心理變化、治療效果,協助生活護理。搶救物資必需保持完好、成備用狀態,以利于搶救急需,保證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對易發生壓瘡的患者應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執行壓瘡的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防止壓瘡的發生。②年老、多病、行動不便的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多見于老年人,他們常伴有其他疾病,行動不便,易發生摔倒、墜床等意外,所以我們護理人員應加強入院宣教,做好應有的防護設施,密切巡視病房,必要時留陪伴,防止意外的發生。
心理康復指導:多數心血管疾病均不易治愈,常反復發作或需長期治療,給患者造成了較大的精神負擔,加上家屬的重視程度逐漸降低,部分病員失去戰勝疾病的信心,甚至想到自殺等不良行為。我們應積極讓患者參與護理過程,形成主動護理與主動參與相結合的護理工作模式,運用語言或案例給患者足夠的心理支持,從心理層面上幫助患者準確的認識疾病的本質和特點,緩解他們的心理沖突,建立良好的行為模式。同時護理人員還應及時發現患者的不良情緒,及時做好心理護理,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藥物治療中的護理:對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除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外,藥物治療是減輕或緩解癥狀的重要措施。我科常用的一些降血壓藥、擴血管藥、鎮靜藥、洋地黃類制劑等不良反應較大,因而必須詳細向患者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項,嚴格控制用藥速度和量,且用紅色標志標記,要求護理人員密切監測患者血壓、加強巡視、隨時傾聽病員主訴、以免發生低血壓或體位性低血壓、跌倒、摔傷、洋地黃中毒、誘發或加重心衰及心律失常等意外。加強護士專業培訓:扎實的專業知識,嫻熟的醫療護理技術是護理安全的基礎??剖页醋o理部要求的相關培訓外,還積極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同時不斷培訓護理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以及護士的溝通能力,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使護理人員能較好的適應現代醫學的要求和滿足病員的需求,減少護理差錯事故和護患糾紛的發生。加強對護生的管理:加強對護生的管理也是護理安全管理的一方面,對新進的護生到科時必須進行入科培訓,詳細交代專科的特殊要求,比如一些特殊藥物,特殊操作,特殊疾病等,同時必須進行一些法律法規培訓,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和工作中應注意的事項。要求帶教老師嚴格帶教,認真執行放手不放眼,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
小 結
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必要條件,是減少護理缺陷,提高護理水平的關鍵環節。做為醫院的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安全管理尤其重要,我科將安全管理運用到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護理管理中從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素質入手,通過對重點環節、重點時段、重點人員以及病房設施的管理,構建起了安全的氣氛,也提高了護理人員對安全的重視程度,從而防范了差錯事故的發生,進一步確?;颊叩陌踩?。但護理安全受多種因素共同影響,需要全體醫護人員和患者及患者家屬共同努力,尤其是需要患者及其家屬的配合。所以,要著力改變護理工作是護理人員的事的錯誤認識,鼓勵患者及其家屬正確參與安全護理,充分體現患者及其家屬的權利和義務。
參考文獻:
1劉麗杭,黨勇.患者安全的概念與措施.中國醫院管理,2005,25(12):20.
2張燕紅,陳淑娟,鄭憲萍,等.精神分裂癥暴力行為的心理行為干預方法研究.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7):1-3.
3蒲菊芬.病區護理安全管理.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32):
4繆微菁.護理風險管理的研究進展.中華護理雜志,2007,42(9):830-832.
5淺談護理安全管理的幾點體會.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