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吉
摘 要:大學生就業難是我國現代社會的一個主要問題,而鼓勵大學生創業是緩解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途徑。加強大學生創業指導對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有著重大意義。本文就大學生創業指導策略與實踐進行相關分析。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指導;策略
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當下,將大學生創業指導引入高校有著重大現實意義。在國家的不斷號召和鼓勵下,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創業指導工作,然而在傳統觀念、教育制度的影響下,大學生創業指導工作還不夠理想,大學生指導工作還有待完善和改進,亟須探索出有效的大學生創業指導策略來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意識,從而引導大學生順利就業,緩解我國就業形勢。
一、大學生創業指導的意義
在現代社會里,大學生創業已經勢不可擋。在我國當前教育體制和就業背景下,大學生創業一方面可以增強自己的動手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解決就業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國家的號召和鼓勵下,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大學生創業工作。然而就目前來看,針對大學生創業,許多高校依然停留在口號上,只知道一味鼓勵大學生去自主創業,忽略了大學生創業指導工作,以至于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頻頻受挫,挫傷創業積極性。大學生創業需要科學、有效的指導。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觀念,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順利就業,緩解我國當前就業形勢。
二、大學生創業指導策略
1.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
從哲學角度出發,意識指導行為。由此可見,創業意識是創業的先決條件。對于大學生而言,創業意識的高低決定了大學生能否順利就業。大學生創業本身就是一種就業模式,大學生成功創業后不僅解決了自身的就業問題,同時也可以給他人創造就業機會。而要想讓大學生主動去創業,應當先加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大學生有了創業意識,才能更好地激發他們創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大學生創業指導工作而言,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強化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意識,引導大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發現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思維習慣,從而在社會生活中發現具有發展性的創業項目。
2.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創業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難免會磕磕碰碰,受到挫傷,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大學生的創業項目作為一項新項目需要被認可和接受,一旦大學生創業的個人期望與社會現實有巨大的落差時,就會引發心理矛盾,從而挫傷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性。故此,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要積極做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創業為導向,將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告知大學生,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同時,要引導大學生樹立團隊合作精、艱苦奮斗意識,培養大學生的風險意識,保持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促使大學生在創業道路上保持一個亢進而又不失冷靜的心態。
3.加強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的培養
創業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事情,對于大學生而言,其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洞察力以及較高的商業智慧。為了引導大學生更好地自主創新,在大學生創業指導中,應當加強大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如創新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善于學習的能力、管理能力、領導決策能力等。在大學生創業指導中,要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可以通過創業模擬來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促進學生更好地創業。
4.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所謂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個體職業興趣和愛好、職業志向以及職業行為等組成的有機整體。對于大學生而言,職業生涯規劃對其今后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可以讓學生給自己一個清晰的定位,朝著這個目標奮斗。在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引導大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十分重要。在大學生進入大學接受教育后,就要積極引導其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工作,為學生提供全面、系統的教育工作,使之樹立清晰的目標,找準定位,避免盲目跟風,科學、理智地進行創業。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學生創業勢頭迅猛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指導越來越重要,大學生就業指導是激發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有效途徑,各大高校應當重視大學生創業指導工作。在大學生自主創業指導中,學校要重視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強化大學生的心理教育,積極引導大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從而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促進創業指導最終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宋寶安.大學生創業指導策略與實踐探索[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4):48-50.
[2]胡娜.當代大學生創業精神培育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5.
[3]初青松,孫靖皓,侯夢琪.基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模式研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