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鵬程+李永平
摘 要:MOOC是近幾年新興的在線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受到眾多專家學者的熱捧,因為MOOC存在受眾面廣、互動方便等優勢。但同時也要看到MOOC這種新興模式的缺陷,比如,過分依賴學生的自主學習、考核困難等。因此,教師對MOOC的正確態度應該是將其作為傳統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而不是將其徹底取代課堂教學。
關鍵詞:MOOC;自主學習;課堂教學
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是近幾年興起的在線教學模式。這種新型的教學和學習模式興起于美國,目前在中國各大高校已經開展得如火如荼。筆者有一門課程也投放于某大型MOOC平臺,迄今已運行了第三個學期。作為高校MOOC教學的試水者,筆者基于實踐經驗,提出了幾點看法。
一、MOOC的優勢
1.極大地拓展了受眾面,使知識傳播的范圍更加廣泛
MOOC誕生于互聯網與通信尤其是移動通信高度發達的今天,在有網絡覆蓋的地方,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課程學習,不再像傳統課堂一樣聚集于某個教室。這讓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有條件的學生,都可以進行課程學習。而隨著互聯通信科技的發展,這種愿望變得越來越容易達成。筆者的MOOC課程投放三個學期以來,全國已經有七十多個高校兩萬多名學生完成了課程學習,遍布全國二十多個省份。而過去筆者的這門課只能在本校教室開課,受眾的數量取決于實體教室的大小,知識傳播的范圍極為有限。MOOC的誕生完全突破了這一限制。
2.解放教師,使教師有更多精力投入教學以外的事務
MOOC采用網上教學,教師無須定時定點來到教室,更無須在講臺和黑板上揮汗如雨,這無疑解放了教師,節省了體力和精力。眾所周知,高校教師在教學之外,還要承擔繁重的科研任務,要應對教學評估,準備材料。另外,多數高校已經實施學分制,這意味著教師成為導師,需要定期對學生進行學業指導和答疑。這些工作在過去只能在教學之外進行,而MOOC的出現對眾多的高校教師來說無疑是福音。
3.方便師生互動
MOOC課程平臺都有師生交流的論壇。學生可以在論壇上隨時提出對課程知識點的疑惑,教師登錄后即可迅速答疑解惑。以筆者的MOOC課程為例,論壇平均每天有三十多個疑問貼,教師每天晚上抽出半個小時即可迅速答疑。而傳統課堂時間有限,不可能充分地進行互動答疑。
二、MOOC的劣勢
1.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不足
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與教師面對面,學生的一舉一動大部分都被教師所掌控,教師能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習者的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習者也能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習者進行提醒并及時改進學習策略,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更加有針對性。而MOOC雖然可以用一些技術手段使學生與教師面對面,但效果并不理想,教師并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也無法提出解決方案,更不能了解學生所需要的學習內容。
2.MOOC教學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生的自主性
以筆者的MOOC課程為例,經常有學生在開學后一個月內,學習進度為零。這就意味著在這一個月內學生根本無法掌握這門課程的知識。此外,相當多的學生其學習進度低于計劃標準,而且學生登錄MOOC平臺進行學習的流量并不高。這就需要課程助教或教師不斷督促學生進行學習。
MOOC教學對學生的準確考核更加困難。傳統課堂教學后會有期末考試,考試題型也多種多樣,可以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考核。但MOOC教學模式下,學生數量特別龐大,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有與其相適應的考核方式。一般來說,主觀題必須排除在外,因為主觀題必須手動批卷,這么大規模的學生,手動批卷幾乎不可能。所以,幾乎所有的MOOC課程最終的考核只能是客觀題,并且是系統自動改卷。這樣單一的題型未必能夠全面公平地對學生進行考核。
三、總結
總之,MOOC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有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優點,但教師也要看到其固有的缺陷。MOOC不可能全面取代傳統課堂教學,但可以成為傳統課堂的一個有益補充。
參考文獻:
[1]池雅慶,宋睿強,李振濤.探索MOOC對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影響[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4(1):164-168.
[2]宋秋前.有效教學的含義和特征[J].教育發展研究,2007(1A).
[3]汪瓊.MOOCs與現行高校教學融合模式舉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11):14-15.
[4]王左利.MOOC:一場教育的風暴要來了嗎?[J].中國教育網絡,2013(4).
[5]張鷙遠.“慕課”(MOOCs)發展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及其對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4,16(2).
[6]趙慧杰.MOOC重構高等教育教學體系研究[J].山東教育,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