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珺
摘 要:旅游產業最早導入互聯網技術,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旅游OTA已經對旅游傳統行業造成巨大的沖擊。本文通過分析旅游行業轉型中的問題,試探討旅游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互聯網+;旅游行業;轉型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各行業的深入運用,“互聯網+”戰略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旅游產業需要依托大量信息,是最早導入互聯網技術的行業。旅游OTA(在線旅游服務商)的發展,對原有的旅游產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本文嘗試通過轉型中旅游企業的矛盾分析探討“互聯網+”背景下旅游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一、互聯網+旅游的內涵
“互聯網+”旅游就是將網絡技術和旅游行業全面融合,將互聯網的技術手段和思維方式以及服務理念全面運用到旅游產業中,轉變以旅游企業為中心的產銷分離格局,變成以旅游者為中心的產銷一體化格局。將大數據和云計算構成的基礎信息資源,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等多重網絡技術的融合傳輸到用戶個人電腦、手機等移動端,讓旅游者根據自身需求和喜好進行旅游產品生產與創造。
二、行業轉型中的問題
1.旅游者旅游觀念的轉變。傳統旅行社通過提供大量標準化旅游產品,賺取旅游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收益。游客在游覽過程中必須按照旅行社制訂的旅游計劃進行游覽活動,也就是所謂的“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在某種程度上,旅行社的旅游產品限制了旅游者自由選擇的權利,在信息技術相對滯后的時期,這種旅游方式能夠很好滿足全民旅游的愿望,但是不能滿足消費者追求個性、追求自由的愿望。而“互聯網+”旅游的模式正好迎合了當下居民收入增加、文化素質提高對旅游的旺盛需求,滿足了旅游者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進行旅游的愿望。同時,互聯網上海量的旅游出行游記、照片、視頻也不斷改變著人們對旅游的理解,旅游者從“走馬觀花,求多求全”式旅游,轉變為更加注重旅游體驗和旅游感受。因此,旅游者在選擇出行方式上就會相對愿意選擇一些特別的旅游產品或者自由度較高的旅游產品。
2.旅行社經營模式的轉變。旅游者旅游觀念轉變的后果是,旅行社固定的旅游線路產品受到沖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通過OTA自由組合旅游產品,旅行社的經營受到沖擊。另一方面,國家對公費旅游政策的出臺導致旅游行業眾多訂單減少,旅行社經營利潤下滑,再加上日益增加的房租和人力資源成本,使得旅行社不得不考慮轉變運營模式,給旅行社帶來新的利益增長點。
3.旅游電商間的激烈競爭。旅游電商的出現雖然改變了旅游產業的運營模式,但電商企業之間競爭激烈,再加上BAT的進入,旅游電商之間的相互競爭和并購以及資本運作帶來的惡性競爭也將成為阻礙旅游電商發展的問題。另外,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新的平臺取代舊的平臺,新的客戶端取代舊的客戶端,技術開發成本高昂,這些都是旅游電商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互聯網+”背景下旅游行業的發展趨勢
1.旅行社改變運營模式。要想改變旅行社的被動局面,就得改變旅行社在旅游產業鏈中的地位。旅行社一方面可以考慮導入OTA的運營模式,建立線上、線下聯合運營的模式對抗OTA,但是網站建設及維護以及后備人才培養都需投入大量的運營資金,只有實力雄厚的旅行社才能實現轉型,例如港中旅的芒果網和中青旅的遨游網。而更多的中小型旅行社可以著手新商品開發上,依托多年旅行社經營管理的經驗,開發新的旅游產品,或者轉變運營模式開拓旅游行業的藍海,例如旅行社依托新的旅游資源,開發新的旅游線路;還可以接受一些非常規路線或者旅游產品的設計為客戶定制產品。一部分旅行社將目光放在了既有客戶維護上,針對多年積累的客戶群做深層次的需求調研,定制貼合固定客戶需求的產品。只有這樣,旅行社才能在夾縫中求得生存。
2.旅游電商進一步細分市場。旅游電商雖然能夠按照旅游者的要求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旅游產品,但是旅游電商之間競爭激烈,電商企業并購頻繁,且網絡技術更新換代迅速,導致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本在旅游產品的開發與市場搶占中,一旦失去資本運作的介入,旅游電商企業發展岌岌可危。因此,旅游電商企業只有進一步細分旅游市場,發揮網絡信息資源優勢,分析旅游者的需求,以智能計算的方式為旅游者提供便利、多元的旅游服務,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步。
四、總結
“互聯網+”背景下旅游產業變得更加貼近旅游者,為旅游者帶來便利,同時行業轉型也帶來了旅游發展趨勢的變化。旅游教育部門只有敏銳地感知旅游行業的變化,即分析旅游企業的人才需求狀態,才能更好地改進培養方案,培養出適合旅游企業發展的旅游人才。
參考文獻:
胡曉聰.“互聯網+”背景下旅游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商業經濟,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