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云
摘要:教師竭盡全力滿足小學生學習需求的多樣化是新課標改革對教師教學的進一步要求,隨著我國新課標改革步伐的加快,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規定之一,本文將淺析小學數學問題方法多樣化,進一步促進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和創新。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多樣化;提升方法
創新意識在我國各個領域建設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創新意識更是成為國家選拔人才的標準。而好的創新思維要從娃娃抓起,在這種背景下,眾多小學教師開始投入在小學數學解決問題如何實現多樣化的研究中。本文也同樣針對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實現多樣化進行淺析,供廣大教育工作者參考。
一、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必要性
1、小學生多樣化解題能力弱。我國國情復雜,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和生產力水平的限制,很多地區新課程改革難度大。在小學教師年齡比較大、師資力量薄弱、教師教學觀念比較傳統等因素的影響下,學生們難以在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很多小學生不會舉一反三,解題思路單一。
2、應試教育禁錮學生思維,學生家長只重視成績。盡管我國已經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但一些人口大省為解決一系列教育矛盾,仍然把應試教育理念作為很多地區的指導標準。學生家長也是只看重成績,忽視了對子女思維的培養。多樣化的解題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應試教育對學生本身造成的傷害。
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能力的方法
1、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學生的多樣化解題思維。在對學生進行解題方法多樣化的培養過程中,老師首先要對學生們的知識結構、認知水平、興趣愛好等有個初步了解。由于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同,所以我們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題。在學生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不能要求學生按照千篇一律的思維模式去解決問題,力爭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多樣化的解題方法。對于老師,在上課之前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調查分析,完善課堂教學方法,從而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題。
2、設置問題情境來推動學生進行思維開拓。在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們的開放性思維,老師可以根據學習內容設置一些問題情境來培養學生進行相關的多樣式解題思維。小學生生活簡單,感情純凈,想象力更是相當豐富,所以我們可以借助學生們喜歡的東西來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比如,我們可以用表演話劇的形式來進行數學教學。安排不同的學生假裝去菜市場買菜,讓學生自己演繹賣家和買家,用你買我賣的方式來進行四則運算和其他數學知識的教學。老師在設計情境教學的過程中要保證教學質量,而不是簡單的放任自流,既要對學生實現數學解決問題多樣化的難度進行估計,還要為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學生們通過自己的討論和計算,不僅提高了動手實踐能力,更有助于提高開放性思維的培養。
3、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普遍存在這樣一個問題:老師在講完主要知識后進行課堂小結,將有關課堂內容的數學問題和解決方法都總結在黑板上,并將這些內容直接灌輸給學生。小學生們可能當時學會了解題方法,但也只是學會了最淺層的東西,在實際運用中不能舉一反三,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對課堂的厭煩情緒。所以,教師不能繼續老套的“滿堂灌”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們進行分組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們對學習數學的熱情,并允許課堂上學生對不理解的內容及時提出來,達到教學的真正目的。老師還可以創新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嘗試緩解數學課堂環境緊張嚴肅,氣氛壓抑的狀態,比如對解答問題成功的同學進行獎勵、板書數學問題并配上插畫等等,讓枯燥的數學課堂活躍起來。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中,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教學仍然沒有達到理想效果。目前我國小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上還存在著很多問題,而培養學生多樣化的解題思維還需要老師對教學成果不斷的反思。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切記不能一味貪多求全,對學生的要求過高。而是要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引導學生自主開發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在教授的過程中鼓勵學生發表見解,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小組模擬問題情景,立足于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等等。通過合理有效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提高創造性思維和學習興趣,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更加高效。希望本文提出的相關意見和建議能給廣大教育工作者一些啟示,為我建設國教育事業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張桂芳.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3.
[2] 宋運明.我國小學數學新教材中例題編寫特點研究[D].西南大學,2014.
[3] 劉權.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2014,05:103.
[4] 胡立芹.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J].學園,2014,24:156.
[5] 羅秀華.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J].吉林教育,2016,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