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星容
摘要:語文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也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語文既是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人類優秀文化的積淀,同時傳承著文化知識。生活離不開作文,寫作與我們的生活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具備語文寫作能力是將來從事工作的基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通過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對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興趣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寫作興趣;培養
現在大多數小學生在提筆作文時都發愁,覺得無事可寫,無話可說,這已是一種普遍現象了。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每一位語文教師高度重視的問題,怎么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是教師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在作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排除學生害怕寫作文的心理因素,才是提高作文質量的重要前提。
一、營造融洽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語文寫作興趣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主要職責是教授學生知識、解答學生在學習中的困惑。而想要實現高效教學,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充分關心學生,并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負責講課,學生只負責聽課,但是隨著教育模式的不斷變化,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有了相應的改變。例如在對小學生的批評教育中,很多教師常常對學生要么忽視要么嚴厲批評。而這種教學方法會讓被忽視或者被批評的小學生慢慢地在心底對教師產生一種抵觸情緒,從而也會對該教師所教的學科產生自然的排斥反應,久而久之,就會對學科產生厭倦情緒并缺乏學習興趣。如果教師換一種教育方式,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在課堂上采用多提問、多夸獎的方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產生積極心理,從而對該教師所教的學科產生重視的心理,進而產生學習興趣并希望在課堂上好好表現。因此,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根本上解決師生矛盾,將誤解與不信任消除,成為學生可以信任和傾訴的對象,進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語文寫作興趣。
二、拓展素材積累,激發創作興趣
我們在生活中每天都會有情感的流露,或喜怒哀樂,或悲歡離合,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百句十句哪怕只有一句,及時地記下來,這對初學寫作的小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小學語文課文有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堪稱小學生習作的楷模。如果我們每天都指導學生去鑒賞品位,讓他們暢所欲言,說說哪些詞語句子用的好,好在哪里,并且做好摘抄筆記自制書簽等,如一句名言、一段描寫、一段論述,哪怕一段歌詞甚至一個公式、讀書心得等,這樣日積月累日久天長,寫作之“水”就會越蓄越多。為了豐富學生的生活,在布置作文時,我們還可以做一些大膽的嘗試,如重大節假日或假期布置勞技作業和體育作業,做小制作、小實驗、學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或學會一種運動等,然后找好朋友合作辦一份手抄報。手抄報既要有在廣泛閱讀中摘取的精悍文章,又要有反映各自假期生活的文章。到學校后進行優秀小制作與小發明展評活動,舉辦手抄報展覽,這樣一來就調動學生實踐的積極性,在動手的過程中,他們要思索在實踐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既有成功的喜悅又有失敗的教訓,這樣不但增加了學生們的生活閱歷還豐富了寫作素材。
三、改變傳統教學方式,調動學生語文寫作興趣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通過不斷地學習來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作為教師應該在資歷深的教師身上學習成功教學經驗,在年輕的教師身上學習新型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新時代教學模式革新的腳步。在課堂上,教師應精心準備,充分調動課堂氣氛,并多給學生一些展示自我的機會,把學習氣氛調整到最佳的狀態。例如,我在指導學生進行語文寫作時,會采取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當學生對作文感覺困難且無從下手時,我會根據學生的題目給予生活方面的引導,喚起學生對所寫事物的回憶,使學生在感情的刺激下產生寫作的沖動。除了傳統的教學手段,我還常常利用多媒體教學。因為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多媒體的合理運用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有聲有色的圖像投射,可以將教學內容從靜態變為動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觀察力,并使學生在過程中對語文寫作產生學習興趣。
四、給予真誠鼓勵,幫助反復修改
一篇作文且不論好壞,畢竟是學生的辛苦勞動所得,因此教師要珍惜學生的勞動成果。正如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的:成就感是人們渴望獲得的自然情感之一。“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一言六月寒。”教師要善于發現那些寫作能力暫時不好的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對于學生作文中的缺點和努力的方向,應溫和、委婉地提出,盡量避免挫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哪怕他們僅是標題擬得有個性或開篇精煉明快,或在作文中用了一種恰到好處的修辭,教師都應及時給予肯定,或在講評作文時當眾贊美,或在批閱作文時用文字加以表揚”。并且,“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教師在肯定學生寫作中偶爾出現閃光點的同時,應及時指出其不足的地方加以修改,必要時給予點撥。另外,學生互改作文的方式更能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首先學生不怕教師批評,但很怕在同齡人面前出丑,所以每次作文都想寫得好一些,而且在為別人修改時也會更加細致,這樣一來學生便會自然而然地重視作文課。其次,為對方修改作文時自然要回顧自己的作文,從而進行比較,不知不覺地增長見識。修改的過程相當于構思一篇同題目作文的過程,比單純聽教師講評收效大得多,興趣也濃得多。
總之,學生寫作興趣的形成離不開原始動力、寫作源泉、豐富詞匯和真誠鼓勵,四個方面的措施缺一不可。作文水平的高低體現了一個學生語文學科的素質修養,而要想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在作文教學過程中需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進一步引導學生掌握寫作方法甚至熱愛寫作,就顯得格外重要。
參考文獻
[1] 柳曉青.激發農村小學生寫作興趣的教學策略初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0(02).
[2] 趙長安.怎樣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