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輝
摘要:在我國新課程改革以及社會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語文教學的作用也愈加突出。而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發揮其積極作用,就必須要不斷改進以及完善語文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基于此,相關老師應該以生本教育理念為前提,加強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以及探索,從而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用以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
關鍵詞:生本教育理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就是指在老師的主觀引導下,發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教育形式,以學生參與度以及自主學習為前提進行的引導式教學模式。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要求老師要以語文閱讀教材為基礎,最大限度的增加學生的閱讀積累,并在教學中有意識的開發以及培養學生的閱讀眼光以及閱讀體驗,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化被動為主動,進而有效提升整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以及水平。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1、教學模式單一。在現階段的小學閱讀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弱,很多老師常常會采取講授式教學方式,來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能以及知識。然而這種被動接受知識的形式,不僅會讓小學生的思維模式也變得單一,其思維觀念也受到極大限制,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模式就會慢慢趨同于老師的思維模式,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
2、學生基礎薄弱。想要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關鍵看這一階段學生是否具備豐富的語文綜合素養。然而在實踐中,很多小學生在語文方面的綜合素養都極其薄弱,再加上家長以及學校老師對于閱讀教學的不重視,使得小學生很少會將多余的時間以及精力放在語文閱讀方面,進而使他們的知識儲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3、教學過程政治工具化特征明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整個教學過程難免受社會政治環境影響,使得在實踐中,語文老師也會緊跟政策步伐,對教學過程做出相應調整,使整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缺乏對“人”的探討,過分依賴于時代背景,從而使教學與其本意背道而馳。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1、創設語文閱讀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參與興趣。小學階段是一個學生接受系統教育的初級階段,當學生從幼兒園進入到小學課堂中時,還無法迅速適應小學老師的教學節奏,具體表現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容易分神等。有時如果班級內有極個別學生特別調皮,那么整堂課的教學效率以及課堂秩序等均會受到影響。所以,在課程開始前,老師應該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一個盡可能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使整個課堂的教學氛圍變得更加輕松愉悅,而這也是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以及學習興趣的關鍵。另外,盡管有些老師在課堂上采取了引入式教學方法,但是其創設情境的有效性卻較差,不僅沒有在課堂教學初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讓整個情境教學失去其積極作用。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課堂情境教學效率以及質量,相關老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予以處理:第一,語文教學情境的創設,應該以學生感興趣、可參與且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為宜。比如在講解到《秋天的圖畫》一文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秋天的美景,使整個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活潑,以此來調動起學生參與閱讀的興趣;第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想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老師可以采取矛盾式情境以及提問式情境,從而在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同時,提高整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2、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原則。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推廣,打破了以往傳統的以老師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模式,將課堂交還給學生,且老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其引導者以及評價者的職能,促進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與此同時,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還應該有意識的圍繞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行教學,以此來促進學生深入文本學習。舉例來說,在閱讀《飛奪瀘定橋》一文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以及探究來進行學習,并以此提出相關問題,探究其解決方法。學生在閱讀完本文后,提出了一些問題,比如紅軍不惜一切代價去通過一座沒有任何安全設施的橋梁是否值得?老師就這一問題可以將持不同意見的學生分為兩組,開展相應的辯論活動,正方學生的觀點為紅軍飛奪瀘定橋是值得的;而反方學生的觀點則是紅軍不需要去飛奪瀘定橋,可以選擇繞道而行。在學生展開激烈辯論的同時,也能使他們對革命先烈的無謂以及自我犧牲精神有一個切身體會,并認識到人的價值只有在不斷的經歷挫折以及苦難才能真正實現。通過上述閱讀方式,學生不僅走進了文本,同時還對紅軍以及革命先烈的精神世界進行感知。所以說,將生本教育理念融入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其本質就是要讓學生能在閱讀完文章后,敢于提出疑問,從而在有效促進課堂教學活動順利展開的前提下,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3、豐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不夠成熟,在課堂上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怎樣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成為當前所有小學語文老師需要探討的重點課題。在實踐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擴展學生的期待視野,老師需要摒棄以往單一枯燥的課文閱讀模式,在學生的審美需求以及閱讀心理上加以揣摩以及研究,實現對自身教學方法的改進以及創新,將原有單一且單向的知識傳授法升級為演示法、故事法、實際應用法以及媒體傳播法。同時還可以結合網絡文學以及在生活中最新流行的文學因素來將授課文,以此來讓學生對本次閱讀課文產生濃厚興趣。如果老師講授的內容與學生的期待點以及興趣點相吻合,那么學生就會對老師的教學做出積極回應,進而讓整堂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推廣應用,在一定程度上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以及教學方式,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有效激發。所以,為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強化學生的語文素養,就必須要在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原則的基礎上,創設語文閱讀教學情境并豐富教學方法,從而為教育業的良性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敏. 生本教育理念主導下的小學生語文童話閱讀教學探究[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5).
[2] 趙予. 生本教育理念下延吉市北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調查分析[D]. 延邊大學,2014.
[3] 丁鳳秀. 以生為本,親歷語言——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 快樂閱讀,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