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瑩
摘要:小學教育是每一個人所接受的最基礎的教育,對于學生一生所接受的教育過程意義重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節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個關鍵的組成部分,對學生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將對一個人未來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理解能力、審美情趣等方面產生巨大的影響。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因老師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這一年齡段學生學習能力有限的特點等種種原因,而造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無法順利有效地開展。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轉變教學觀念、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豐富教學形式等有效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進策略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安排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也是培養學生未來閱讀習慣、閱讀興趣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的基礎。因此,正確適當地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未來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而現如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種種問題,如教學觀念落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理解不深入以及教學內容和方式較為單一等,時刻影響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本文通過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提出了一系列改進策略,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1、教學觀念落后。有些教師的教學觀念依舊遵從于傳統的教學觀念,更傾向于向學生輸出知識而不是讓學生獨立主動地思考,在教學過程中一味根據教學安排進行單純的講解,而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中實際的接受理解能力和參與程度,同時有些教師局限于應試教育的影響,過分注重標準答案,輕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學生尚未有充足的時間深入體會文章之前便直接進行文章的寫作手法、表達情感等語文知識的教學,使作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的學生實際學習效果較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缺乏對學生閱讀過程的正確指導,很少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選擇哪些合適的閱讀資料,將閱讀教學只局限于對課本內容的講解上。
2、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理解不深入。學校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理解不夠深入,過分看重閱讀題目的得分情況并以此評價教學閱讀教學的實現情況,所設置的教學目標也沒有切實依據學生的實際理解能力。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側重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將大部分教學時間分配在學生對字詞、造句等知識的反復訓練上,對閱讀教學的時間分配就相對較少,閱讀教學過程比較倉促,從而影響了學生對于閱讀材料的理解能力的培養。
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和形式較為單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所教授的內容和方式都較為單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大多僅限于教師對于所講授的文章的作者簡介、寫作背景、寫作手法、情感表達等方面進行講解,而教學形式也只是教師的單純講授。這種教學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理解語文閱讀與自主表達的能力,使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積極性。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不要拘泥于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經驗中,而應與時俱進,開拓新型的教學方法。教師應充分體會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及其真正內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著重培養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審美情趣,因此,教師應針對該年齡段學生的理解程度和理解能力進行適當的閱讀教學。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程度,明確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更多的職責是引導和培養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情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和空間,如開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
2、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教學方案不是局限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的枷鎖,而是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學目標來檢視自己的教學是否合理有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教材的安排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采用創設情境的方式,或是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將閱讀文章的場景和人物經過自己的理解表現出來,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促進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
3、豐富教學形式。教師可以通過豐富教學形式這一方式來提高學生在閱讀教學課堂上的參與程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教師可以在對閱讀內容進行講解之前提出問題,讓學生們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思考和感受,從文章中找出答案。或是在教學環節中增加學生們的討論過程,讓學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與他人交流閱讀感受而提高自己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也可以在交流過程中通過他人的不同視角而收獲不一樣的感受。教師也可通過辯論等形式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到文章中的情感表達,如五年級上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學,學生在學完后都會感到有些困惑:在現實生活中,像父親那樣的嚴愛和像母親那樣的慈愛,哪一種愛更有利于我們的成長呢?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我給他們安排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辯論會。辯論會上,代表慈愛的一方緊緊抓住嚴愛中打罵等體罰教育帶來的不良影響以及從兒童的心理健康角度展開辯駁,而代表嚴愛的一方則從慈愛中找到由于慈愛可能帶來的溺愛進行反擊。在這一辯一駁中,學生加深了閱讀時的積累——他們引用了很多自己在書上看到的具體事例和一些名言警句進行辯論,對表達方式展開具體實踐;他們在“辯”的過程中用上了犀利的語言,實現了對積累詞語的靈活運用;用上了關聯詞語連接句子,使句子更簡練;用上了反問句等各種句式,使表達的效果更強烈。這些都是閱讀的一種延伸——在“聽”的過程中他們既能一針見血指出問題所在,也能很快地理解對方所要表達的觀點。
三、結語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尤為關鍵。本文通過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觀念落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理解不深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和形式較為單一等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轉變教學觀念、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豐富教學形式。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有效改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從而培養出更多閱讀能力強審美情趣高的學生。
參考文獻
[1] 楊建輝.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15,(3):60.
[2] 石媛媛,李笑笑.探究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赤子(上中旬),2015,(15):320.
[3] 朱成友.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和改進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