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蕓佳
摘 要:教師用兒歌引領、規范、強化幼兒好行為、好習慣的方法、策略,具有科學性、實用性。教師要選擇短小有趣、內容貼近幼兒生活的兒歌,供幼兒欣賞和學習;要結合生活經驗,激發幼兒創編興趣;要結合領域目標,培養幼兒創編意識;要結合年齡特點,培養幼兒創編兒歌的能力;要結合生活常規培養,給幼兒更大的“創作”空間。
關鍵詞:幼兒;創編兒歌;能力培養;興趣
中圖分類號:G421;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1-0040-01
兒歌是兒童歌謠的簡稱。兒歌題材廣泛、詞句簡短、結構單純、內容生動、想象豐富,有優美的旋律、和諧的節奏,是適合兒童吟誦的韻體作品。兒歌是兒童最早接觸的文學形式,詞句簡短、節奏性強、押韻上口,易于兒童記憶和吟誦,是幼兒喜歡、容易普及的形式。兒歌要構思新穎、有特點、有獨創性,要善于從生活中捕捉和反映兒童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
一、選擇短小有趣、內容貼近幼兒生活的兒歌,供幼兒欣賞和學習
《我是一個大蘋果》是一首朗朗上口、節奏感和韻律感都較強的兒歌,幼兒不但愛說,還能從中有效地練習2/1拍節奏:“我是一個大蘋果,小朋友們都愛我。請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臟別碰我。”書上每句兒歌旁邊都畫有一個可愛的蘋果娃娃,并有相應的表情和動作。兒歌上邊有節奏簡譜××|××|××|×-||,在幼兒會說之后,請幼兒打開這一頁。幼兒有的看著書邊說兒歌邊拍手,有的像識字的小學生一樣指認著兒歌中的每一個字,認真地說著。無論是傳統兒歌《一二三四五》、童謠《大拇哥二畝地》,還是一些新兒歌、短詩都深受幼兒喜歡。這些作品短小而有趣、生動又活潑,它們的節奏美、韻律美和語言美對幼兒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結合生活經驗,激發幼兒的創編興趣
幼兒喜歡“切”的動作,而且知道面條的特點,也有和家人一起吃面條的經歷。那么,教師可以帶領孩子們編創一首《切面條》的兒歌:“切呀,切呀,切面條”,然后啟發幼兒:“面條是什么樣的?切出的面條會越來越怎么樣?面條應放到哪里去煮?煮熟的面條應先盛給誰?”在教師的啟發下,孩子們積極地應答,一首朗朗上口的《切面條》就這樣編好了: 切呀,切呀,切面條,切出的面條長又長,切出的面條多又多。把它放到鍋里面,煮呀煮,煮呀煮。一碗給爺爺,一碗給奶奶,一碗給爸爸,一碗給媽媽,一碗是我自己的?!边@首兒歌里有孩子們最親近的人。通過“念叨”他們,孩子們好像回到了親人的身旁。小班幼兒常把幻想當現實,這時,他們假想和親人一起吃面條,就會暫時消除分離的焦慮。
三、結合領域目標,培養幼兒的創編意識
結合兒歌組織教學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皣L試點數5個物體以內的物品,初步感知理解5個以內物體的數量”是小班的培養目標之一。為了提高幼兒點數的興趣,教師創編了“手指歌”,教師先編出第一句“1鉛筆,手中拿”,然后伸出兩根手指做剪的動作,同時問:“什么聲音?”幼兒說:“咔嚓嚓?!本o接著,教師伸出三根手指。問“像什么?”答:“像叉子?!痹賳枺骸安媸裁??”有的幼兒立刻說:“叉蛋糕?!辈灰粫?,四根手指的、五根手指的也編出來了?!妒种父琛肥沁@樣的:“1鉛筆,手中拿;2剪刀,咔嚓嚓;3叉子,叉蛋糕;4菜刀,切南瓜;5小魚,游游游……”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各種形式啟發幼兒,培養幼兒舉一反三的能力,從而達到活躍幼兒思維的目的。
四、結合年齡特點,培養幼兒創編兒歌的能力
幼兒喜愛香甜可口的各種食品、形態各異的毛絨玩具、各式各樣的電動玩具,還有一些好玩但較為危險的玩具,如:“槍”等。那么怎樣讓幼兒享受到玩槍的樂趣呢?教師一邊伸出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做打槍狀,一邊說:“一把小手槍”,然后伸出右手,幼兒立刻編出下一句:“兩把小手槍”,緊接著教師問:“用它干什么?”幼兒說:“打壞人。”最后再添加上生動的象聲詞:“啪!啪!啪啪啪!”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在一些過渡環節中,幼兒會自言自語地說起這首兒歌,還配以形象的動作。兒歌是這樣的:“一把小手槍,兩把小手槍,用它干什么?用它打壞人。啪!啪!啪啪啪!”這首兒歌有對數字的認識,有對物體形狀及用途的了解,最后的幾聲“啪”,還表達出了幼兒愉快的情緒。
五、結合生活常規培養,給幼兒更大的“創作”空間
常規是幼兒必須遵守的日常生活規則,因此,幼兒園必須重視幼兒常規的培養。平時教師在培養幼兒常規時,常常運用兒歌幫助幼兒掌握常規要領。洗手時說《洗手歌》:“飯前便后要洗手,先沖一沖,再搓一搓,再沖一沖,再甩一甩,小毛巾,手中笑,香香的小手別跑掉。”進餐前說《進餐歌》:“文明進餐要做到:身不歪,腿不擺,眼睛看著勺和碗。香甜米飯來一口,豐富營養菜中有,飯一口,菜一口,飯菜一對好朋友?!边@些兒歌朗朗上口,好學易懂。幼兒很自然地按要求去做,漸漸地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
六、結束語
兒歌的特點是想象豐富、通俗簡練、音調和諧、節奏鮮明、充滿感情色彩。創編兒歌活動能夠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幼兒在創編兒歌的過程中思維活躍、充滿激情,做到了“想說、敢說、喜歡說”。創編兒歌活動能夠初步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幼兒感受到兒歌的語言美和韻律美。
參考文獻:
[1]劉暢,王敏.新入園小班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調查和提高對策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5(10).
[2]胡金姣.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價值與教育[J].學前教育研究,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