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隨著國內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汽車售后服務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中職學校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主,如何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成為專業建設的重點。筆者以萊蕪技師學院汽車維修專業為例,結合山東省焊接示范專業建設過程中的心得體會,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研究,旨在為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一、人才培養模式建設
針對中職學校的辦學定位,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通過深入企業調研,編制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人才培養方案,并組織專家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論證,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內容。了解企業的崗位需求,結合人才培養周期,把培養過程分為基礎階段、提升階段、實習階段。
1.基礎階段
通過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的學習,重點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禮儀修養、職業道德、專業基礎知識等內容,培育學生愛崗敬業、敬業守信的品質,為學生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2.提升階段
通過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特別是企業典型工作任務的學習,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崗位勝任力,能勝任簡單的工作,為適應崗位需求做鋪墊。
3.實習階段
通過前期知識學習的做鋪墊,針對已經具備一定專業水平和操作能力的學生,推薦至專業對口企業進行實踐,充分了解企業的工作流程和操作工藝,盡快縮短與一線技術工人的差距,從而實現順利就業。
二、教學模式建設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高效課堂+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加大學生課堂的參與度,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講解知識過程中,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討論問題,教師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針對該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設計成綜合性的合作探究題,鼓勵小組成員,在教師引導和幫助下開展小組討論和知識學習,從而實現全員參與的學習效果。各學習小組針對討論的問題上臺展示,闡述對問題的見解,并講授給其他組的同學。其他組的學生可以提出不同見解,從而實現“兵教兵”的目的。針對一體化課程的重點項目,采取教師講解、演示,學生反復操作,達到熟能生巧的教學效果。針對一體化課題,采用各小組比賽的形式進行檢驗,組與組之間取長補短,達到相互促進的教學效果。
三、師資隊伍建設
中職學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師資隊伍的質量是關鍵。通過構建一支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技術工人。加強教學管理,把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第一要務,用有效的制度激勵教師,通過各種培訓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加強學生管理和開展德育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根據學?,F有的生源和師資等資源合理搭配分班教學。具體內容如下:聘請企業專家授課,針對部分新技術、新工藝,可以聘請企業專家來校授課,不僅提升了教學質量,更縮短了與企業的差距;鼓勵教師下廠實踐,制訂可行性的教師培養計劃,鼓勵教師定期開展企業下廠實踐活動,了解企業工作現狀,從而避免出現教師授課內容與企業工作不一致的情況;鼓勵教師參加各種競賽,技能大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迅速地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適時鼓勵教師參與各種賽事,有利于提升其專業水平和授課能力。
四、校企合作建設
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力度,為學生就業提供保障。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可以成立校企合作管理部,具體開展校企合作內容,邀請企業技術專家組成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定期召開專家會議,從而完善人才培養和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建設內容。具體可以圍繞以下內容進行:共同實施訂單培養,根據企業崗位需求,分析確定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制訂符合訂單培養的教學計劃和內容,從而提高學生針對性就業的目的;共同制定評價體系,校企雙方根據教學內容和企業工作任務,實施雙方共同評價模式,只有經過雙方考核合格后,才能進入企業進行工作,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共同建設實訓室,在學校實訓室,可以模擬企業工作場景進行建設,將企業文化和工作生產線引入實訓室,保證學生學習的真實性。
總之,中職學校在培養人才過程中,主要圍繞學生職業道德、專業水平、職業素養等內容開展。通過學校的培養,讓學生能樂意從事最基礎的一線工作,熱愛工作崗位、踏實肯干,致力于做一名合格工匠,這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最終目的。
(作者單位:山東省萊蕪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