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順宏+陳世成
【摘 要】內部質保監查監督是核電質量管理中常見的驗證活動,論文將結合在實際工作中開展監查監督工作的實踐經驗,分析探討目前內部監查監督工作存在的挑戰及相關建議。
【Abstract】The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and audit supervision is the common verification activities of quality management in nuclear power.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work experience of supervision and monitoring work,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of interal audit supervision work, and presents the ralated suggestions.
【關鍵詞】監查; 監督 ;核電 ;質量管理
【Keywords】 monitoring ;supervise;nuclear power;qualit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L37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4-0088-02
1 引言
內部質保監查監督是核電質量管理中常見的驗證活動,對于監查,HAF003、HAD003-05以及IAEA的技術文件《監查手冊》已有較為詳細的要求,而對于監督活動,HAF003及導則中并沒有具體描述,但目前的核電行業內普遍在開展質保監督活動,而各單位的質保(QA )監督的做法卻不盡相同,有的是一種專項監查;有的是一種對生產制造的監視活動;有的則是一種問題調查,等等,但無論如何,都把這些活動作為對監查/內審及其他質保工作的一種補充。[3,4]
CNPE采購板塊負責公司多個核電EPC項目的設備及大宗材料采購,為規范600余人的采購團隊協同合作,采用了標準化的采購流程,制定了統一的程序對采購工作進行管理,同時,為保證各項目的順利執行,采購板塊的質保部門制定了監查監督計劃,組織了系列的監查監督活動。2016年全年各項監查、監督針對采購板塊開啟問題單(包括CAR、OBN及其他問題單)共64份,通過對問題的分類統計發現,其中未按程序/細則執行、程序/細則執行有缺陷、未按其他文件執行、記錄問題等占比達到64%,因此目前的問題主要是對程序的執行不嚴格,程序執行的符合性不滿足要求。[1,2]
2 監查監督工作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通過與前一年的監督數據的對比發現,盡管檢查的頻次加大了,開出的問題單數量有所減少,但考慮到2016年的部分問題單中涉及的發現問題數量有所增加,因此實際出現的問題并沒有本質減少,仍然是對程序執行的問題占主導;同時,引起問題的主要原因也基本相同。
2.1 內部監查監督工作的獨立性
內部監查監督人員受部門管理者授權、委托,開展監督的工作,監查監督人員代表管理者,根據監查監督程序開展獨立的檢查,而在實際工作中,開展監查監督工作時,被監查監督方在工作配合、問題整改、其他日常工作響應配合等方面都制約著監督人員,尤其是在監督人員與被監督人員存在工作接口時。總之,內部監查監督工作的獨立性實際上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尤其是監查監督的對象是平級其他部門的領導時。
2.2 質保人員的能力
一般需要長時間的培訓、實踐才能將一個質量管理人員培養為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質保監督監查人員,監查監督人員既需要具備良好的質量管理的專業知識,也需要對被監查監督的對象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如具有相關的工作經驗),還應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包括客觀公正、獨立自主、善于溝通、思路開闊、成熟,具有很強的判斷和分析能力,能夠全面地理解復雜的管理流程及各部門在整個組織中的作用。
2.3 質量信息收集
質量信息是制定監查監督工作的依據,通常的來源包括:此前監督監查結果及整改情況、經驗反饋、日常工作管理(如不符合項管理、程序的審查)、業主及項目部反饋等,但由于缺少先對固定的質量信息收集機制,工作中許多潛在的、已發生的許多問題并沒有及時通報給質保部門,甚至有許多質量問題質保部門根本收不到反饋。這使得質保部門無法準確及時地收集相關的質量信息,尤其是已出現的嚴重質量問題,進而無法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
2.4 原因分析與改進措施
原因分析應由被檢查方來分析,要透過現象找到問題本質,以便能夠對癥下藥,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但是通過對比歷年數據及在問題跟蹤階段的管理經驗,發現在原因分析和進行改進時存在如下問題,而且這些問題總是反復出現:①原因分析只停留在表面,或者籠統地歸結為人因失誤;②被檢查方在分析原因時傾向于進行孤立的分析,喜歡“就事論事”,而不是舉一反三,系統地、全面地分析;③被檢查方往往更重視的是如何關閉問題單,而不是如何找到真正的原因,并通過糾正措施改進工作;④進行原因分析、制定改進計劃的人員缺乏質量管理知識,例如把原因分析變成解釋和澄清;改進計劃文不對題等;⑤進行原因分析、制定改進計劃的人員缺乏足夠的管理授權或權限,無法代表被檢查部門開展工作。
2.5 質保監督監查工作的局限性
質保監查監督都是一種驗證活動,其最終目的是驗證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但檢查監督工作不能代替組織的日常管理、驗證工作。就CNPE采購板塊而言,板塊共計有600余人,大小19個處室,重視各處室、科室的日常管理才是質量工作的應有之義,而不是將質量工作重點放到質保監督上來。只有板塊、處室、科室及員工逐層逐級按照質量文件開展工作,按照“人人都是一個屏障”“一次把事情作對”的原則,全員參與,才能建立良好的質量管理氛圍,樹立良好的質量意識,進一步做好質量工作。
同時,監督監查作為質量管理的一般手段,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需要被監督監查方予以支持及配合,因此難免會對正常工作產生影響,也時常會引起檢查雙方的對立,這種對立可能是雙方的立場不同、對質量的認識不同、溝通不暢或者其他原因,但無論如何,這類情形是無法完全避免的,而且過于頻繁的監督檢查會讓檢查雙方都疲于應付、筋疲力盡。因此,在開展監查監督時,也應考慮到對被檢查方的影響,不能為檢查而檢查,使監查監督工作得不償失。
3 改進方向及建議
針對目前監督監查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困難,改進方向及建議如下:
①加強對監督人員,尤其是監督組長的專業培訓。
②按照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原則,以及公司“職能服務于板塊、板塊服務于項目、項目服務于業主”的要求,加強與項目部的交流,強化項目QA主管的職能,收集以下項目及業主關注的問題(不限于):開箱遺留問題、設備到現場后發生的不符合項、設備到貨及時率、竣工文件按時提交率、現場服務質量等,通過對結果的監控,將質保工作與采購工作績效緊密聯系起來。
③建議建立質量信息收集制度。
④圍繞“驗證、增強程序體系實施有效性”的目的,可以變換工作方式,變“推”為“拉”,開展“程序評審”、“程序推演”、“程序可視化”等工作,提升程序的可操作性;開展其他質量活動,如QC小組活動、知識答題活動等,調動學習、使用質量管理知識員工的積極性。
⑤在各部門/處室設置質保工程師崗位,同時,質保部門應對各處室的質保工程師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
⑥建立質量趨勢分析報告通報制度,充分收集相關質量信息,并進行分析、評估,使相關人員及時了解質量趨勢,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數據支持。
4 小結
質量管理是關于質量的管理,其核心在管理,必須從始至終貫徹全員參與,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原則,始終關注質量管理的目標,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監查監督工作中也是如此,好的管理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管理者要發揮領導作用,既能夠調動現有資源,又能夠把握好監督、引導、服務的關系,使員工樹立良好的質量意識,組織建立良好的質量文化,使組織能夠通過監查監督,持續地關注改進,對監查監督的發現問題,進行認真研究,嚴謹分析,找出原因,結合實際,提出合理、有效管理改進措施,能夠有力地提高質量保證體系的有效性,促進組織的持續成功。
【參考文獻】
【1】GB/T 19000—2016質量管理體系 基礎和術語[S].
【2】GB/T 19001—2016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S].
【3】HAF003(1991)核電廠質量保證安全規定[S].
【4】HAD003-05核電廠質量保證監查[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