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蓉
摘 要:從水墨畫的興趣培養方面入手,怎樣來創造性地對孩子的水墨畫進行有效的、有意識的教學,從而構建彰顯魅力的課堂,以及通過一些課外活動的開展、內容的選擇上來賦予它一定的地方性、時代性、創新性,并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實踐,相信對它的研究將為這一領域的實踐和探索注入新的內容。
關鍵詞:社團活動;興趣培養;報紙;結合
我常常在想,水墨畫有它獨特的畫面效果,干濕、濃淡的獨特韻味是其他畫種無法比擬的,如何讓這種水墨畫更具有表現魅力,更具有表現的廣泛性、現實性、創新性?在水墨畫表現手法上、內容上,我們可以做什么樣的傳承和創新呢?從目前來看,盡管國內開展的這些課題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兒童水墨畫在當前少兒美術教育領域里尚屬弱項,以上研究都是水墨畫教育教學研究初級層面上的研究,也就是興趣。是否可以讓我們的水墨畫教學更具有可拓展性、可前瞻性?這些研究則沒有提及。
一、水墨畫的獨特性
本校一直重視兒童的水墨畫教學,辦起了一個興趣班。在教學過程中,本教研組的老師發現了關于兒童水墨畫的一些問題:
水墨畫不同于其他畫種的獨特性:(1)水墨畫具有一次性,在畫下來之后不能進行修改,因此,它不具有隨意性、修改性;而兒童畫具有隨意性,可以邊畫邊想,甚至還可以進行修改。因此,它對學生的想象力、概括力、掌控能力等要求就要比兒童畫要高。(2)在小學階段,兒童畫是學生很熟識的,但現在水墨畫卻不盡然,其表現方法很局限,我們想,是否水墨畫的表現方法也可以很多呢?是否它也可以通過資源、活動的開發和挖掘,來使學生的美術素養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呢?
二、綜合材料的運用,水墨畫教學與報紙相結合
中國的傳統繪畫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國水墨畫,它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象征,是歷史的縮影,它融合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意識和思維方式,也深深吸引著孩子的興趣,用慣了水彩筆、蠟筆的孩子們都愿意嘗試一下用毛筆再結合報紙來畫畫的滋味。另外,分析水墨畫的特點,它構圖不受時空限制和焦點透視束縛,與兒童的作畫特點有其相似之處。水墨與報紙相結合,剛好體現報紙的滲透功能,所以把水墨畫與廢舊報紙相結合引用到小學美術課堂中,使學生體會其中的精神內涵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一點在中小學的美術教材中已有一些端倪,如《水墨游戲》《跳舞的點和線》《水墨畫動物》《水墨人物畫》等課題,說明在關注傳統文化方面已經在做努力,以吸引學生對水墨畫的興趣。但是沒有真正涉及水墨畫的內涵,也很難進行深入和系統性學習。另外,我們學校一直以來組織部分在水墨方面有特長的學生定時、定點開展水墨社團活動,增加對水墨畫知識的學習,增強學生對水墨畫的興趣,因此,結合學生的實際和學校特色挖掘有效的水墨畫資源,體現“以生為本”的理念,開發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水墨畫教材報紙,既現代又傳統,具有現實和長遠的意義。
近幾年,本人參加了各級各類的少兒現場繪畫比賽,看到了多種多樣的表現手法,其中就有很多水墨畫的特色題材和豐富表現。綜合材料的運用很特別,省級美術活動——寧波之行也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覺得這就是水墨畫的很好發展方向,它們讓我明白了水墨畫的研究方向,也在不斷地催促著我前行。我覺得還應該賦予水墨畫時代性、創新性,那就要求我們必須對我們的水墨畫教學進行研究、改革和創新,只有這樣,它的“生命”才會更加富有生機和活力。
盡管我們學校是一所老學校,但因為各種綜合因素沒有很好地開展美術活動,也沒有進行很好的踐行,但如今學校領導非常重視美術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經常對美術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指導,成立了一個“兒童水墨畫”興趣活動組,每周組織兩次水墨畫活動,每次一個小時,還提出了很多有建設性的設想及寶貴的建議。于是,我們結合學校特點及一年多來的水墨畫教學經驗,學校美術組經過認真分析后,將“兒童水墨畫興趣培養策略研究”作為學校美術建設的一個主題。本課題研究的特點,就是從兒童情感調動、形象造型、童化語言等策略出發,培養兒童的興趣,并指引孩子在規范傳統法度的基礎上進行有個性的和創新性的水墨畫表現,把報紙綜合運用到社團活動課里。
水墨畫的興趣培養研究對于我們學校的教學研究來說是一塊很不熟悉的“空間”,同時它也還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在開發和實踐中肯定會有很多困難,所以不能“一蹴而就”,只能逐步展開,逐步推行,并且每步都要經過充分的討論研究,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還要進行廣泛的宣傳和說明,使廣大的教師、家長一致社會各界都能夠理解和支持。
參考文獻:
[1]李直.中國繪畫技法:線的藝術[M].江蘇美術出版社,1991.
[2]孫煒.兒童水墨畫情節性教學探究[J].中國美術教育,2005(3).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