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凝
科學的教學組織形式不僅有利于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學生的自身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主體、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五年制高職院校也進行了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筆者對所在五年制高職學校教學組織形式改革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解決對策。
一、五年制高職教學組織形式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五年制高職教學組織形式的探索不斷深入,筆者學校五年制高職教育試點模具專業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基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進行了多種形式的創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大多數學生能夠投入課堂學習并進行課后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能力和潛能得到了激發。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班級規模過大
筆者學校五年制高職教育是在班級授課制的基礎上改進完善的,以便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在實施過程中,班級規模過大影響了教學效果。首先,不利于教育機會均等,減少了學生參與活動的機會;其次,減少了教師的關注范圍;最后,影響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2.師生角色失調
在新課改背景下,五年制高職教育也在紛紛嘗試一些新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變為知識的開發者,從教育行動的研究者變為知識探究機制的激勵者、組織者和引導者。但也出現了盲目跟從的現象,不管課程內容、結構及實際教材內容如何,無論小班化學習還是個別教學,一味追求形式,沒有在學習中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一堂課看似熱鬧,學生卻收獲甚少。
3.評價機制落后
隨著五年制高職教育改革的推進,課堂形式、授課方式都在發生變化,而教學評價機制的改革卻止步不前。從筆者學校五年制模具專業教學評價機制來看,課堂評價形式依然過于死板,仍然拘泥于原來的規范評價,出現了學生死學知識和高分低能的狀況。這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根本無法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改善五年高職教學組織形式的對策
針對筆者學校五年制高職模具專業在教學組織形式中的問題,筆者提出了以下對策。
1.班級管理小班制
小班化教學是班級授課制的一種變式,但又有別于傳統課堂教學。小班化教學一般不超過30人,對教學環境的要求更為講究,師生間關系更加密切。從五年制高職教學整體性來看,小班化教學有利于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的主體性,有利于教學重心由“教”向“學”的轉移,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利于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愉快、溫馨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班教學管理模式中,師生關系變為亦師亦友,課堂氛圍也更融洽,從而有利于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發揮學生個體的能動性;從教學效果來看,能夠有效發揮合作教學的作用,能夠保證大多數學生參與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師生角色調整
五年制高職教學中,教師由課堂的主角變為課堂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主導力量。教師不應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應讓學生在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方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筆者學校在五年制模具專業教學組織形式改革中,教師借助于網絡等手段,逐步實現了由教學的權威向知識組織者、學習伙伴的角色的轉變,課堂也逐步由“生聽師講”的單調模式過渡到“生講師聽”的模式,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豐富了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
3.評價機制與時俱進
結合筆者學校五年制高職教學組織形式改革的實際情況,要讓教與學有機結合,高效互動,發揮教學的最大效能,就必須大力改革之前的評價機制,凸顯價值導向,完善對學生學習能力和社會能力的評價機制,將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通過合作學習最終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納入評價范疇,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反省、自我約束的能力。
綜上所述,五年制高職教育只有從班級規模、教師地位、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有效的創新與改革,教學改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課堂教學才能促使學生由被動吸收轉變為主動學習,才能將教與學有機結合,才能使實踐真正成為檢驗理論的依據。
(作者單位:江蘇省太倉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