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才元
化學是一門基礎的自然科學,它同農業、能源、材料、資源開發、國防建設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對實現我國“四化”建設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學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和基礎階段。它不僅能為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有關專業奠定基礎,也能為畢業生參加工作解決處理一些實際問題打下基礎要想大面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必須從初中抓起,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入手,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起,引導學生突破初中化學課時少、任務重、內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極易混淆等矛盾,幫助他們過好基本概念關,實驗操作關等。
一、探究式教學的內涵
中學化學探究式教學是促進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為根本目的,以自主學習理論、探究教學理論為基本依據,在教師的引導下,創設實驗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充當新知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的角色,通過自主設計實驗方案,自己摸索操作方法,自主擬定實驗步驟,自行探究實驗結論,并通過評價與交流,促進學生知識、能力與態度的和諧發展。這是一種以自主學習為核心,以探究為主線的實驗教學模式。
二、科學探究活動的實施
科學探究是化學新課程的最大亮點,化學新課程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探究是從問題開始的,發現和提出問題是探究式學習的開端。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被動的思維。在問題意識的驅動下,讓學生自主、積極的投身其中通過觀察、調查、實驗、收集資料、分析、思考等活動,體驗知識的獲得過程,得出結論,解決問題,實現自身主動建構與發展。因此,善于創設問題情境,提出適合探究、值得探究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我們調研中發現,新課程實施后,教師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問題意識,在教學中也想以問題引路,但是所提的問題大多是淺表性的,學生讀書就能回答,有些甚至是隨意的,缺乏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深入研究。一個好的化學問題,應該具有良好的問題結構、新穎的問題情境和恰當的認知沖突,符合科學規律,要能夠讓學生體驗到問題解決中的困惑和解決問題后的喜悅,這樣的問題才是值得探究的問題。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課中,在提供了純堿、石灰石、稀鹽酸、稀硫酸等試劑及必要的儀器之后提出:“含CO3 2-的物質和酸反應都能制取CO2嗎?”這個問題需要學生思考反應原理、動手實驗、對比觀察、才能得出結論。這樣設置對于啟迪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許多問題提出后,是需要用實驗來解決的,因此化學實驗雖不是科學探究的唯一方式,但它是主要方式,它是科學探究在化學學科中的具體化,是發展科學探究能力的實踐基礎。通過實踐探究活動可使學生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艱辛,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若能充分理解新課標和新教材增加許多探究性實驗的編排意圖,想方設法創造條件盡可能的給學生提供化學儀器和藥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實驗探究,包括讓學生設計、評價實驗方案,觀察和描述稍縱即逝的實驗現象,細致分析實驗數據,正確得出實驗結論,善于拓寬實驗思路,從生活中尋找實驗素材,補充開發設計一些有創意的實驗,開展課外小組實驗、家庭小實驗、微型實驗、趣味實驗等多種探究活動,就能在探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事實求是、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和敢于質疑、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如在“氧氣的制取”一課中,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提供長頸漏斗、分液漏斗、大試管、廣口瓶、錐形瓶、圓底燒瓶、注射器、帶導管的橡皮塞、彈簧夾、酒精燈等儀器并引導學生組裝出一套基本裝置后,又提出:“要固液反應且不需要加熱制氧氣可選那些儀器?若想在制氣的過程中補充液體或控制液體的加入量,可設計什么樣的裝置?若想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還可設計怎樣的實驗裝置呢?”讓學生帶著這些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三個問題,動腦、動手、探究、組裝出多種制取氧氣的裝置。
三、新課程背景下,教學方法要新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主體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有好的學習效果。新課程背景下,應注意克服傳統教學中教師向學生單項傳遞的弊端,善于采用小組學習或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和交流活動,使學生在發表自己見解的同時傾聽他人意見,并在此過程中進行客觀的比較和鑒別,取長補短,提高認識。使學生通過交流互動、親身體驗,逐漸形成勇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心理品質,掌握探究學習的基本策略和方法,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和保持持久的探究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作用是設疑激趣、啟發引導,是營造寬松、愉快、課堂教學氛圍,是搭建好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交流平臺,是鼓勵學生實踐探索、創新求異。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課中,當學生組裝好儀器后,開展組與組之間的競賽,讓每小組派代表上臺發言,評價裝置的優劣,完善裝置的功能。這時老師的作用是鼓勵、是創設一種爭先恐后地展示裝置、合理有序的解決問題的氛圍,使探究、交流活動進入高潮,接著教師選擇由低級到高級的四套有代表性的裝置指出:“制取裝置的探究讓我們親歷了一種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改進完善的探究過程”,揭示了探究活動的意義及內涵。裝置探究出以后,又讓學生討論歸納出制取CO2的主要步驟,并親手實踐制出一瓶CO2,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實驗證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通過精講多練,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還可使課堂教學目標集中,有利于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大面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