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婭+朱紅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問卷法,對保山學院2012級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生的教育集中實習現狀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生在教育集中實習中存在學生教學基本功不扎實,課堂教學、班級管理的能力欠缺等問題;教育集中實習管理機制不健全,教育實習效果有限,筆者結合實際提出了提高保山學院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育集中實習質量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小學教育專業;集中實習;現狀調查
教育實習是高等師范院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是促進師范生成長、完成由學生向教師角色轉換、提升自己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環節和必由之路[1,2]。為增強師范生的實踐能力,提升教師培養質量,教育部還專門出臺了《教育部關于加強師范生教育實踐的意見》(教師[2016]2號),明確提出要“組織開展規范化的教育實習,制訂教育實習課程標準、實施計劃、實習手冊、評價標準等工作規范,做到實習前有明確要求、實習中有嚴格監督、實習后有考核評價。建立師范生實習資格考核制度和實習檔案制度。”[3]因此,了解高校師范生教育實習基本情況,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索解決策略,意義深遠。
一、研究對象、方法及研究工具
為增強保山學院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課堂教學、班級管理能力,教育學院對本院本科學生的畢業實習進行了改革,由過去的分散實習模式改為集中實習和分散實習相結合的模式,并于2015年10月12日至11月6日完成了2012級小學教育班到保山市隆陽區金雞鄉金雞中心學校為期1個月的教育集中實習。為了解2012級小學教育班教育集中實習情況,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對該班的全體同學及其指導教師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分為學生問卷和教師問卷兩種,學生問卷共26題,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對實習的態度、實習內容、實習指導、實習效果等方面,教師問卷共9題,調查的主要內容為實習生在教學和班級管理中各種技能運用的情況、實習生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高等院校課程設置的建議等方面。
二、2012級小學教育班教育集中實習的現狀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學生問卷的調查結果及分析。
1.實習生實習基本情況。
2012級小學教育班共有學生55人,男生7人,女生48人。隆陽區金雞鄉中心學校地處隆陽區東北角的歷史文化名鄉、省級革命老區——金雞鄉,下屬金雞中心小學、下沙河小學、育德小學、東方小學等八所小學,考慮到實習生人員分配及實習過程中的交通便利等問題,2012級小學教育班實習地點分別為金雞中心小學、育德小學和下沙河小學,在各實習點實習的學生人數分別為31人,12人和12人。實習的實習內容包括教育見習,語文、數學、科學、體育等科目的教學、班主任工作、作業批改、校園文化建設、課后輔導學生等。據統計,實習期間,有7.3%的實習生聽課總課時數為15節至20節,有92.7%的實習生聽課總課時數超過了20節;有7.3%的實習生上課總課時數為10至15節,有14.5%的實習生上課總課時數為15至20節,78.2%的上課總課時數超過了20節。
2.實習生對待實習的態度。
83.6%的實習生認為實習在本專業的教育教學中非常重要,16.4%的實習生認為實習在本專業的教育教學中比較重要,說明實習生都認為實習對小學教育專業的教育教學很重要。因此,在實習期間,僅有18.2%的同學因為生病、參加會計考試等原因請假,絕大部分同學都能按時參加實習。
3.實習教師對實習生的指導。
58.2%的實習生認為指導教師能對實習生在教學中出現的失誤和不足之處進行認真指導、講解,32.7%的實習生認為指導教師能對對突出問題做指導,僅有9.1%的實習生認為指導教師只做一般指導。在實習生授課過程中,90.9%的實習生認為指導教師能積極有效幫助實習生完成教學任務,僅有9.1%的實習生認為指導教師沒有指導或指導的效果不佳。這些都說明,實習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實習工作是很重視的,對學生的指導比較認真、效果良好。
4.實習生在教學、管理中技能的發揮及存在的困難。
在“普通話、板書技能、講解技能、課堂組織管理技能、提問和強化的技能和研究教材的技能”中,絕大數實習生都比較能熟練運用這些技能,但實習生在課堂組織管理技能、提問和強化的技能和研究教材的技能中的能力還有待提升。在擔任班主任工作期間,大部分實習生認為自己在“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技能、組織活動的技能、組織培養班集體的技能、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的能力發揮得還不錯。92.7%的實習生認為實習過程中存在困難,主要表現在教學專業術語不夠準確;課堂組織管理方面尤其是課堂紀律控制力度不足,對一些突發情況處理不完美;語言不夠豐富,教學時間掌握不好,重難點拿捏不準,板書技能不足等。
5.實習生對實習的滿意程度及實習成效。
全班55名同學都認為教育集中實習對其自身教育教學技能有所提高,96.4%的實習生對此次實習活動感到滿意。對指導教師布置的任務,有45.5%的實習生能按時、較好的完成,52.7%的同學基本能完成,僅有1.8%的同學感到有時候完成不了指導教師布置的任務。因此,大部分實習生能完成相應任務,把教育集中實習做好。
6.實習高校實訓課程設置、實習管理等方面的建議。
在“你對所就讀的學校開設的教育類課程的設置有何看法?”一題中,大部分學生認為“實踐課程少,實踐訓練不夠;理論性強,脫離實際”,同學們都喜歡以“案例教學法、微格教學和專題討論”的形式來上教育類課程,并且認為大學期間的見習和實習活動,讓學生提前感知小學教學現狀,了解小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學習能力。在實習管理方面,學生實習的地點有三個,可帶隊教師往往只集中在金雞中心小學,很少到育德小學和下沙河小學看望實習生,因此學生希望帶隊教師數量可適當增多,每個實習點都有帶隊教師。其次,實習生們還比較關注實習經費的問題,希望能得到一些實習補助。
(二)教師問卷的調查結果及分析。
1.實習指導教師基本情況。
2012級小學教育班的55名同學的實習指導教師是來自于金雞中心小學、下沙河小學和育德小學的語文老師或數學老師,共49人,絕大部分實習指導教師每周的課時量在11節以上,有30.6%的教師周課時量達到了21節以上,教學任務比較重。除了上課外,實習指導教師還要擔任班主任、圖書管理、實驗室管理、中隊活動、學校財務、寄宿生管理、教研等工作,業務比較繁忙。
2.實習生在教學和班級管理中各種技能運用的情況。
在“普通話、板書技能、講解技能、課堂組織管理技能”中,絕大數實習指導教師都認為實習生能較好運用這些技能,但在課堂組織管理能力、提問和強化的技能方面,實習生還需要加強訓練才行。在班主任工作所需的“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技能、個別教育的技能、組織活動的技能、培養班集體的技能、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的各項能力中,大部分實習指導教師認為實習生基本掌握了上述能力,但能達到熟練程度的學生所占比例較少,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3.學生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高等院校課程設置的建議。
“在實習期間,您覺得實習生最常面臨的困難是什么?”這題中,42.2%的實習指導教師認為是“學科教學法知識方面的欠缺”,26.5%的實習指導教師認為是“教師基本功方面的欠缺”,說明小學教育專業的實習生在教學基本功和學科教學法的訓練方面還需加強。為此,實習指導教師建議高校應該加強小學教師基本功訓練,多讓學生聽課,多讓學生深入了解實際的教學工作,讓學生在教學實踐中逐步提高教學技能,同時,實習指導教師也希望高等院校能派一些專家到小學進行公開示范課展示,開展先進教育理念方面的講座,進行教育技術的培訓等。
三、保山學院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生教育集中實習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教學基本功不扎實,課堂教學、班級管理的能力有待提高。
通過調查,實習點的指導教師反映最多的就是實習生在粉筆字板書、漢語拼音、筆畫筆順的書寫等教學基本功不扎實,部分實習生自己也承認,在平舌音和翹舌音的發音上存在問題,一些漢字由于書寫習慣,筆畫筆順存在錯誤。在學科教學方面,學生普遍感到吃力的是由于對教材不熟悉、對學生已有基礎知識不了解、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不熟悉等原因,課堂教學實際情況與預期設計存在很大出入,從而使課堂陷入僵局,教學效果不佳。在管理班級時畏畏縮縮,組織班級活動時不敢放開手腳,對實習指導班主任的依賴性比較大。
(二)教育集中實習管理機制不健全,教育實習效果有限。
通過1個月的集中實習,教育學院發現在教育實習管理方面仍有不足,主要體現在帶隊教師對實習生的指導和實習經費的使用方面。由于教育學院師資力量有限,教育學院每天只派一位教師帶隊,要求其負責了解到金雞中心小學、下沙河小學和育德小學三個實習點實習學生的基本情況。然而,大部分帶隊教師主要集中到金雞中心小學,選擇學校單一。學院要求帶隊教師隨班聽課,必要時可以為實習生提供一些指導。然而,部分帶隊教師由于對基礎教育不熟悉,自身教學經驗不足,因此對實習生的指導能力也十分有限。另外,由于教育學院第一次進行教育集中實習,學校也沒有出臺具體的教育實習經費使用及管理辦法等文件條例,因此,這次集中實習活動沒有專門的人員負責經費的提前預借,對實習工作的經費使用存在一些問題。
四、提高保山學院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育集中實習質量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學生教學基本功訓練,做好教育實習前的準備工作。
“三筆字、簡筆畫、普通話”等是教學的基本技能,每一位教師都應具備這些技能。雖然在小學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也有相關的課程,如“三筆字”、“教師口語訓練”、“書寫規范練習”、“美術”等,但由于課時有限,任課教師為完成理論部分內容的教學任務,在課堂上留給學生進行訓練的時間有限。“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行”,因此,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如果今后想走向三尺講臺,除了課堂上認真聽講,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外,還應利用課余時間加強訓練,增強自身教學基本功。教育學院也可以組織一些“三筆字比賽”、“板報設計”、“講故事比賽”等活動,以增強學生的教學基本技能的提升。針對實習生普通話不標準、漢字書寫存在筆畫筆順錯誤等問題,在學生實習之前,可以組織班級同學提前了解小學語文、數學等主干學科的教材,要求實習生會讀課本的文字內容,會寫生字表里要求的漢字,為實習做好堅實的基礎準備。
(二)加強教學實踐環節,不斷提升學生的課堂教學、班級管理能力。
在課程設置方面,教育學院可以根據課程性質,減少理論教學的課時量,增加實踐教學的課時量,讓學生能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技能訓練。同時,積極開辟學生的第二課堂,利用學生課余時間,組織安排專業教師開展“經典作品誦讀”、“教學簡筆畫”、“少兒舞蹈”、“三筆字”、“經典兒歌大家唱”等興趣小組,鼓勵學生踴躍報名參加,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與保山學院周邊的小學建立合作關系,有組織、有計劃地帶領學生到小學進行參觀、觀摩課堂,義務支教、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教學實踐活動,增加學生對小學的感性認識和實際登臺授課、管理班級的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理論知識內化的平臺。同時,也可以為教育學院青年教師感知小學教育現狀,提高自身專業知識素養提供機會,從而增強帶隊教師對實習生的實習指導能力。
(三)完善教育集中實習管理機制,提高教育集中實習實效性。
為保障教育集中實習的順利實施,在開展實習活動之前,教育學院會撰寫工作方案,并進行多次討論后最終定稿。通過這次的集中實習發現,方案的制定與實施還有一些不足之處,值得改進:在實習之前應該成立實習工作小組,明確組員的分工,特別是應該有專人負責實習經費的管理,提前到學校計財處預支經費,保障實習工作的有序進行。另外,在安排實習生的帶隊教師時,應充分考慮教師的專業性、責任心、工作能力等因素,明確帶隊教師工作職責,必要時可以對帶隊教師尤其是青年帶隊教師進行實習指導工作的培訓,提高其指導學生實習的能力,從而提高教育集中實習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吳麗君,明建利,陳新亮.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14, 30 (3):105一108.
[2]金素梅.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實習質量問題研究[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2,29(4):129-13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強師范生教育實踐的意見[Z].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