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衛生類中職學校學生在實習期就有機會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證考試,考試合格才可以申請護士執業注冊,才能在臨床上進行護理工作。護士執業資格證考試實行國家統一考試制度,是單位聘任相應技術職務的必要依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礎醫學課程當中的生理學是護理專業課程必不可少的理論課程,如何讓學生重視生理學的學習,如何將護士執業資格證考試內容融進生理學的日常教學中,進而提高護士執業資格證考試通過率,對此筆者進行了探討,介紹了在生理學的教學中導入護士執業資格證考試的對策。
一、護士執業資格證考試中生理學學習的重要性
目前,護士執業資格證考試包括專業務實和實踐能力兩個科目,筆者對2014年、2015年、2016年護士執業資格證的考試題做了分析研究。其中,基礎醫學的考點占的比例還是很大的,而生理學是基礎醫學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護士職業資格證考試是以《護士職業資格證考試大綱》作為命題依據的,在《護士職業資格證考試大綱》中還單列出對生理學知識的要求,可見生理學在其中的重要性。學習生理學對護理專業學生來說是打基礎,更重要的是關系到后續專業課如基礎護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科護理、兒科護理等課程的學習,最終會影響到學生能否通過護士執業資格證考試。
二、陽泉市衛生學校學生生理學學習現狀
筆者學校作為衛生類中職學校,大部分學生為初中畢業沒有考上高中的學生,本身學生基礎就差,生理學學習難度大,生理學知識掌握不好。而且從基礎醫學課程到護理相關專業課程之間隔一個學期,后續課程老師上課時需要反復回顧生理學知識,才能使學生對接下來的臨床護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在平常的生理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和護理專業課程緊密結合,才能達到護理專業的實際需求。筆者學校的做法就是把護士職業資格證考試的相關內容引入到生理學的平時教學中。
三、將護士執業資格證考試內容導入生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
1.提升學生對生理課程的重視程度
生理學的重要性前面已經提及,但是中職衛生類學校學生在來校學習以前很少接觸醫學知識,對生理學這門課程講的是什么是非常模糊的,對生理學為什么重要更是一頭霧水。這就需要生理學課程老師上好第一堂課,在第一堂課授課時就要明確這門課的重要性和與其他課程之間的聯系。為了增強學生的考試信心,可以介紹筆者學校近年來護士執業資格證考試通過率以及成績,分析幾年來護士執業資格證考試的變化,讓學生一開始就對護士執業資格證考試有深刻的認識,在思想上加強有關考試科目的學習,特別是對生理課這門基礎醫學橋梁課程的學習。生理學任課老師在以后的日常教學中,除了常規教學工作外,還要時時把生理學內容與護士執業資格證考試相關專業知識聯系起來,反復向學生宣講生理學和臨床護理之間的緊密聯系,使學生真正認識到生理學的重要性。
2.制定適宜的教學大綱,大膽改革教學內容
傳統教學是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進行授課,與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要求還有一定距離。要想提高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必須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筆者圍繞護考目標,整合教學內容,把生理學教學大綱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相結合進行綜合分析。生理課程應該以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知識點為基礎,重新再做梳理。一方面既要強調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對每個系統中的知識點要明確標明掌握、理解、了解等不同層次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突出護理專業的特點,對生理教學內容進行大膽改革。例如,可以對重復的、不必要的、與臨床工作脫離較遠的知識進行刪減,如泌尿系統中尿的濃縮和稀釋等可以刪掉不講;刪除護理實際工作中應用極少的生理機制,如細胞的物質轉運功能的內容;對護理工作中常用的內容要重點強調,如血壓的形成、體溫的測量等;而對于難點、重點等內容要在課堂上詳細講解和討論,易于學生理解掌握,如對泌尿系統中尿生成的三個環節等進行著重講授。經過這樣的調整,既精煉了內容,又保證了重點、難點的剖析。筆者學校以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為指導,對教學內容進行簡化、合并、刪減,制定了試用版的護理專業教學大綱,按照新的教學大綱編寫了護理專業試用版的《生理學》電子教科書。教學過程中始終將護士資格證考試知識點貫穿其中,使學生既能全面系統地掌握生理學知識,又可以為后續課程及臨床專業課程打下堅實基礎。
3.生理學課程與護理專業課程相互滲透
生理學對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基礎課程,更重要的是影響到后續專業課如基礎護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科護理、兒科護理等課程的學習。而在傳統的生理學教學中,偏重理論講授,對護理專業內容提得很少,抽象的內容讓學生難以理解,更不要說把知識運用到臨床上。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筆者學校提出加強生理學課程和護理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把兩者之間相關的知識點連接起來,然后舉例。比如,講到中心靜脈壓時,可以聯系護士在臨床實際操作輸液時的注意事項;講到組織液的生成與回流時,可舉例日常在護理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水腫”問題進行解釋;講到消化與吸收時,可舉例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消化道各種疾病。這樣就可以使學生提前進入護士資格證考試相關模式。教學時應該將多學科知識相互滲透、融會貫通,使學生能全面認識疾病。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傳統的生理教學課時少,授課內容多并且抽象復雜,課堂枯燥無味,學生提不起興致,導致學習熱情不高,學習效果不好。如何改變這一現象,盡最大可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醒學生學習欲望?在實際教學中,可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比如,結合教材使用案例教學法,將基本理論和護理實踐結合起來,在課堂上自然地將護士執業資格證考試內容中的考點與生理學知識結合起來模擬成案例,然后從案例中分析所要掌握的生理學知識,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記憶起來更加直觀,掌握起來更容易。
案例:患兒15個月,發熱、流涕一天。午后突然意識喪失,面部及四肢肌肉抽搐,雙眼上翻,口吐白沫,面部青紫,持續約1分鐘后緩解。查體:精神萎靡,體溫39.5℃,白細胞及分類值正常。診斷為高熱驚厥。問題:發熱為什么會引起小兒驚厥?老師引導學生從實際案例中一步一步分析,從問題分析到內容,從臨床護理實踐分析到生理學理論知識,最終達到掌握生理學與護理學知識。除了老師運用教學方法外,教授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同樣重要,比如歸納總結法、小組討論法等,使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充分掌握與臨床工作密切相關的知識,對臨床工作有個初步的認識。
5.加強生理學實驗教學,提高綜合能力
生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而實際的護理學專業更注重的是臨床實踐操作能力。通過生理學實驗課程,實驗結果顯而易見,學生可以學習相關理論知識,通過實驗過程明白理論課的原理和機制,這是課堂教學替代不了的。通過實驗教學的動手操作,加深學生對相關生理學知識的理解。對護士專業的學生而言,選擇合適的生理實驗內容,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要選擇與專業相適應、與將來臨床工作關聯度較大的內容,比如ABO血型系統的鑒定、正常人體心音聽診、人體心電圖描記、人體動脈血壓測量等內容,實驗課嚴格規范學生的操作,提高學生的臨床操作技能。
總之,教學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效的,教師必須在一步步的改革之中不斷進行總結,及時吸取經驗教訓,才能使改革進一步得到完善,達到最終目標——提高護士執業資格證考試的通過率。
(作者單位:山西省陽泉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