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教華
〔摘 要〕高職院校的音樂專業是培養該行業實用型人才的搖籃,在專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上,要結合招生難、人才培養供過于求、特色教育不夠突出的狀況,從而提出相應的策略,從注重社會需求、優化音樂結構設置、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注重實踐教學的開展和突出專業培養特色等方面推動專業的良好發展和人才的有效培養。
〔關鍵詞〕高職院校 音樂專業 應對策略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把音樂教育納入到高職院校中,是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大創舉和特色,培養了一大批音樂表演專業人才。近幾年來,隨著課改的推行,高職院校音樂專業在各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和發展,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對于高職院校的音樂專業來說,招生難,生源不穩定,人才培養供過于求,特色教育沒有凸顯是不爭的現實,如何從專業的發展現狀中進行突破,并結合學生、學校和社會的需求提出相應的策略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學亟待解決的。
一、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的現狀
1、招生難,生源不穩定。隨著本科的擴招,很多本身應該進入高職院校就讀的學生流向了擴招后的本科院校,使得高職院校生源質量每況愈下,雖然每年也有部分生源,在自身的大力宣傳和推廣之下能完成相應的招生計劃,但是整體的生源素質并不高,可塑之才屈指可數,使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的發展受到制約,反過來影響了招生,形成了惡性的循環。另外,由于部分高職院校前身是中職學校,經過辦學升級成為高職院校,但是師資隊伍、教學設施、辦學條件和教育資源等都還沒有達到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因此,影響了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的建設質量提升,使得專業的發展遇到了嚴重的瓶頸,不利于在招生中的吸引力體現。基于種種原因,高職院校音樂專業出現了招生難,生源不穩定的情況。
2、人才培養供過于求。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和學歷的普及,在專業人才的培養方面,供過于求是一個常見的現象。隨著中職學校的升級,高職院校相繼增設藝術專業,這種現象的出現使得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畢業生在就業中困難重重,壓力不斷增大。從社會的需求層面來說,藝術類專業的學生難就業是一個常見的現象,社會本身對于這類人才的需求并不大,使得人才培養供過于求。
3、教學模式陳舊。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屬于藝術類教育專業,教學觀念應伴隨著社會文化和環境氛圍的不同而不斷的發展。但是,很多高職院校的音樂專業教學方法陳舊,相應的教學大綱也沒有進行及時的更新,使得專業特色的建設非常地缺乏。高等職業教育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就業教育,但有的高職院校在音樂專業的建設中,連續十來年都是采用同一套人才培養方案,使得人才的培養難以跟上社會的需求,最終培養出來的人才也難以在就業中得到良好的去向,就業后也容易因為知識的陳舊被淘汰或者出現職業發展不夠理想的情況。
二、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的應對策略
面對高職院校在音樂專業建設上存在的問題,院校應該予以重視并積極解決。從實際的情況來說,招生難、生源不穩定,人才培養供過于求是各種因素造成的,難以從高職院校的角度進行根源性的解決。但是,站在高職院校的角度,可以從自身的平臺和條件出發,從其它層面進行側面的解決和幫助,使得高職院校的音樂專業建設取到更好的效果。具體來說,高職院??梢詮娜缦聨讉€方面進行努力:
1、注重社會需求。高職院校以培養專業型的技術人才為導向,院校要發展,就必須要結合社會的需求。各院校應該成立專門的市場調查小組,對就業市場進行摸底,并將信息及時反饋,讓學校可以根據反饋回來的信息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從根源上促進學生培養的適銷對路。其次,要加強和音樂工作室、文化傳播公司、學校等的聯系,從就業單位中獲取第一手的人才培養資料,了解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狀況,然后根據這些需求進行人才培養的調整。閉門造車的人才培養方式要進行淘汰,要在反復的調查中進行評估,根據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狀況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微調和改革,并處理好相應的關系,促進專業性人才的培養,服務于社會文藝事業的發展。
2、優化音樂課程結構設置。課程結構設置是整體教學開展的框架,也是人才培養的主體。有的高職院校音樂專業單純地把這種專業課程作為教育的全部內容,忽略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音樂課程結構設置的優化中,課程資源的開發是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在課程資源的開發方面,要將有效性和適用性放在首要位置,使課程資源成為學生成長的有效幫助,而不是簡單的知識和技能灌輸。從具體的實施上來說,可以結合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學生以后的就業走向和社會的需求來進行,在遵循本專業教學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體現因材施教,適當縮減常規理論教學內容,加大其它專業性強、實踐性強的課程學習時間,如電子伴奏、通俗唱法、音樂管理和市場營銷等新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是高職院校特色教學推進的重要力量和工具,決定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只有教師本身的素養提升了,才能實施更完善的教學,專業化發展是首要的。首先,高職院校在音樂專業教師的選拔聘用上要有長遠的發展意識,積極引進優秀教師,組成自己的核心隊伍,提升隊伍的專業化發展,不斷提升教師隊伍在教學中的積極有效性。其次,強化教師的深造和再學習。教師隊伍素養的提升主要依靠再次學習和深造,鼓勵已有的青年教師繼續讀取碩士、博士學位,提升教師的基本層次,另外為了對教師進行鼓勵,可以派遣一部分教師進行外出進修、學習,了解新知識和新技術,不斷地優化和改善教師的隊伍結構。再次,高職院校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培訓體系,成立自己的專家團隊,定期通過系列的培訓以提升隊伍的整體水平;定期給教師舉辦一些音樂會或者演出比賽等等,強化教師對專業能力的了解,對藝術實踐能力的認識,在為學校和自己爭得榮譽的同時,還能強化自己的教學。第四,高職院校應多鼓勵教師參與科研項目的研究和建設,加大科研基金的投入,定期組織開展相關的教學研討會和培訓,提升整體師資隊伍建設的水平。
4、注重實踐教學。在人才的培養中,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關鍵的,如果人才不能實現從理論向實踐轉型,就失去了人才培養的意義。高職院校在音樂專業的人才培養中,大多數教師在授課的時候都是使用理論教學,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過于忽視,僅僅依靠實習來作為實踐培養的主渠道。在學生實習開展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多時候,學生的實習并非是和專業內容相契合的,成了一個形式,對于學生的能力提升來說沒有起到良好的幫助,反而成為干擾學生能力和正確觀念形成的一個環節。因此,高職院校聲樂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需要加強,不僅僅依靠實習,更應該在平時多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充分利用第二課堂打造與聲樂專業相關的實踐型活動,豐富學生實踐的平臺和基地,從全方位為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提供幫助,最終促進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提升。
在實踐教學的開展上面,高職院校要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通過校企合作,向一些文化傳播公司輸送學生進行見習和實習,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同時,教師還應該多鼓勵學生參加一些聲樂比賽和電視節目,通過練兵來提高自己的能力,通過實踐來提升自己的水平,為今后的工作和就業提供幫助和基礎。
5、突出專業培養特色。在高職院校的聲樂專業建設上面,院校首先要對專業特色有一個準確的定位,要切合院校所在地區的專業發展、社會文化藝術發展和經濟狀況來進行特色的建設,從而使得高職院校的聲樂專業建設能夠在社會上得到發展的空間和可能性。在專業特色的建設上面要抓住針對性和準確性,針對高校所在地區的文藝事業發展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培養。同時,還可以結合當地的民間藝術特點來加強相關的教育,使得專業培養有校區、地域特點,能夠有針對性地服務于社會的文藝人才培養,同時也使得學生的就業和能力儲備針對性更強。此外,高職院校的聲樂專業建設要注重和中職院校教育教學的銜接,用好原有的資源,突出自身的專業特色和教學模式特色,以增強吸引力和競爭力。
結語
高職院校的音樂專業應該注重結合實際情況,推動人才的培養和社會進行對口和結合,并突出專業培養的特色,注重實踐教學的開展,加強師資隊伍的水平提升,從而促進專業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強化音樂教育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常領.新形勢下高職音樂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祖國:建設版,2014(06):412
[2] 唐小娟.高職院校音樂藝術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J].黃河之聲,2013(12):38-39
[3] 朱瑩.探析我國高職院校音樂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華章,201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