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懷宏
【摘要】中學教育中,政治學科是重要的教學內容,除了對學生進行政治理論教育之外,還要承擔著對學生實施思想整治教育的責任。所以,學校要高度重視對中學生的政治教學,并采取必要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參與度,同時還要融入時事內容,以使得整治教學內容更為豐富且對學生具有較高的吸引力。將反思升華教學融入到中學政治教學中,可以提高整治教學質量。本論文針對反思升華在中學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展開研究。
【關鍵詞】中學教育 政治教學 反思升華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4-0092-02
引言
有教育專家認為,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僅限于依賴寫教案并按照教案的內容開展教學,而是要對每一次教學都進行反思,并將反思寫下來,連續三年時間就可以成為一名名師了。所謂的“反思”就是要對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以采取彌補措施,使得教學更為完善。初中政治教學本身對于教師而言就是一種挑戰。很多學生對初中的政治學習并沒有正確的認識,認為政治學習只要死記硬背就可以了,主要是應付考試,而政治學習內容并沒有使用價值。針對于此,政治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要注重教學方法,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將“反思升華”的教學方法應用于中學政治教學中,教師對自己的教學主動反思,并具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計劃,以起到教學提升的作用。
一、五環教學模式
在中學教學中,將五環教學模式引入其中,可以對提高學生對政治課程的重視度起到了促進作用。五環教學模式中所涵蓋的內容包括構建教學情境、學生自主探究、交流提高、教學內容的應用擴展、對教學內容的反思升華。采用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促進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自主性[1]。學生不再是對政治教學內容死記硬背,而是主動地參與到政治教訓內容的分析和探索中,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夠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由此而逐漸地對政治學習產生興趣。
在五環教學模式的應用過程中,政治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明確每一個教學環節需要開展的教學活動,并從學生個性特點出發設計教學活動,以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比如,在初中政治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情趣與興趣》的教學中,要圍繞著教學目標展開,就是要讓學生懂得富有情趣的生活的道理,要懂得生活中不斷地豐富自己,讓自己的生活更為充實,以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價值觀,以端正的態度對待生活,還要樹立尊師觀念,以激發學生與老師和諧相處。為了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播放同學么喜歡的歌曲,以活躍課堂氣氛。特別是很多的學生對這首歌曲很熟悉,也喜歡唱這首歌曲,就更能夠讓學生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興趣。之后,教師讓學生講一講何謂“情趣”,應該如何與朋友建立共同的情趣。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話題展開教學,就可以將學生的思路逐漸轉向課堂教學中。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情境中學習,就會提高學習質量。
二、反思升華作用
1.教師角色的轉變
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后,針對教學內容以及所產生的教學效果要不斷地反思,就可以對自身在課堂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予以明確。如果教師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教學對學生學習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就會改變傳統的單向傳遞知識的教學模式,而是與學生之間互動,一方面可以對學生對政治知識的掌握程度予以了解,同時還會了解學生對政治知識的運用能力,基于此而不斷地調整教學計劃。政治教師經過反思,還可以認識到學生要參與到教師教學中,并引導學生與教師互動,才可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2]。學生參與的過程,也就是學習和思考的過程。當政治教師認識到這一點之后,就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調整教學方法,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采用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學習方式
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之后,才會找到有效的方法指導學生,讓學生產生學習意識,并愿意按照教師的指導展開學習。在政治教學中,教師將學生的學習意識激發起來,可以采用問題教學模式,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要與教學內容存在必然聯系,使得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就會自然而言地學習課堂內容。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政治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幾個討論小組,讓學生針對不解的問題相互討論。
三、反思升華的策略
1.反思教師點撥學生藝術
對于學生的學習,教師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由于學生對政治學習不得法而無法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就會逐漸對政治學習失去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對學生的政治知識學習進行點撥,讓學生感覺到如醍醐灌頂一般,就會逐漸產生對政治知識的深入探索之感,特別是當學生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尋找到問題的答案的時候,學習的自信心就會產生。教師的指導和點撥,所發揮的作用是促進學生思考,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就會形成探索知識的思路,并構成了屬于自己的知識結構[3]。比如,在初中政治九年級第四課《實施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的教學中,教學目標是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行引導,讓學生對科技創新、教育創新以充分感受,以讓學生認識到,只有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夠發揮自己的力量改變目前中國科技落后的面貌。具體教學中,如果學生對政治內容與國家發展之間沒有建立關聯性,教師就可以予以適當的點撥,通過對學生進行思維導向,讓學生明確政治知識的有用性,學生對政治知識表示認可之后,就可以從教學的角度對政治教學內容進行擴展,使得學生通過開動腦筋而接受政治知識。
2.反思學習知識、策略
教師對教學進行反思的過程中,就是教師對教學效果進行分析和完善的過程,從中了解學生對政治知識的掌握程度,包括學生對知識進行主動探索的方法以及所采用的手段,以確保學生能夠對政治知識有效吸收。教師在反思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態度和對對政治學習的反映。通過調整政治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比如,在初中政治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人民當家做主》的教學中,目的是培養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鼓勵學生要了解自己政治權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北京的八達嶺長城,讓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到祖國山河之美,而且還可以感受到長城的雄偉壯觀,而為自己作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隨著學生的激情被激發起來,就向學生講解自己作為中國的公民需要履行的權利,學生就會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從而獲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對于整個的教學過程,教師都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觀察,并對自己的教學方法予以反思,逐漸找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3.反思個人行為課堂參與
學生的課堂行為與其學習效率具有直接相關性。學生如果能夠主動地與教師配合,學習效率就會提高,而且學習質量也會很好;如果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心不在焉,或者對教師的問題采取回避的態度,就意味著學習態度不端正,自然會影響學習效率。教師經過反思之后,就會采取有效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予以引導,或者與學生針對教學內容進行討論,可以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四、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反思。在反思的過程中就會對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分析,并具有針對性地予以解決,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而且還有助于對學生的學習方法以指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可以認識到政治學習的應用價值,學習質量也會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建霞.淺議時事政治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考試與評價,2014,(10):27-27.
[2]杜柏英.論時事教育在中學政治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1(16):23-23.
[3]竇瑤瑤.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燕山大學,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