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長虹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現代傳播技術的廣泛運用,網絡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獲取海量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網絡媒體在時效性以及信息含量的豐富性等方面遠遠超出了傳統媒體,但隨之而來的新聞同質化又是網媒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網絡;專題;策劃
近兩年來,網絡新聞專題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專題化新聞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對于重大新聞事件、重要新聞選題的報道,網絡專題常常是首選的形式。網絡專題以集中的平臺,融合了其它各種網絡報道形式。它正如網絡中的一個微型網站,集文字、圖片、音視頻、Flash、互動調查等表現形式于一體,可以看成是網絡話語中最具包容性的文本形式。
一、網絡新聞專題的特點
1、時效性性強,信息海量。網絡新聞專題不但具備新聞的特點更兼有網絡的特色。特別是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網絡新聞專題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開通,并隨時跟蹤事件進展。迅速及時的對事件進行報導,因此。具有顯著的實時性。
2、廣度與深度。在廣度上網絡新聞專題不受時間。版面的限制,主體思想完全展現在頁面中。可以在一個空間內承載一個完整的報道過程。在深度上編輯可以利用多種方式拓展新聞的深度,引導讀者思考。縱向橫向比較。同時通過頁面豐富頁面色彩,詳細欄目劃分等形式展現主題。這無論是報紙還是廣播電視的專題,都不具備的直觀特點。
3、表現手法多樣。網絡新聞專題可以充分運用文字、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多種手段的結合。這不僅使專題顯得更為豐富多彩,還可以給受眾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和參與感受。
4、具有深度互動功能。網絡新聞專題互動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除了評論、調查、論壇等手段外,還可以增加其他互動方式。
二、新聞專題的分類
1、可預見性新聞專題。定義:將在預定的時間、地點,有特定的重要人物參與的新聞事件,或是為紀念過去某一重大事件而制作的新聞專題。其中,包括紀念性、時政性、領導人出訪、國際會議、外國選舉等。例如,2014年舉行的APEC會議,編輯就可以提前準備、策劃制作專題。
2、突發性新聞事件專題。定義:突然發生的、將對公眾和政府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重大事件;或是某個具有社會廣泛知名度的人物,突然發生逝世,獲獎等的人物專題。包括:災難性新聞專題,比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政變類新聞專題,比如,泰國政變等國際性新聞。戰爭類新聞專題、恐怖襲擊、名人逝世等都屬于突發新聞專題,這樣的選題都需要編輯準確、快遞的整合新聞消息。專題更趨向于信息量加大,讓讀者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事件經過和進展。
3、原創性主題的專題。定義:為某個受到廣泛關注的話題而精心策劃編輯的專題。原創性主題的專題要點的明確觀點,比如,一些民生問題的專題、讓讀者了解編輯的意圖。
三、網絡新聞報道策劃的原則
1、敏銳捕捉新聞熱點,報道視角獨特。一份優秀的策劃,可以使新聞媒體充分挖掘新聞價值,形成自家獨特的新聞視覺,滿足受眾的需要。對于一個突發性的新聞專題,專題推出前的新聞策劃并不是制勝法寶。由于新聞事件沒有結束,編輯無法預測新聞事件的發展脈絡,因而對新聞的跟進式的追蹤報道和深度報道的手法,成為一個專題成功的重要因素。
2、以事實為依據,報道及時客觀,全面深入。真實客觀是新聞報道的生命,新聞報道首先應該向讀者傳達準確無誤的信息,提高媒體公信力。7.21北京暴雨事件,屬于突發性災難新聞事件,四川新聞網在面對災難的時候,沒有過分夸大災難的重創,也沒有對災難性報道過分躲避。在實時轉載其他媒體關于前線最新情況的報道同時,網站派記者前往第一線進行新聞深入挖掘,以第一手的獨家客觀信息充實報道事件。
3、倡導人文主義,正確引導輿論,體現了情感認同。在此次的新聞報道中,網站重點報道了對伸出援手的川籍農民工的真切感謝,并與被救的受災同胞同悲喜共患難。記者將受災民眾的故事深情表達,展示了他們的個人心聲,引發我們的同情之心;對普普通通的農民工暴雨中英勇救人的事跡的描寫貫穿報道版面,表達了對這些“中國良心”讓愛變成最樸素的信仰,于風雨中給人希望,更用行動積聚起這個社會前行的正能量的深深感激和贊美之情。體現記者對這群平凡農民工的尊重和敬佩。
4、采用媒體聯動的傳播方式,以創新整合思維提高傳播效應。在網絡時代,由于新聞信息傳輸速度的加快,媒體之間的報道時效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為了更廣、更深、更快地全面報道某個新聞事件,媒體之間,或者媒體多個部門之間,往往采取攜手報道的方式,媒體之間聯動報道,共享新聞資源,實現多方共贏。聯動式報道是一種創新的報道模式,只要制定了很好的報道策劃和選題,有良好的組織協調機制,保證報道計劃的如期落實,就可以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5、重視網絡專題的互動性和參與度。互動是網絡媒體最為顯著的特點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特點正逐漸改變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關系。以前受眾往往只是信息的接受者,只能被動地接受媒體報道的新聞信息,很少有表達意見和想法的機會。網絡媒體使這一狀態發生了深刻變化,受眾不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信息接受者,他們也可以自由地發表對某一新聞事件的態度和觀點,甚至參與到新聞信息的制作與傳播環節,甚至可以對網站信息的選擇和發布形成影響。
綜上所述,在新聞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網絡新聞專題的策劃可以從以上四個方面尋求突破口,充分發揮新聞的“集束效應”,融合多媒體的優勢,取得新聞傳播的良好效應。
參考文獻
[1] 庾月娥、楊元龍:《使用與滿足理論在網上聊天的體現》,《當代傳播》,2007(3) .
[2]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214 .
[3] 哈羅德·伊尼斯 著,何道寬 譯:《傳播的偏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