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強
摘要:電視新聞評論是就新聞事實發表看法、見解,并進行分析與評論的電視節目類型。電視新聞評論有著與報紙、廣播評論不同的適用范圍和制作要求,尤其是在網絡新聞評論迅速崛起形成強有力的沖擊下,電視新聞評論如何遵循新聞評論的一般規律,充分發揮電視媒體的特殊優勢,值得電視新聞工作者認真思考。
關鍵詞:電視;新聞;評論
評論是電視新聞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充分體現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然而,與報紙、雜志等紙媒新聞評論相比,電視新聞評論似乎有些先天不足。與央視新聞評論相比,地方電視臺新聞評論似乎又有些或坐井觀天、或隔靴搔癢??删驮诟鞯仉娨曅侣勗u論欄目艱難起步的今天,網絡新聞評論又挾風攜雨,以強勁之勢對傳統媒體形成了沖擊。
一、輿論引導
電視新聞評論具有政策引導功能。電視新聞評論作為宣傳、教育、動員人民的重要載體,必須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地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這既是新聞媒體作為黨的喉舌存在的重要依據,也是檢驗媒體輿論引導能力的重要標準。
電視新聞評論具有典型引導功能。傳典型、用典型指導工作、用典型倡導社會風氣、用典型的酵母作用來引領人們奮發向上、干事創業。這既是我們黨和政府提倡的成功經驗,又是電視新聞評論的重要任務,在我們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中經常會出現英雄人物和時代楷模。他們的成長軌跡和先進事跡,不僅激勵著我們健康成長,也營造了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
電視新聞評論具有社會熱點引導功能。目前我國正處于發展與矛盾的凸顯時期,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是不可避免的,電視新聞評論主動介入,積極引導已成為歷史的必然。1999年第四季度《東方時空》的《焦點時刻》播發了一篇關于《37所高校實行收費制》的報道。高校實行收費本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正確引導人們充分認識這一政策的實行,平穩社會由此引起的不滿,《焦點時刻》欄目的編導、記者把焦點對準了高校為何要實行收費這樣一個溝通講理的角度,并引鑒了國際慣例上大學都是自費的相關背景,并補充說明了學生如果用功學習,得到的獎學金要比付的費用還多,而那些有困難的學生還可以申請貸學金等一系列大家關心的問題,起到了正確引導、緩解矛盾的作用。2001年10月,洛陽市洛寧縣發生氯化鈉泄漏事件,消息傳開,群眾不明真相、惶惶不安,當地黨委政府積極邀請媒體介入,對這一事件的發生、發展和搶救進行跟蹤采訪,制作了《萬眾一心縛毒魔》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節目播出后,很快讓群眾了解了真相,清除了顧慮,穩定了心態。
二、新聞評論的內容應以事實為基礎
尊重事實,實事求是,是新聞評論寫作的根本。說真話,少空話,禁假話,既能體現主流媒體說權威,又是民間大眾的代言,這才是新聞評論贏得大眾、獲得好評之關鍵。其中,作者的辨別是非的能力,作者的立場、社會責任感、勇氣更為重要。只有以敏銳的目光洞悉時事變化,以敬畏之心守護事實真相,不盲目、不媚俗、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寫出有見地、有思想、有力量的新聞評論。如在“毆打空姐事件”中,許多電視媒體做出的評論就體現了敢講真話,并贏得了群眾的贊譽。這說明新聞評論只有以事實為依據,敢講實話、講真話,實事求是,才能贏得大眾,獲得好評。
三、主體范圍廣泛,民眾自主性得到提高
互聯網這一偉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產物將會逐漸把世界聯系起來,人們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利益因素也會隨之體現出來。在法制得到進一步發展的今天,人們追求個人權利的愿望越來越強烈,人們的個人利益也需要得到保護。在電視新聞評論方面,主體由少數懂得互聯網或者掌握知識的人逐漸擴展到社會角落中的每一個人,這也是在社會中人們的自主性提高的展現。如果公民想舉報某一違法違紀現象,他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每個新聞節目在互聯網上都會開辟出一塊網絡區域專欄,或者采用信訪舉報制度,寫舉報信給予相應的管理部門。民眾渴望參與新聞評論的自主性會得到大大的提高。這也是每個新聞工作者都期望見到的場景,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四、評論者與嘉賓將極具有專業素養
具有一定的專業素養的評論者或者嘉賓將會在新聞節目中發表出自己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行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嘉賓與評論者的意見總是不同的,相異的觀點進行交流討論總會迸發出新的思想,這也保證了新聞的可探究性,使新聞被分析的另觀眾與讀者信服。評論者與嘉賓也應該具有獨特的視角,而不是人云我云,要以自己犀利的角度與視角去看待某一新聞事件,因為每位評論者與嘉賓的人生閱歷與學習經歷不同,所以看待某一新聞事件的看法也就不同,只有做到評論者與嘉賓自身保持獨特性與有異于常人看待問題的角度并在此方面上爭取做到新聞求真的最大化,電視新聞評論語言才會在同類新聞節目中脫穎而出,并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使觀眾與聽眾成為忠實的擁護者,這也是對于推動電視新聞評論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如今,具有強烈個性色彩和社會影響力的新聞評論,已經引領媒體進入觀點競爭時代。在這個觀點為王的時代,新聞評論成為媒體面對競爭的有效武器。從長遠來看,新聞評論作為社會傳播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的競爭將更為激烈。地方電視臺著眼于未來、傾力打造品牌、走新聞立臺的路子上,電視新聞評論應該而且必須有所作為。
參考文獻
[1] 吳盈.電視新聞評論主體的多元化呈現――以央視新聞評論為例[D].安徽大學,2014.
[2] 任超.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品牌塑造[D].新疆大學,2012.
[3] 張丁.電視新聞評論員能力研究――以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員為例[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