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經濟社會以及相關教育領域的快速發展,對人們的法制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校園的法制建設也應有所提高,現階段高等教育學校校園建設當中法制教育也占據了極大的地位。又因高職院校教育的特殊屬性,以及現階段而言,社會對專業性技術人才的急缺,這就使得高職院校當中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顯。但是現階段的法制教育仍然存在著不少誤區,這就使得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成果不夠顯著,因而了解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現狀以及所存在的問題,并從多方面多角度詳細分析高職院校法制建設的改革趨勢以及發展重心就顯得尤為迫切與重要。所以本文將從分析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現狀的同時分析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并且從多個方面多角度論述可行的改革方案,以期能對高職院校法制教育改革盡微薄之力。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法制教育 改革
作者簡介:譙經強,四川文軒職業學院學生處處長。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387
一、 前言
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與此同時,教育改革以及教育專業化趨勢也在日益加深,并且由于現階段社會急缺擁有專業技術素養與個人素養的技術型人才,因而高職院校作為一個專門培養技術化人才的高等院校,其地位與作用以及社會影響力也在不斷的提升。有研究報告,高職院校的招生人數呈現上升趨勢,且學生人數也已經達到了高等教育人數的一半以上,從招生人數以及學生人數占比可以看出,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正處于一個逐步發展的階段。
又由于我國現今的經濟發展趨勢以及相應的人才結構調整,使得企業社會急需一畢業就能盡快適應自己崗位工作以及相應生活的個體,而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主要的目標之一就是讓學生在學習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以及基本的知識的基礎初上,著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與實踐能力。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與現階段我國企業尤其是企業工廠一線當中所急缺的專業型人才的要求相符合,因而高職院校也處于日益發展的過程當中。但是由于高職院校生源的復雜性以及準入門檻較低的特性,這就使得高職院校學生的個人素質與知識水平良莠不齊,并且處于一個普遍偏低的狀態 。因而在高職院校當中開展法制教育建設對于高職院校本身以及學生個人而言均具有重要的作用與作用。法制教育是一名合格的高職院校學生的必要的要求,良好的法律素質以及法制觀念也是一位社會人不可缺少的基本品質要求。雖然隨著國家法制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高等教育學校也逐漸意識到在進行知識的傳遞,技術的實踐與熟練化操作的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法制觀念進行教育與引領。但是由于目前條件的限制,或者是高職院校的管理人員對于法制建設重要性認識的不足,使得現階段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效果不佳,收效甚微,并且高職院校學生的犯罪事件也時有發生。又因為學校教育是學生教育或者是人才教育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成分,因而對于學生法制觀念以及法律意識的樹立,高職院校必須做出自己的努力,以便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法律信念,進而提高其綜合職業素質水平,正是高職院校法制教育建設對于綜合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因而本文將從現階段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現狀出發,分析高職院校法制教育在新時期中的重要性,并依據高職院?,F階段法制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討論,并提出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法制教育改革的建議與意見。
二、 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現狀分析
由于高職院校的培養人才培養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具有專門技術的實用型人才,因而在某些地區的高職院校會缺乏對于學生心理以及法律、個人素質的關注,因而就更不可能通過有效的教學、教育以及相關活動的舉辦來拓展與提升學生道德法制觀念以及個人素質,所以總體而言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仍然存在著不少漏洞以及不足之處。故下文將具體分析闡述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現狀與不足之處。
(一)在思想上沒有意識到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如上所說高職院校所培養的是技術型人才,因而在某些高職院校當中會出現只關注學生的技術操作水平以及以后就業情況,而認為相應的知識教育或者是法制教育在其學校教育當中并不重要。正是這種過分強調技術與就業率的思想,使得高職院校只開展職業教育,認為一個合格學生的主要標準就是能否順利就業。但是就業并不意味著學生就成為了一個合格的社會人,學生就業就意味著踏入了社會當中,但是要想在社會當中好好生存與生活,除了相應的技術操作之外,還要有一定的社會知識以及法律知識的保障。因為法律是社會正常運轉的基礎,而一個在社會上生存的人必須對法律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用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讓自己的行為受到法律的約束與規范,并且在切當的時候可以利用相關法律知識來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因而法律素質對于學生而言也是一項重要的軟實力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法律意識與法制觀念,從而在以后的競爭與生活、工作當中可以合理的使用法律來幫助自己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并在此基礎上規范自己的行為。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高職院校在思想上意識到法制教育對于學校以及學生的重要性的基礎上,但是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還未真正的意識到法制教育對于其自身以及學生的重要性。
(二)法制教育內容不深刻
高職院校雖然在學生課程安排當中設置有專門的思想品德或者是思政教育課程,但均是由國家相關部門聯合發布且強制要求的。并且國家還要求了通過這些課程的內容以及達到的相應目標,比如使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法制基礎以及憲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正是由于課程本身目標的設立時的教師在教授相應課程的時候,更加關注與法律相關的法律法規的介紹與講解,教師往往會局限于國家規定的內容框架當中,而僅僅只講枯燥乏味的法律法規,學生的興趣以及相應的參與度都會降低,使得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接受程度大大下降。而高等教育學校的相關老師往往會認為思政教育的課程本應該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相關法律,而不考慮學生的自身的需求以及學生法制意識以及法律素質的建立與發展,這是現階段高職教育法制教育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要想學生對思政教育感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與法律信仰,讓學生懂得什么樣的行為是在法律的允許范圍內可以進行的,又有哪些行為是法律所明令禁止的,從而學會在生活、工作、學習中待人處事的原則,并時刻用法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但是,現階段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的專職教師都仍未意識到什么樣的思政教育內容,什么樣的教學模式以及課堂建設方式才是既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又符合學生的自身發展需求,從而改變些階段高職院校法制教育所存在的教育內容看似深奧實則蒼白,無法調動課堂氣氛與學生參與度的情況。
(三)沒有認清本質,把法制教育智育化
法制教育是高等教育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有國家明文規定,高校的法制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成分。德育教育內容與形式與智育的內容與形式存在著很大的不同,這種不同還體現在其目標的實現方式上。但是現階段的法制教育還是沿用著智育的傳統的教授模式,使得學生在缺乏興趣的同時,只知道法律法規的字面含義,不了解其本質含義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具體應用,將法制教育的智育化現象在現階段的法制教育當中非常常見,這樣的教育模式嚴重影響了法制教育的效用。
(四)教育模式陳舊
在新時代,越來越強調課堂中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公意識的建立與實施。而傳統的法制教育采用的還是老師的“一言堂”的形式,聽老師講相關法律知識與思想已經成為了學生上思政類課堂的主要形式,正是這種教育模式嚴重制約了學生真正參與課堂的可能性與積極性,進而導致了沒有應有的互動和討論,沉悶的課堂、落后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提不起興趣,教學質量嚴重下降 。
正是因為高職院校對于法制教育的認識不夠深厚,從而導致其對法制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且對于法制教育的內容認識浮于表面,未從學生的角度分析考慮其內容的安排,并且課堂的目標設置過于智育化以及教學模式陳舊,使得高職院校法制教育質量與成效不明顯,因而在新時期中,需要對其進行深入的改革,下面本文將針對現階段高職院校建設的現狀提出相應的改革建議。
三、高職院校法制教育改革建議
(一)加深高職院校對于法制教育的重視
高職院校法制教育改革的必要前提就是高職院校本身要意識到法制教育對于學生以及學校本身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如果高職院校學生法制觀念不強,有可能在學校這個環境中就發生相應的犯罪行為,這會嚴重危害校園的穩定和諧,加大院校的管理難度,其次,如果高職院校的學生進入工作崗位的時候因其缺乏法制教而對于法律法規的認識不夠充足而導致相應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那么用工企業會因此對整個高職院校的學生產生刻板印象,認為同一所學校出來的所有學生均有可能會發生同樣的事件,從而不利于學校的聲譽以及社會影響力,嚴重時還會影響到該校學生的就業情況,當高職院校了解到法制教育不夠全面所可能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其對學校法制教育才能有足夠的重視,才能力求法制教育的改革 。
(二)師資隊伍的改革
首先對于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建設需要高職院校在招聘人才的時候更關注教師的專業水平以及是否具有較強的課程創新能力。因為在新形勢下,對于教師以及教師的教學理念的要求不同于傳統的教育,在新形勢下,需要改變原有的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發展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授課模式,并在此基礎上考慮教師的授課經驗等因素,只有師資隊伍的專業化與專門化改革才能帶動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真正變革。
(三)課堂模式的轉變
在師資隊伍改革的基礎上,還需要對高職院校的課堂模式做一個根本性轉變,改變傳統課堂所帶來的限制,采用諸如情景再現,角色扮演等形式來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在學習相應的法律法規的同時,給予學生相應的時間積極思考,將法規制度運用于實際生活實踐當中。又由于我們現在的時代,是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候,高職院校還可以跳出原有的實際課堂教學的模式,利用網絡或者是微博等互聯網網站宣傳相應的政策法規,或者是建設模擬法庭實訓室,讓制度法規的學習與運用不只局限于傳統課堂當中,而是可以借助手機等即時通訊工具隨時隨地的進行法制教育 。除此之外,還可以建立網絡信息平臺,并利用精細化管理推動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
四、結語
只有當高職院校意識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礎上,法制教育改革才能順利實現,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對師資隊伍進行相應的調整并改變其傳統教學模式。
注釋:
胡紅霞、張濤、孟治強、姜平.微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大學生法制教育問題研究.職教論壇.2015,594(14).36-39.
郭睿.高職院校法制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教育與職業.2013,765(17).117-118.
吳建超.高職院校法制教育有效性研究.中國市場.2015,839(24).203-204.
黃金燕.新形勢下高職法制教育問題與對策探析.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7(5).100-104.
黃海梅.基于職業素養提升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30(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