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仙
摘要:采用閱讀的方式進行學習是人類終身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閱讀能力對人的一生具有很大的影響,是人們必須具備的能力。近幾年來,幼兒早期閱讀成為相關專家和學者研究的新課題,培養幼兒早期識字閱讀能力,提高幼兒對生活中常見文字符號的興趣,能激發尤為的閱讀興趣,使幼兒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這樣能使幼兒在入學后更好的適應學習環境,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本文簡要介紹了提高幼兒早期識字閱讀能力的幾種方法。
關鍵詞:幼兒;早期;識字閱讀;能力
“閱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當今,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閱讀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能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地把幼兒的早期閱讀方面的要求納入語言教育的目標體系,提出要“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幼兒時期是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怎樣才能使幼兒一開始就對閱讀產生興趣、并逐漸培養閱讀能力,就成了幼兒園教師和研究幼兒工作者的一項重要課題。筆者經過多年的的研究與實踐,逐漸掌握了一些培養幼兒識字閱讀興趣的方法,也對幼兒早期識字閱讀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認識。歸納如下:
一、為幼兒提供合適的閱讀資料
對于幼兒來說,書籍是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工具和載體,在幼兒教育教學中,應該重視幼兒早期識字閱讀能力的培養。通常情況下,幼兒接觸的書面語言大多是他們已知東西的文字代碼,在幼兒早期識字閱讀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認識水平,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有的放矢的為幼兒提供適量合適的閱讀資料,并將其擺放在幼兒可以拿到的地方,讓幼兒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從而有效提高幼兒的感知、體驗和探索能力。教師為幼兒提供的早期閱讀資料應該是色彩鮮明的圖畫,這樣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閱讀資料的內容要和幼兒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圖畫的內容應該盡可能的簡單,這樣才能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還要確保圖畫中的文字正確、圖片優美、語義淺顯,這樣幼兒才能將口語符號和文字符號有效聯系起來,有效提高幼兒的早期識字閱讀能力。
二、為幼兒提供閱讀的機會和場所
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早期識字閱讀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幼兒的發展是在和主客體交互作用的過程中獲得的。教師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應該充分明確自己的職責,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激發幼兒的識字閱讀興趣,讓幼兒從小養成識字閱讀的好習慣,在和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更好的理解并接受睡眠語言。在幼兒教育教學中,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早期識字閱讀活動能為幼兒提供豐富的閱讀經驗,因此,教師應該注意教學素材的積累,將日常生活滲透到識字閱讀內容中,根據實際教學情況為幼兒提供識字閱讀的機會和場所,讓幼兒能將識字閱讀當做日常學習活動。教師要對幼兒教學教材進行細致的研究,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按照一定的邏輯性,例如季節的變化、植物的生長規律、氣候的變化等與日常生活相關的閱讀內容,讓幼兒更好的理解并接受閱讀知識,使幼兒在早期識字閱讀的過程中不斷的感知內化,逐漸積累閱讀經驗。
三、建立良好的互動閱讀關系
良好的閱讀環境并不是簡單的場所和書籍就能構成的,引導幼兒進行早期識字閱讀的關鍵是人,教師在幼兒識字閱讀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學生關系是幼兒早期識字閱讀活動開展的關鍵,教師應該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為幼兒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適時的讀一些資料和小故事給幼兒聽,幫幼兒選取合適的閱讀書籍,多鼓勵幼兒參加繪畫、表演、歌唱等活動,使幼兒之間能夠團結協作、互幫互助,培養幼兒的識字閱讀能力,提高幼兒的識字閱讀能力。家長在此過程中也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要經常和幼兒一起讀書、寫字,這樣才能增強幼兒的閱讀能力,擴大幼兒的知識面,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并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自信心。
四、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技能、習慣和能力
教育者的教育策略將直接影響幼兒的閱讀發展。因為幼兒年齡較小,學習、生活方方面面均需要在成人的陪伴、指導下才能完成,尤其是學習方面,教育者教育策略是否得當,對幼兒心理發展、個性特征、將來的學習習慣等方面影響巨大,因此,家長、教師必須掌握正確有效的閱讀策略。作為家長、幼教教師,是否重視早期閱讀,采取的方法是否得當,是否抱著不求功利、不急于求成、不刻板說教的理念來從事此項工作,是否是與孩子在游戲中、快樂的氛圍中就完成了早期閱讀。如果在閱讀過程中伴隨識字、講故事的方法,讓識字、講故事做為早期閱讀的一個方面,那么幼兒對識字、語言表達反而更感興趣,對視覺語言、口語表達的敏感性也會逐漸增強。研究表明,教育者采取不同的方法,幼兒閱讀能力的提高及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力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五、大力開展豐富的識字閱讀活動
教師在幼兒早期教育教學中,應該充分根據幼兒早期識字閱讀教育的目標,有目的、有計劃的對幼兒的識字閱讀能力進行科學系統的培養,教師要大力開展豐富的識字閱讀活動,讓全體幼兒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識字閱讀水平。教師在幼兒識字閱讀教學中,應該將生活閱讀、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等閱讀形式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采用多樣化的教育教學模式,讓幼兒能有更多機會參與課外活動,給幼兒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提高幼兒的溝通交際能力。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早期識字閱讀活動時,應該采用相對集中的識字閱讀形式,教師可以觀察幼兒的學習情況,并對其進行及時指導;教師還可以采用比較分散和隨意的識字閱讀形式,讓幼兒自主選擇閱讀資料,進行個人或小組識字閱讀學習。教師還要定期開展幼兒閱讀活動,給幼兒提供參與讀書比賽、講故事比賽、唱歌比賽的機會,從根本上提高幼兒的識字能力、閱讀能力、語言理解能力、想象力、創造力等,讓幼兒感受到早期識字閱讀的樂趣,從而促進幼兒個性的和諧發展。
總結:
教師在對幼兒進行識字能力和早期閱讀訓練的過程中,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和學習習慣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將各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手段配合起來使用,培養幼兒早期識字閱讀能力,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幼兒終身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國華,秦綠葉,張雪紫,陳東耿.關于“幼兒閱讀心理”的調查研究[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05).
[2]顧斐斐.更新觀念,從不同的途徑進行早期閱讀活動[J].快樂閱讀.2015(02).
[3]黎維玲.試談少兒圖書館如何履行早期閱讀教育功能[J].圖書館論壇.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