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成
摘 要:森林有著很重要的生態價值,它不僅對生態環境起到平衡的作用,還可以提供人類生產生活所用到的木材,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現階段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生活環境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森林的生態變化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本文通過結合自身實踐,對生態公益林管護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出相應的對策,對今后加強生態公益林的管護方面提供參考及交流經驗。
關鍵詞:生態公益林;現狀;管護;問題;對策
森林是大自然生態系統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過由于我國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工業污染加劇,嚴重威脅到了生態系統的和諧穩定。生態公益林可以對生態的穩定與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保持生態系統可持續和穩定性,因此只有加強對生態公益林的管護,才能保證生態公益林發揮自身的價值和作用,造福人類。
一、生態公益林管護存在的問題
1.人們對生態公益林的認識不到位
現在,雖然林業部門對生態公益林作了廣泛的宣傳,但由于農戶的總體文化素質較低,對于生態公益林保護的概念認識不是很深刻,群眾的環保意識不高,加之管護制度不完善,導致生態公益林管護某些方面缺乏制度保障。
2.非法占用林地的現象時有發生
隨著我國人口劇增,人均耕地面積不斷減少,部分農戶會通過毀林開墾農地來生產種植;有的群眾受利益驅使,毀壞林地資源,謀取個人私利;另外在經濟建設中政府項目和各類企業違法占用林地的現象層出不窮,這些違法占用林地的行為直接導致森林面積變小,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3.補償標準偏低,制度不夠完善
為了有效保護森林資源,政府出臺了生態公益林補償等政策。雖然林地已經分配到農戶手里,但由于分配地點零散、落實到每家每戶的面積也就很少,加上補償標準偏低,導致農戶認為在生態保護中的利益不是很大,所以保護的意識沒有跟上。很多群眾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沒有長遠的打算。認為即使森林被破壞和損失都無所謂。這些都是由于國家補償的標準偏低,補償制度不夠完善導致的。
4.管護措施不到位
目前的管理措施只有兩種,一是農戶自己管護,但由于補償標準偏低,群眾受益不大,導致農戶管理的積極性不高,意識差,在森林管護方面很難盡職盡責。二是請專職護林員管護,由于管護人員名額有限,再加上管護面積較大、山高路遠有的地方交通不便,管護起來很不方便,有時會出現亂砍亂伐、非法占用林地的現象,生態遭到一定破壞。總之生態保護的措施不能全面實施,發揮難以其應有的作用。
二、生態公益林管護問題的對策
1.健全公益林管護體系
針對目前破壞生態公益林的現象,我國已經出臺很多相關的政策法規來加強依法治林。各地制定相應的管護方案及管護措施,從根本上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與管護意識;增加專職護林人員,提高管護效率健立完整的公益林管護體系。
2.加強對林區群眾的生態公益林知識宣傳
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接下來進行的生態公益林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群眾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實現人人主動參與,保護森林生態將事半功倍。尤其是對農民要進行細化的教育,因為他們對生態保護的意識淡薄,然而他們又是保護公益生態林的主要力量,必須加強知識宣傳教育。也可以充分利用宣傳標語、網絡媒體等渠道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到保護生態林的重要性,動員廣大群眾參與到生態公益林保護中來。
3.建立完善的補償機制
我國目前的生態效益補償標準偏低,,導致群眾積極性不高,未能充分發揮對生態的保護作用。針對這種情況,我國應該在當前的基礎上,嚴格執行公益林生態補償資金專款專用,確保資金能夠一分不少的用在生態保護上,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提高補償標準。除此以外,相關部門應嚴格監督資金的流向,確保資金有效的用到生態環境的建設當中。
4.加強管理措施,落實管護責任
首先是對森林管護工作人員進行篩選,要實行招聘的方式進行選擇。要求護林人員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同時還必須有職業道德素養。在通過選拔后,進行規范專業的培訓后上崗,期間還要簽訂有關生態公益林管護的責任書,實行責任與業績掛鉤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如果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不履行責任義務,玩忽職守,就一定要追究其法律責任;其次是要將森林的保護區進行劃分,不同的區域劃分給不同的森林保護人員,這樣更有條理性,每個區域管護工作的好壞與管理員直接掛鉤,根據業績進行獎罰制度,逐步細化生態公益林的管護措施,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工作人員的身上。
5.建立生態公益林監測體系
由于生態公益林的面積廣闊,進行全面細致的管護工作量大。要想對公益林的質量進行監測,如果僅僅依靠工作人員人工管理,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不高。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計算機技術發達,利用網絡技術來檢測林業的動態變化,通過網絡的強大功能建立一個生態公益林檢測體系,提高生態公益林管理效益。
三、結語
想要充分保護生態公益林,必須要從人人做起,提高全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在生態公益林管護方法和措施上需要不斷的進行探索改進,同時還要堅決阻止一切破壞林地資源的行為。通過建立生態保護區等舉措,促進生態環境良性發展。努力愛護身邊的環境,從我做起。
參考文獻:
[1]禹永樹. 生態公益林管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安徽農業科學,2014,29:10185-10186+10393.
[2]黃連香,陳華偉. 我國生態公益林管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 現代園藝,2012,12:200.
[3]沈玲玲. 我國生態公益林可持續經營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