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偉
從教二十幾年,經歷過無數次的教育改革,從滿堂灌的“填鴨式”到遍地開花的“刨坑式”,從現成答案的“標準式”到機械重復的“死記硬背式”等教學。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口若懸河,學生卻聽得呆若木雞。如今,“先學后教”高效課堂的春風已經吹進了學校,使學生從幕后進入“前臺”,在舞臺上發揮著自己的潛能,展示著自己的才華。
作為一名教師,身上肩負著一代人的命運,怎樣讓他們的各種能力充分發揮出來,讓他們成為有用之人?答案只有一個,做智慧型教師,創建高效課堂。說心里話,起初我也是很難轉變思想,總覺得學生離不開老師的講解,課堂上試驗著放手,但還是有些擔憂。實施一階段后,漸漸地我發現:“先學后教”就好像是一張網,那些小草、泥土、小沙子要隨清水沖洗后流走,而網上的是堅硬的石子、寶石……但網不能有破洞,否則將很難網上大魚。
一、重視預習環節,保證預習效果
為了有效的組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學生的課前預習”。預習環節不能流于形式,要有知識的生成,而且內容要有梯度,讓好孩子跳起來摘果子,稍差一點兒也能“小步走”。在此環節我采用“三步走”方法,即“巧用導學單;查找相關信息;抓主線扣中心。”首先,讓學生結合導學單提前充分預習,要高質量地完成預習模塊。達到對課文的內容有初步的理解,展示匯報時,同學們敢于表現自己,把自己放在一個舞臺上大膽交流。節節一個“5”,利用課前五分鐘,小組內互相研討,并把預習中有價值的信息展示在小黑板上,學生好像一名演員,充分發揮著自己的潛能。其次,利用文本收集整理有價值的資料,拓寬了同學們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人為修養。如:學習《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時,學生會查找葉圣陶和肖復興的資料,還會查閱他們相關的作品,培養了閱讀興趣。在學習《觀潮》中,扣住重點找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可以把感受寫在文字旁邊。理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整體感知作者寫作的主旨。并針對文章的內容、結構、語言、寫法等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并對作者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當老師講讀課文時,由于學生對文本基本了解,會很自然地進入主角,如一名演說家一樣侃侃而談。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說過:“不要教死知識,要授之以方法,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一定要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學,讓學生“學會、會學、想學”,讓學生養成習慣,不斷提高自學能力!
二、要明確學習任務,“精講”點撥到位
任何一項學習活動,都必須明確目標指向,這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前提。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之中,在小組合作之前要有研究性價值的問題,只有明確了方向,有了奮斗目標,才能為實現目標而努力。例如,學習《搭石》時,抓住文章的重點,結合課文最后一節:“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他們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你體會到了什么?課文哪些地方扣住這句話?學生勾畫、尋找。小組長負責,找句子談體會,懂得要為他人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學生并走進生活,尋找具有搭石精神的人。通過朗讀進一步感悟,由于學生體會到位,會帶著感情朗讀,可采用輪讀、指名讀、師生共讀、齊讀等,讓學生充分展現自我。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課堂上,學生對老師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教師眼中無學生,心中無學生,課堂信息反饋就等于零。”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思想、情感、心靈、智慧和知識的交流。例如,充滿激情的課堂,學生的思想才會積極,興趣才會高,效果也才會好。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的要求就體現在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上。教師要在“全體學生”身上做文章,每一個環節都要關注全體學生,要人人參與,人人發言,而不是只讓少數幾個學生發言。
在講《一夜的工作》中出示了自主學習問題:找出文中的“一夜的工作”和每個夜晚都是這樣工作的有什么聯系?因為第二個問題是全文的重點,因此,小組合作研討,并點撥梳理,同時采用“讀——畫——想——議——悟”等方法來自學。達爾文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學生一旦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也就具有了在知識的海洋中騰飛的翅膀,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如:講《電腦的住宅時》課文重點講電腦住宅的特點,為了突破重點,解決難點,以填表形式找出各個設施是如何工作的?有何功能的?學生輕松自如的抓住課文主線。
再如:學習《全神貫注》時,是這樣凸顯重點的:那些語句最能表現羅丹工作時全神貫注?四人為一組勾畫討論,抓住重點語句體會羅丹的特點。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從學習上、作業上舉例來感悟。根據學生的需要及時進行課堂教學的交換,不打斷學生的學習交流,要在學生遇到困及時地做出引導,應在歧義產生出引導;在疑惑不解處啟發;在重點突破處滲透。
不管怎樣的教都要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生,自己的課堂,每一節課都要對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個問題去引導。不是讓老師去解決去教,而是引導學生怎樣去思考,更好的去自學,要有“提升高度”“拓展寬度”“挖掘深度”的教學眼光和教學機智。
總之,構建語文的高效課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作為老師,在廣博精深的語言世界里,肩負著把自己手中的接力棒傳給學生的重任。構建語文高效課堂,路漫漫其修遠兮,哪怕是秉燭夜游,也要求索。作為教師,要有意識地“向后退”,讓學生進入班級工作的“前臺”,去迎接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瞬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