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呂靜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鎮道汊小學
摘 要:DIY教學理念融入美術教學課堂,是一種重要的實踐教學和理念創新,在近20年來得到了理論和實踐上的雙重驗證,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成績,在基礎教育的藝術設計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注入DIY,與“注重三維目標培養”的素質教育理念相吻合,并對實現小學美術課堂與傳統工藝的有效對接、傳承和發展我國傳統手工的工匠精神,具有深遠意義。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DIY
“DIY”是“Do It Yourself”的英文縮寫,字面上看DIY就是自己動手做。美術DIY也就是結合有關美術知識,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自己動手制作。在多年的美術教學中,我深刻地體會到:美術并非只是畫畫,這其中包括了其他許多方面。因此,根據兒童愛動手的心理特點,在美術教學中加入了手工制作的形式,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美術教學活動。在美術DIY的教學中,鼓勵學生運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進行DIY創作,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 DIY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1 膠畫
膠畫是以彩色畫膠為原料的一款DIY玩具,孩子可以選擇喜歡的圖案輪廓進行任意色彩的填充,然后進行簡單的烘烤就可以揭下來作為裝飾品或者玩具。膠畫簡單易學,能夠開發孩子的智力,提高他們對彩色的感知能力,通過選色和涂抹,可以制作出專屬于自己的平面圖像,而且制作完成后可以作為禮物贈送給老師、家長或朋友,比如作為手機貼貼在手機背面,會讓學生過把小藝術家的癮,產生創作的滿足感,自發地引導孩子去產生興趣,促進他們的再成長。
1.2 石繪
石繪是在石頭上用各種材質的涂料作畫,在近年來的小學美術教學中非常流行。石繪對空間造型和平面設計都有一定的鍛煉。首先,學生需要尋找自己喜歡的石頭,這些石頭具有獨特的造型、質感和紋理,學生根據石頭的造型和質感來想象如何為它披上美麗的彩妝。石繪藝術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當然這是對于優秀的石繪藝術品來說。對于學生的石繪作品,雖談不上較高的藝術價值,卻能夠讓學生親近自然、了解自然,把自己的想象力與周圍的世界建立聯系,并且重新認識自然的美和藝術的美,從觸感和想象由里到外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新力。
1.3 DIY彩繪
DIY彩繪是在陶瓷、石膏等特定模具上進行繪畫,也有3D手印彩繪,直接用手在墻壁或者大型模具上涂抹。彩繪的道具以石膏模具居多,造價比較低廉,石膏材質也容易上色。而陶瓷類通常在上色后需要二次加工,造價較高,并且材質易碎,不適合低年級同學進行課堂作業。以石膏DIY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彩繪為例,石膏模具造型各異,在沒有顏色的情況下是沒有生命、沒有情感的,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給模具以色彩和情緒,并且通過顏色的深淺來營造造型的層次和紋理,這要結合手指的觸感和對模具的空間感把握,這對單純的平面繪畫起到不一樣的效果。
1.4 數字油畫
數字油畫又叫做編碼油畫,設計者把每個顏色區域都劃分出來,然后給每個顏色編織數字,繪畫的人只需要把編碼好的顏料涂抹在相應的區域即可。油畫作為一種較高難度的繪畫藝術,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得以快速實現,并使人在短時間內體驗油畫作業的成就感。數字油畫不是簡單的對號入座,而是通過不同的力量、涂層厚度來產生不同的畫面美感,每一幅油畫在完成的時候都能讓學生收獲成就感,建立學生的自信心。
1.5 紙雕
紙雕又叫紙浮雕,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手工藝,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漢朝紙的發明及16世紀德國對紙的改良成果。紙雕是一種以紙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藝。所以紙雕DIY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要求很高,高年級的同學才能安全使用刀具來進行紙雕創作。同時,紙雕DIY對老師的要求也很高,要求老師要掌握不同的刀功技藝和復雜的粘糊工序,并且紙雕DIY工序繁復,要手把手培養孩子們的耐心,全程注入細心和關愛,培養學生合作和共享的能力。
1.6 紙藤花
紙藤花工藝源于日本,臺灣的紙藤工藝相結合,形成現在的紙藤花。紙藤花經臺灣人引進到祖國大陸,以精美時尚的外觀吸引著大家的目光,很多人看后都覺得不可思議,想不到這是用紙做的。紙藤花的原材料成本低廉,工序簡單、老幼咸宜,在制作過程中每一件紙藤花都是獨一無二的工藝品,在制作過程中可以得到無限樂趣,在做成后通過巧妙的褶皺工藝和顏色搭配,可以形成工藝精美、形象逼真的仿真花朵,作為禮物贈送或收藏,在藝術創作中注入了情感的體驗。
2 DIY在小學美術教學方法分析
2.1 DIY手工制作將教授繪畫技法和啟發想象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在美術教學中,向學生教授一定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發展和傳播美術文化是必須的。但是在美術教學中,更應該以美術為媒介,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審美能力,發展智力和創造力。在美術教學中,有不少老師或一味地啟發想象,過于偏重聯想;還有的老師只顧著繪畫技法的傳授,而忽略了想象在兒童美術中應有的位置和作用。長此以往,兒童畫題材要么枯燥無味,構圖形式教條、死板,失去童真。再者就是兒童雖然能夠聯想、想象,但想畫的內容卻畫不出來,即繪畫中常出現的眼高手低。通過一段時期的教學實踐,在美術教學中適當地運用了手工制作,將嫻熟的繪畫技法與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完美地結合起來,創作出了一幅幅充滿五彩繽紛、充滿童趣的繪畫作品,讓人感到充滿了生命力。記得在上完《吸引人的招貼畫》一課后,孩子們對這種手工加繪畫的方式很感興趣,他們可以克服時間不足的障礙,很好的一起合作完成這些作品,這讓我感動。
2.2 DIY手工制作能開發多種教學方法,變廢為寶
在美術DIY的教學中,我會嘗試教授學生利用粘貼法、造型法、剪刻法、撕紙法、拓印法等技法去表現畫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利用廢舊物制作藝術形象的過程,可以將學生的思維擴展到各個領域,既能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又可通過便廢舊物為藝術形象的練習,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創造力,在拼拼、擺擺、看看、想象中得到最佳發揮。在《實物聯想》一課中,我沒有讓孩子事先去準備材料,希望鼓勵學生在身邊尋找一些材料進行聯想與創作。
參考文獻:
[1]謝佳耘.DIY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美與時代旬刊,2016.
[2]邱菊.小學美術DIY教學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4.
[3]沈燁華.在小學美術教育實踐中注入“美”的活力[J].畫刊:學校藝術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