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傳標
摘 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各種現代化的教學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多媒體教學以其圖文并茂,情、色、聲、意俱在的新穎性、直觀性、趣味性、實用性的特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細胞,大大優化了我們的教學過程,備受老師們的歡迎。在小學的作文教學中,多媒體教學的運用,使得原本枯燥平淡的作文課堂煥發出盎然的生機。實踐證明,把現代多媒體教學引入作文課堂教學中,彌補了傳統作文教學的拘謹與低效,增加課堂容量,提高表達能力,增強學生信心,優化我們的課堂教學,大大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是現代化教學必不可少的一種輔助手段。我們有理由相信,先進的現代化教學技術必將融入到我們教學的每一個角落,成為深受老師們喜歡的教學好伙伴!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作文教學;提高效率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實現現代化教學的重要技術手段,它包括錄音機、攝影機、投影機、多媒體等在教學中的應用。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倍受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睞,而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多媒體教學有許多顯著的優勢,圖文、聲形并貌,傳播知識快捷、準確,使教學氣氛活躍有趣,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較短時間內就能調動起來。下面就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課中的應用,談一點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引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直接推動小學生作文的強大內動力,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必須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小學生的心理具有喜新好奇的特點,如果教師單憑一支粉筆、一張嘴是不能引起小學生興趣的。只有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才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可以運用投影、幻燈、電視、錄像等媒體展現一些與寫作有關的內容,創設一個寫作的情境。由于這些媒體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可以將圖像、文字和聲音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提供了具體可感的形象,調動了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五彩繽紛的熒屏,不斷變化的生動豐富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旁白,悅耳動聽的音樂增添了作文教學的魅力,可以喚起小學生的好奇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開拓他們的視野,引發他們的思維,促使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卸下害怕寫作文的心理負擔。
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寫作靈感
1.想象力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沒有想象力的作文是沒有生氣的。小學生的作文源泉在于生活,但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周圍的生活注意不夠、更不要說能抓住生活中的本質了。首先使用電教媒體,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的想象。如在寫作文之前播放一些取自生活、經過編輯加工的錄像片,創造一個情境。通過豐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畫面,優美的音樂語言來有效地烘托氣氛、反映生活、再現生活。學生邊聽邊看邊想,開拓他們的作文思路引發他們的聯想,一步一步深入想象,該事物的來龍去脈、人物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最后寫作就水到渠成了。例如,讓學生觀看錄像《第一次洗碗》時,可以讓學生思考這樣幾個問題:“小主人公連續摔壞兩個碗后會怎么想?”“你在家里有過一次學洗碗的經歷嗎?”,“你是怎么洗碗的?”“碗摔碎之后你會怎么想怎么做?”等。由于錄像片中的內容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能夠觸發學生的內心感受,使學生加深第畫面內在實質的理解,從而誘發他們的想象。
其次,通過細致觀察,促進學生的想象。小學生對事物的觀察常常是流于表面,而寫作文需要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能力,要仔細地看,有目的地看。電教媒體可以把要描述的事物完全展現在學生面前,還可以用影視特有的手段:定格、放大、換角度等讓學生看得更細致,觀察得更有條理。這樣學生就能很容易學會按一定時間順序或空間順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觀察,從而進一步開展敘述,促進他們的想象。比如要寫“花”,可以先讓學生看一段有關“花”的錄像片,然后他們就可按照花的枝、葉、花、果等順序來描寫。如要寫“公園一角”學生可以按照游覽的順序來描述沿途所見景物,遠近結合,動靜對比。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抓住事物特點;展開聯想,從而領悟到,“什么該寫”、“什么樣的想象合理”等。
2.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熟視無睹,平時他們又缺乏觀察生活的能力,再加上生活經歷有限,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就平淡無味,言之無物了。而如果在作文課中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克服小學生觀察的局限性,挖掘他們平時視而不見的生活內容,加以有序化后再呈現出來,為學生提供生動豐富的感情信息,它就能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擴大視野,積累素材,并能跨越時空,隨時隨地地再現多種風俗畫面和風景畫面,從人生百態到自然萬象,無所不包。它既可以顯示靜止的畫面,又可以顯示動態的過程,還可以第一個漫長緩慢的變化過程進行濃縮。它形象地揭示:你是否有過相同或相似的審美經驗和生活經歷呢?這些被忽略的司空見慣的東西都是可以運用的寫作素材。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細致、全面地收集所需要的素材。
三、利用多教媒體優化習作評價方式
將現代信息技術引入作文教學,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傳統作文教學評價方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交互功能,我們可以幫助學生發現自己作文中的優點與不足,可以把典型的詞、句、段展現給學生,培養他們基本的修改能力,評改過程中展示了修改的每一步驟,使學生不僅對正誤了然于胸,且“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修改后,還可把預先保存的原文和修改稿進行比較對照,使學生自已領悟出修改的好處,培養了學生自改作文的興趣和能力。當然,教師可以通過發送聲音、圖像、短信等形式,及時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讓學生隨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學生存在的問題,要巧妙地提出建議,不能大面積地否定學生的習作,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寫作興趣。
總之,多媒體與作文教學的整合為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它優化了課堂環境,也改變了教學模式,豐富了教學內容,培養了寫作能力。應用電教技術指導學生作文的好處不勝枚舉,在多媒體的環境中引導學生作文既切合時代要求又充分發揮了學生在作文中的主體性,是作文教學的必然趨勢。現代電教技術與小學作文相結合,猶如給作文教學添上強勁的雙翼,使學生能在作文的領空自由快樂地翱翔。
參考文獻:
[1]張盛開.淺議作文教學中的選材問題[J].學周刊,2011(18).
[2]陳波.引領學生走好自己的作文之路[J].應用寫作,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