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燕
【摘 要】近年來就業形勢越發嚴峻,社會就業的需求量與畢業生的供給量嚴重失調。在殘酷的競爭中,高職院校大學生遭遇就業挫折后可能會出現各種就業挫折心理,本文在了解和分析大學生就業挫折現狀、就業挫折心理的表現的基礎上對就業挫折進行歸因,并在此基礎上從心理輔導的角度提出大學生就業挫折心理的調試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挫折心理;調適
一、現狀的分析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出現了大學畢業生供遠遠大于求的現象。而高職院校大學生由于專業化和職業化,相對來說就業情況良好,但是由于自身期望值過高,而專業技巧能力的不足與社會需求嚴重脫鉤,因此導致了他們內心的失落與不滿,對自身職業前景抱不樂觀的態度。
中國社會調查表明,75%的大學生認為壓力主要來源于社會就業;50%的大學生對于自己畢業后的發展前途沒有目標;41.7%的大學生表示壓力來源于自身期望(覃紹嬌、張慶林.2013)。在殘酷的就業競爭中,如果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遇到就業挫折,可能會嚴重地影響到他們的自信心,產生就業挫折心理,從而對他們的順利就業產生重要的影響。大學生就業挫折是指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無法克服或自以為無法克服的障礙或干擾,使其要或動機不能得到滿足時而產生的一種緊張情緒反應、情緒體驗,它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吳遠,施春華,1999)。因此,本文研究把大學生就業挫折心理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的就業挫折心理表現、挫折心理的應對方式以及就業挫折的歸因等,并在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希望有助于大學生調節就業壓力,進而為大學生的成功就業提供幫助。
二、大學畢業生就業挫折心理概述
(一) 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挫折心理的表現
大部分研究結果表明,大學生就業受挫后的心理
反應復雜多樣,歸納起來分為三大類:
1. 產生焦慮、抑郁、恐懼等情緒障礙;
2 .產生自卑、嫉妒、絕望等認知障礙;
3.產生沖動、退縮等意志障礙。
(二)大學畢業生就業挫折應對心理、行為特征
大學畢業生在遭遇就業挫折以后,其心理、行為會出現兩種特征:情緒消極、逃避抱怨;接受現實、尋求幫助。而接受現實、尋求幫助這一特征是最突出的。 而且通過對不同性別大學生就業挫折應對特征方面的訪談,發現男大學生普遍認為,面對就業過程中出現的挫折,應該要接受、正視問題并積極尋求幫助。而女大學生多數也會接受現實,但也有一部分因此出現情緒消極、逃避抱怨的特征。我國學者李偉等(2002)通過研究發現,男生比女生更傾向于解決問題的應對策略,女生除了采取有效策略積極解決問題外,還注重從他人那里獲得情感支持來調節情境帶來的負面情緒。
(三)大學畢業生就業挫折歸因
不同性別大學畢業生在就業挫折歸因方面存在不同的觀點,男大學生認為除個人綜合素質外,招聘需求以及求職準備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而女大學畢業生則認為社會關系和就業歧視以及招聘需求是更重要的影響因素。覃紹嬌、張慶林(2003)
不同生源大學畢業生在進行就業挫折歸因時同樣有差異。無論是來自城市還是來自農村,大學生都普遍認為個人綜合素質是導致自己遭遇就業挫折的首要原因。但在求職準備上,農村大學畢業生比城市大學畢業生更少將就業挫折歸因自身的求職準備。
而有無社會實踐經驗的大學畢業生在就業挫折歸因上有不同的看法,相比較而言,有社會實踐經驗的大學畢業生更傾向將就業挫折歸因于學校的就業指導欠缺、政府對大學生就業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等。覃紹嬌、張慶林(2003)
三、大學畢業生就業挫折心理的調節適應策略
(一)對就業挫折有正確認知
挫折有積極和消極兩方面的作用,積極地應對挫折會成為人繼續前進的動力。正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大學生應該認識到經歷挫折后如何總結經驗教訓,積極面對下一次就業機會,才是最重要的。
(二)調整就業期望
大多數大學生都把就業定位在城市,而且要求高薪的機關事業單位,這種高期望必然會導致大部分學生求職失敗。高職院校大學生更是憑借一定的技能,一心只想就業到大公司或者知名企事業單位,不愿意去車間基層鍛煉。李志(2007)對750名大學生擇業標準的調查研究顯示,大學生關注的前5位要素依次是工資待遇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能提供較好的受教育機會、工作環境舒適、工作穩定有保障。因此大學生要調整就業期望從傳統的“計劃觀念”向現代的“市場觀念”轉變(戴伶俐,2006)。而高校就業指導或心理輔導工作也要幫助畢業生及時調整心態,轉變觀念,拋棄原有的就業觀念,從實際出發,從普通工作做起,才能減少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挫折,并實現順利就業。
(三)積極尋求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是就業過程中增強挫折容忍力的有力武器,在同樣的就業挫折情境下,有較多社會支持的大學生,受到的挫折傷害較小,解決問題的策略較多且速度快。所以,家長對子女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和理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念,減輕他們的就業壓力(李丹,2009)。此外,學校還可以通過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讓大學生之間相互提供心理支持。
(四)建立積極的心理防御機制
大學生要盡量轉移自己的消極情緒,對自己的情緒給以客觀評價。如可以通過自我言語的“自嘲”方式宣泄出來,或者通過書信等方式進行自我傾訴,鼓勵學生把內心煩惱向輔導老師傾訴,并給予保密和安慰,或者引導學生把不快的情緒發泄到有益的活動上來,如唱歌或加大體育運動等(劉志達,林嵐,2005)。學校心理輔導中也要給予學生積極鼓勵性暗示,減輕學生挫折壓力。
(五) 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一般認為,實踐經驗豐富、綜合素質高的大學生能比較準確地分析挫折產生的原因,應對就業挫折時更加成熟。因此,大學生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覃紹嬌、張慶林(2003)
最后,學校應當重視大學生心理咨詢和輔導機構的作用,開展專門針對大學生就業心理的一系列輔導活動,讓大學生在找工作前就有應對就業挫折的心理準備,在遭遇就業挫折后能及時得到心理援助。系統持久且有效的心理輔導工作必定對大學生就業挫折心理的調試會起到重要作用。
四、結語
就業挫折心理是由諸多因素引起的,如果不能及時地得到引導,不僅會影響到大學生的生活和發展及其順利就業,還將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改變此種現狀,社會、學校、家庭都應該給予學生相應的支持與幫助 ,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大學生本身要積極調整心態,設置合理的心理期望值,提高專業技能,以適應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覃紹嬌、張慶林.大學生就業挫折心理與調適策略的研究[J].西南大學心理學部2013.10.122.
[2]敖曉妍. 高校畢業生就業心理挫折現象及其輔導模式[J]. 江西社會科學(2003), 9期, 243.
[3]戴伶俐. 大學生就業挫折心理分析及對策[J].溫州醫學院學報(2006), 2期, 188.
[4]李丹 高校就業壓力下高校畢業生就業挫折應對特征的實證研究[D]. 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重慶. (2009).
[5]李偉, 陶沙 大學生應對策略的特點及其社會支持水平關系的研究[J]. 心理發展與教育(2002)., 3期, 68-73.
[6]劉志達, 林嵐. 大學畢業生就業挫折心理及調適[J]. 教書育人(2005).23期, 26.
基金項目: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教改課題(XJKT2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