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宣杰
【關鍵詞】核心素養;校園管理;個性發展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26-0051-01
筆者認為在核心素養浪潮的當下,學校首先應該做的是將“核心素養”這個廣泛的概念校本化。所謂校本化就是學校根據自己本身發展的特點去結合新興概念,創新學校管理模式。核心素養落地應堅持四個“轉變”:
一、從重視共性發展轉變為關注個性發展
學校應該拿捏好常規管理與學生個性發展之間的平衡關系,并根據該平衡點去革新校園管理。從死板管理轉變成開放式教學,給予學生個性發展的環境,而不是單單以學習優異為目的。學校也應該將學生從教室里解放出來,適當舉辦校園活動,如拔河比賽、演講比賽、校園春秋季運動會等。同時,學校讓學生在運動會等競賽中去發展自己的個性及特長,就會發現有的學生善于宣傳,有的則善于設計班級的班牌、橫幅,還有的學生體育競技能力較強等。除了定期開展校園活動外,校方還可以給每個班級設置班級展示角落,讓學生利用黑板報,宣傳墻等去展示自己的個性與風采。
二、從管理學生轉變為規劃學生
小學是學生個體樹立品行習慣的重要階段,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校方總是出臺各種各樣的管理辦法去管制學生,比如《學生校園文明著裝要求》《校園文明用語規范》《小學生日常行為禮儀規范》,等等。而在核心素養觀照下,學校管理必須從事無巨細的管理學生轉變為科學地規劃學生,培育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學校定期舉辦禮儀規范文化節,將日常“馴化”變成學生愿意接受的體驗、創造,讓規范在文化浸潤中萌芽,從理想的教育規劃中,看到的是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從單一教學轉變為多樣教學
核心素養體系明確指出,小學教學模式必須包含啟發性教學、探索性教學、全面參與性教學與親自實踐性教學,要在保證按時完成課程大綱的教學目標下,為學生創造獨立思考、合作學習、敢于創新的學習氛圍。比如,小學語文課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方式學習;數學課則可以模擬生活實際,從實踐中學習;其他學科也均可以采用“角色互換”“情境營造”等多樣教學模式。總之,將單一的教學模式革新成多樣高效的教學模式,其優點就是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從關注成績轉變為重視綜合素養
以往,我們都認為只有考試成績才能決定學生的未來。在“核心素養”概念中對培養藝術審美、體格健康這兩點要素也是有明晰表述,學校應該在保證學生應有的學習時間下,適當加大美術、音樂、體育等學科的重要性,并定期為學生舉辦藝術展,讓學生在展示自己的美術作品,音樂演奏等中發揮其個性。除此之外,小學思想品德課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積極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之一,學校也應該注重思想品德課程,要嚴格精挑專業的思想品德教師,增加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性。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市馬陵山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