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初教師的專業發展事關區域教育事業的未來,職初教師的培養需要遵循“卷入式”的教師主觀能動的理念,需要整體地規劃設計培訓內容,需要科學有序的過程管理。本文從“理論”“理念”“設計”“實效”四個方面闡述有關區域性職初教師培養培訓的管理經驗。
【關鍵詞】職初教師;卷入式;啟航工程;創新實踐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26-0056-03
【作者簡介】吳靜,南京市雨花臺區教師發展中心(南京,210000)培訓處副主任,一級教師。
近年來,職初教師的專業發展受到進一步關注和研究,職初教師培訓中的問題集中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培訓理念相對落后;二是培訓內容缺乏整體性;三是培訓管理缺乏科學性;四是培訓活動缺乏實效性。南京市雨花臺區教師發展中心經過近四年的實踐與研究,為區域職初教師量身打造了《雨花臺區職初教師“卷入式”啟航工程的創新實踐》實施方案。方案以“卷入式”為培訓理念,以區域性為組織單位,以啟航工程項目為抓手,大膽實踐與創新,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形成了區域教師培養的品牌,促進了區域職初教師的專業發展。
一、秉承先進理論,激發職初教師內在主觀能動
南京市雨花臺區職初教師“卷入式”啟航工程的實施,秉承草根教育理論、主體性教育理論、田野研究理念,喚醒教師自主發展動力,解決職初教師專業發展中的自我因素。草根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平凡而富有生命力。職初教師的發展應該扎根于雨花的區域特點,全員參與,固本強基。主體性教育理念,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主觀能動性,讓教師有選擇、能自主、可創新,發揮職初教師的主體性,激發其內動力,形成穩定、健康的心理品質,從而主動參與、主動發展。田野研究理念其真正的含義是指真實的、本來的、甚至是原始的;是開放的、豐富的,甚至是完全敞開的,因而“田野研究”是實打實的。只有在“田野”里,才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產生研究的激情,獲取原始而真實的信息。職初教師的培訓應該是原生態的“練兵場”,要能突破“瓶頸”,真正解決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問題。
二、滲透“卷入”理念,形成區域專項特色課程
(一)創造性實施南京市讀本課程
南京市編撰了兩本讀本作為所有區縣職初教師培訓的藍本,一本是《職初教師,從這里起步》,另一本是《職初教師,就這樣起步》。我們將《職初教師,從這里起步》作為區本課程的藍本,將《職初教師,就這樣起步》作為校本研修和教師自我研修的指導手冊。兩本讀本的內容包含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兩條腿:一條腿是“師德”,一條腿是“師能”。但是,如何使讀本內容落地生根呢?我們采用了多種研修方式,比如通過“先學后培”“互助學習”“自主研修”“分享交流”等活動形式將學員卷入其中。如信息技術的培訓,采取的是三步學習法:第一步是教師網上自學;第二步是現場學習、答疑解惑;第三步是提交個人作品,教師點評。又如師德專題培訓,采用是全區職初教師“啟航杯”師德辯論大賽的形式,在全區教師中征集辯題,在職初教師中招募辯手,讓職初教師在辯論中提高師德認知、理清師德底線、分析師德現場,在辯論中成長。再如教學設計專題培訓,采用的是脫離網絡和教輔資料的“獨立備課”研修模式,即讓教師經歷“體驗—概念—實踐”三個階段,從而在“三段研修”中階梯式成長。
(二)打造區域性“卷入式”活動課程
“卷入”即吸引進去,可以理解為對某個活動、某個事物與自己的關系或重要性的主觀體驗狀態。我們用“卷入”來描述教師與培訓體系之間的關系,是指在活動中,可以使職初教師基于個體自我發展的需要,自發地卷入培訓活動之中。“卷入式”可以發揮個體自我意識的能動性,個體能根據社會或他人的評價、態度和自己實踐所反饋的信息來調控自己的心理和行為,發揮導向、激勵、自我控制、內省調節等功能。第一類是打造“啟航杯”系列活動,如職初教師專項教育案例評比與修訂指導活動。第二類是打造自主研修菜單式課程,生活類的茶藝、養生、插花,專業類的工作經驗分享活動,菜單式課程由職初教師參與設計、選擇課程,甚至作為講壇主講人。第三類是打造以班級為組織單位的“團隊分享”活動,如“世界咖啡深度匯談”、戶外拓展活動等。在活動中,教師可以得到集體的力量,獲得抱團式發展。除此之外,職初教師還有機會親自參與項目活動和班級活動的籌劃、建議、組織、安排,并可以在一些課程中,自己為自己設計培訓課程,不僅“卷入”培訓活動,還能“深入”培訓管理。
(三)構建啟航工程多元化評價體系
一是中心課程評價。啟航工程職初教師的培訓課程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有著完整的評價修訂機制,針對讀本課程實施調查反饋情況,調整課程計劃和內容;針對“啟航杯”活動的組織效果,調整活動主題、內容與組織方式。以此保持職初教師課程先進性、科學性。二是學校管理評價。職初教師基層學校的管理情況,直接影響啟航工程的實施效果。南京市雨花區教師發展中心將職初教師的管理納入校本研修的績效考核管理工作,建有完整的專項考核,包含制度建立、過程管理、管理績效等內容。三是教師個體的發展性評價。職初教師專業成長建有完整的網絡體系、學時認定平臺,每學年度進行優秀學員的評比,優秀率占班級總人數的20%。評價內容涵蓋反應教師專業發展的教研、科研、信息技術等。“優秀學員”在“區教壇新秀”“區優青”的評比中可獲得加分。多元的評價體系,科學地評價了職初教師的專業發展狀態。
三、整體思考設計,打造區域性啟航工程
(一)實施方式——完善機制,科學管理
1.精心設計啟航工程。“主題引領,項目驅動”是南京市雨花臺區教師發展中心的工作模式。在啟航工程的項目工作運作中,集中了區域四位一體的功能優勢,融合了區域、學校、基地等集體的力量。在研究與深化區域和學校導師制指導工作方式的基礎上,逐步推進基層校本研修工作中對職初教師的專項管理,確保管理機制落地生根,從而,形成了分層管理、行政管理、數字化管理、學術管理等良好的制度管理機制。
2.細心安排系統研修。五年的職初教師按照自然年度編班,每年度完成規定學時量的學習與活動。區教師發展中心為每個班級遴選了優秀班主任,班主任連續五年帶班。區教師發展中心設有專門的項目負責人,建有《啟航工程班主任職責》《啟航工程班主任考核制度》,由班主任、班委會負責班級的學員管理、課程計劃、會務管理、新聞發布、效果調查、數字平臺管理等,由教師發展中心培訓處負責班主任的年度考核。同時,區教師發展中心還建有《啟航工程學員守則》《啟航工程職初教師參訓情況調查問卷》,定期進行調查分析與研究,并有相應措施跟進,學時管理平臺按時錄入。
3.用心組織“職初考核”。區域建有完善的職初教師專業發展研修的考核方案,根據不同目的,考核評價可分為兩類:一是形成性評價;二是總結性評價。0~4年的職初教師,采用的是形成性評價,主要特點為“前瞻式”。它的作用是確定學習效果,目的是改進學習過程,調整培訓方案。評價的重點是過程,“分數解釋”憑借當年的“目標參照”,實施時間在每年6月。滿5年的職初教師采用主要特點為“回顧式”的總結性評價。它的作用是評定學業成績,目的是確定職初教師已經達到的水平,預言在后續培訓過程中成功的可能性。評價重點在結果,評價手段是考試。考試的內容有筆試和競賽,“分數解釋”根據“常模參照”,實施時間在每年10、11月。滿5年的教師在總結性考核的同時回應了南京市滿五年職初教師的統一考核要求。
(二)實施程序——分層推進,三步落地
1.區域引領。南京市雨花區教師發展中心認真研究國家、省市級教師培訓的文件精神,明確學時量的分配,拿出具體方案、做好工作動員、搭好活動平臺,率先垂范引領,并做好后續管理與支持工作,使職初教師的研修工作穩步推進。雨花區教師發展中心培訓處會定期召開相關會議,布置與研討,以求保持職初教師培養的先進性、持續性。
2.學校執行。在區域工作要求中,學校做什么和怎么做以文字形式將“學時”“內容”“發展檔案”和“請假規定”作出具體要求,并給予支持與指導,形成良好的運行機制。職初教師的培養,已經納入對學校校本研修的考評。因工作效果突出,這項工作已經得到全區基層學校的有力支持和廣泛推廣。
3.教師“卷入”。啟航工程是職初教師的培養工程,職初教師是活動的主體。無論是教師的“被卷入”,還是“自我卷入”,其核心是個體自主行為,是基于個體自我發展需要的“卷入”。教師在“卷入”中開悟,在“卷入”中提升。“卷入”的核心是教師的成長與發展。實實在在的專業成長,使得職初教師對未來的專業發展充滿信心。
(三)實施機理——研究實踐,創新創優
1.“外部控制”與“內部激發”有機整合。
啟航工程職初教師培訓包含“讀本”課程和“卷入”課程,讀本課程是通過外部控制促進職初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卷入”課程由是內部激發的促進職初教師綜合能力提升的課程與活動。外部控制與內部激發,是“卷入”與“被卷入”的有機整合,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有機因素的有效結合、科學結合。
2.“全員卷入”與“全程卷入”有效互動。
職初教師工作的前五年屬于職業的關鍵時期。啟航工程的實施對象是職初五年的教師,五年全部學完,五年全程管理。區域與學校聯動,“全員卷入”與“全程卷入”有效作用,這是區域性“主題引領,項目驅動”工作模式的優勢體現。
3.“職初教育”與“終身教育”有機連接。
教師的“職初教育”是指職初教師前5年的教育與培訓,主要要求是“站穩課堂”與“帶好班級”,從教育和教學的角度進行職后培訓。但是,“職初教育”又要與“終身教育”有機相連。所以,我們主張夯實基礎,發展能力,創新創優,持續發展。
四、突出實效功能,促進職初教師專業發展
1.人本性。《區域性職初教師“卷入式”啟航工程》其含義是尊重職初教師作為“人”的、個體的、真實的、本來的、原始的發展愿望,它是開放的,也是豐富的,是實打實的。讓教師個體在“田野”里呼吸新鮮的“空氣”,獲取原始而真實的內在動力,是盡力用教師自我發展的本能來喚醒教師個人的智慧。
2.可行性。《區域性職初教師“卷入式”啟航工程》具有可行性。在對大量的可靠來源的文獻材料研究之后,我們認為,“卷入式”培訓的實驗成果是可靠的,效果是明顯的,《區域性職初教師“卷入式”啟航工程》的設計、組織、程序具有成功完成的可行性。
3.可操作性。《區域性職初教師“卷入式”啟航工程》是具有操作性的。啟航工程的組織管理程序和方法是根據目標來制訂核實的實施方案,按照目標設定,執行課程安排,其可操作性是經過驗證,可以復制。五個班級方案同時執行,實施效果第二年便可重新驗證與修訂。經驗可以積累,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4.實效性。《區域性職初教師“卷入式”啟航工程》是具有實效性的。啟航工程的課程設置既有讀本課程,也有“卷入”課程。啟航工程的組織管理既注重整體,又關照個性。有實效,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