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婷
摘 要:閱讀教學是初中生學習英語的一種重要手段,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任務型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讓他們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充分達到教學目的。所以在進行教學時應用任務型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口語應用的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任務型教學;任務型閱讀
閱讀教學是初中生學習英語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它能幫助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學時應用閱讀型教學,不僅能達到任務目的,還能讓學生享受其中。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地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任務型教學,這樣不僅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還有利于學生口語技能的提高。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所以將會以我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和對新課程標準下教材的了解,談一談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被廣泛運用的任務型教學。
一、任務型教學的基本理論
學習英語就是要學會應用英語,不然費盡心思學來有什么用。教師在課堂上就是要把教材上的理論知識變成學生能夠運用的東西。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制定一些具體、可行的活動,讓學生能夠應用英語,加強學生對英語的學習,以此達到教學目的。有人說任務是有結構的,它由目標、輸入、活動、角色和環境組成。所以教師要想在任務型語言教學中制定一些活動的話,就必須先設定出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明確性目標,同時要勾勒出一個有梯度性的活動骨架。當然作為在課堂教學中的一個活動,它的任務重點就是要讓學生融入活動中,并在其中游戲與學習,但是如果是學習意義不大的活動、偏離教學目的的活動,就沒有開展的必要了。此外,活動的起點是要與現實相聯系,要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習經驗和社交能力來取材,這樣就能引起學生產生共鳴,從而激勵學生參與活動。例如,可以組織周末英語興趣小組,讓學生利用周末的時間去戶外與其他人進行英語交流,有條件的話可以去外國人比較多的地方,直接和外國人進行交流,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任務型教學的作用
閱讀是一種傳統的學習方式,在這種傳統的學習方式中,學生喜歡邊閱讀邊聽教師講解,但這樣的閱讀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既是知識的接受者,又都是活動的參與者。為了完成教師制定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應用聽說讀寫,就要求他們要充分發揮主動性和創新力,培養自己的交際能力,開拓自己的交際空間。比如,教師應該積極研究如何制定適合的活動,以學生的學習目標和知識能力為準則,制定出實用性強、可操作性的語言活動,還要為學生提供一些多媒體工具,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參與和實踐發現自己的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學生在活動的驅使下就會主動運用工具獲取知識。所以在完成活動的過程中尋找、傳遞和交換信息都能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學生雖然有自由的發揮空間,但是不同的語言,它的信息攝取量、知識結構不同,這樣會導致教學方式不同,所以教師要合理應用任務型閱讀在教學中的作用。
三、制定任務型閱讀的步驟
任務型閱讀教學是以學習知識為主,在教師給予學生建議下進行的一種閱讀教學。它的教學課堂結構具有很鮮明的特征,即動態感,學習與閱讀既可以看做是兩個個體,也能看做是一個個體,但通常認為是一個組合體。學生不管在哪個環節、以哪種方式參與一項有目的性的活動,只要學習了就是成功的,因為課堂教學是否成功,主要取決于課堂活動是否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這也就需要教師認真對待任務型閱讀教學。制定任務型閱讀活動主要有下面幾個要求:
1.有明確的目的
教師在制訂一個計劃或者活動時都必須有明確的目的,而且還要及時明白地通知學生要進行什么活動,對學生有什么用處。例如,教師說:“We will go tothe hospital tocheck our body tomorrow.”說是明天教師要帶學生去醫院,為了讓學生進行體檢,教師還可制定出更多的活動方案。
2.貼近學生的生活
制定的活動必須是真的,貼近現實的,這樣英語活動才能對現實生活起作用。也只有在學生接觸到熟悉場景的活動時,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這個活動,教學知識才容易被學生吸收。
3.使用語言來應用信息
在英語閱讀型教學中,學生要學習、理解英語知識,通過一些交流、運用語言的活動來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能力。而且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在活動中給學生提供一些語言應用建議,還要讓學生及時得到要完成活動的知識,在他們進行活動之前就給學生這些知識提示,以確保學生能順利使用交際語言完成活動。
任務型閱讀是一種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好手段。據我對這幾年任務型教學的了解,學生在進行任務型閱讀課時,并沒有自覺地查閱相關資料或上網查找相關信息,這對英語教學是不利的,因為假如學生都自覺地通過閱讀尋找信息、尋找答案,英語教學的目的就達到了。而且任務型閱讀有助于學生思維的開拓,還能提高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更能培養學生對學習的喜愛。
參考文獻:
孫海燕.基于語料庫的學生英語形容詞搭配語義特征探究[J].現代外語,2004(11):410-418.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