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錕
摘 要:物理是初中生學習的重要科目之一,難度較大。尤其是電路圖知識,既是必考點又是教學重難點。對初中物理電路圖知識的教學進行了分析,從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初中物理教師如何降低電路圖知識的難度,提高課堂的效率,從而幫助學生完全掌握電路圖知識。
關鍵詞:電學;電路圖;實踐教學
電學是初中物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和抽象性。而其中的電路圖知識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要求較高。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逐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鑒于此,為了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教師應當重視轉變教學理念,采用合理的措施優化電路圖知識課堂。
一、鞏固學生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拓寬學生知識面的關鍵。但是實際情況是很多學生在學習物理時并不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經常會出現理解錯誤、概念混淆的現象。尤其是在繪制電路圖之時無法分辨串并聯關系。為此,教師在電路圖知識的教學過程中要重視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以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比如說就短路概念,為了讓學生能夠從電路圖中判斷短路現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就習題進行詳細分析,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理解短路的含義。通常短路包括局部短路和整體短路兩種情況。局部短路并不影響整體電路的工作。之后再進行例題的分析。如下圖1和圖2。圖1屬于整體短路現象,圖2屬于局部短路現象。在圖1中,三個燈處于并聯狀態,如果開關S閉合,電流不會經過燈。而在圖2中,燈處于串聯狀態,如果開關S閉合,則燈L1會被短路。整個電路中相當于只存在一個燈L2。這樣通過分析,就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基本的短路知識。另外,教師也可以將有關基礎知識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梳理清單元知識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建立起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以便在進行電路圖分析和繪制時能夠很快聯想起相關基礎知識點,從而達到提高電路圖知識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
物理知識本身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力要求較高,更何況電路圖知識主要是以圖形為載體,傳達基本物理知識。雖然形象的,但是從圖形轉變為語言仍然具有一定的難度。鑒于此,初中物理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訓練,從而促使學生更加準確地掌握電路圖知識。
比如說對于串并聯電路圖來說,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串聯知識和并聯知識,而如果是串并聯綜合的電路圖會大大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鑒于此,物理教師就可以開展專項的電路圖分析和思維訓練。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簡單的電路圖,并分析其中燈泡和開關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而后再改變燈泡和開關位置,整體改變電路的串并聯關系,讓學生進行分析。另外,教師還可以開展有序的連圖訓練,將實物簡單地擺放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連圖,而后再改變其中的燈泡、開關位置,繼續引導學生思考進行連圖。或者是教師指定一根已經連好的電路圖,讓學生進行其他的電路圖連接。無論是哪種形式,都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訓練,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由此可見,在電路圖知識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重視結合新穎的教學方法,達到這一目標,并最終促進學生的學習,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重視實踐教學
在學生的學習中,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學習現象,稱之為眼高手低。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主要是在課堂的學習中,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多數學生會認為自己已經理解。但是當遇到實際的問題時,學生在解題時機會不知從何下手。同樣的道理,在電路圖知識教學中,物理教師也應當重視給予學生足夠的實踐機會,從而使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用于實踐。
比如說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開放性的電路圖連線習題。如給學生兩組實驗:第一組是一個電源、一個開關、兩個燈泡、導線若干。第二組是:一個電源、兩個開關、兩個燈泡、導線若干。這樣學生就可以充分結合自身的實踐知識進行訓練。當然,學生有可能會設置相同的電路,教師要注重及時給予學生評價,鼓勵學生,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總的來說,通過這種開放性的實踐教學既能發散學生思維,又能使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獲得成就感,這對于提高學生對電路圖知識的掌握能力十分重要。由此可見,教師要重視結合教材和教學,開展能夠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活動,以真正提高電路圖知識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的學習。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電路圖知識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從鞏固學生基礎知識、加強學生思維訓練、重視實踐教學三個方面入手,著重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這不僅是我國新課改深入推行的必然結果,也是我國初中物理教學體系不斷完善的客觀需求。
參考文獻:
[1]郁美華.初中電路圖相關知識的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5.
[2]黃吉豪.解初中物理電路圖的教學探討[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三卷)[C],2012:3.
[3]劉娜.初中物理電路圖部分教學的一點想法[J].新課程學習(中),2014(4):127.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