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偉
摘要: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有效性缺失嚴重抑制了課堂教學功能的整體實現。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講得口干舌燥、精疲力竭,學生在課堂上聽得頭暈腦脹、昏昏欲睡,這樣的教學表面上看,占滿了課堂教學的所有時間,教師也感到盡心盡力了,但從學生學習的效能來看,這樣的教學恰恰是低效教學。作為有效教學,就必須把學生的進步與發展作為教學的首要目標,以關注教學效益與質量的方法,要求教師把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統一起來。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初探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初中物理課的程結構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對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地位有了新的認識,活躍了課堂氣氛。但很多教師的課堂教學只是在形式上進行了改革,學生們在課堂學習活動中的主人公地位并沒有真正的得到落實,并不能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因此,要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同時還必須對學生的學習規律進行深入的研究。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優化課堂教學
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使學生獲得積極的生活體驗和生活態度,從而影響學生的整個人生。1.平等對話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教師在平時教育學生時要把他們視為自己的孩子,俯下身聆聽他們的心聲。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的思想與成年人有很大差別,與學生交談時不能高高在上,使學生感到遙不可及,要給學生以平等對話的機會,每個星期安排一定的時間,找不同的學生了解教學情況,以便及時糾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2.良好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去調控。教學中,當學生與教師相處特別融洽時,學生就會學得很愉快,教師就會覺得教得很輕松;當學生不喜歡這個教師時,會影響整個班級。因此,教師在教學的同時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情感動態,要調動學生的情感使他們喜歡自己的課,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注意的基礎,求知的動力,是最好的老師。要激發初中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興趣,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主導作用,創造學生積極參與的活動氛圍,留給學生廣闊的活動與實踐空間,使他們在參與活動中認識、了解物理,從而對物理產生濃厚的學習興稱,以達到初中物理學習的最佳效果。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給學生創設興趣的來源物理教學中的許多原理是與我們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在教學中合理聯系實際生活產生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巧妙剝除熟雞蛋蛋殼的方法:將剛出鍋的雞蛋沒人涼水中,稍后取出,可輕易去殼該個方法很多同學都知道,但對于其中蘊含的物理知識卻知之甚少。教師通過聯系生活中的例子,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在興趣和欲望的前積下學生很樂于接受新知識,并能靈活的運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顆,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加強物理課題的實驗教學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幾乎所有物理定律均來自于物理實驗,并受到社會進步和新的物理實驗所檢驗,并又有新的發展。在物理教學中,首先要加強物理實驗,這是物理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基礎,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長期以來,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在不少地方物理實驗成了薄弱的環節,教師采取的教學模式基本是“口授、耳聽”,解題成了學生學物理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由于許多物理概念和規律不是在手腦并用的科學過程中形成的,學到的物理知識變成了僵死的東西。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要大力加強實驗,要求學生“動手操作,注意觀察,動腦思考”,盡量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把課內實驗延伸到課外家庭實驗,要大力鼓勵學生課外用生活用具、玩具做各種小試驗,小制作,培養科學探究精神。
四、分層教學,共同提高
學生之間總是存在很大差異,有的學生接受新知識能力強,有的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強。他們同在課堂上,需要通過教學實現共同提高。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是新課程教學的根本宗旨,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因此,為了取得較好的教學效率,必須實施分層教學。在具體教學中,老師不能為每個學生貼上標簽,使學生知道自己在老師心目中是后進生好是學優生好,事實上,學生也是變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那么,如何做好分層教學呢?比如,在探究實驗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習擔任組長,學習成績不怎么樣的學生當記錄員,這樣不僅能保護學困生的自尊心,還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科學研究的過程中,促使他們相互合作,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在知識與技能掌握的教學中,老師應該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一樣的要求。比如,在學習物質密度的時候,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只要求他們復述密度概念,會查物質的密度表就行了;對于學習中等的學生,需要知道密度的概念,利用密度知識解決有關實際的問題;對于學習能力特別好的學生,需要他們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總的來說,老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設計好教學過程,讓課堂上的每一個學生真正獲得進步,千萬不能像以往的應試教學那樣,只顧及幾個尖子學生。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高效課堂的生成過程,應該是師生共同經歷發展的過程,這其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師只有通過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創設多種有效的教學情境,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使學生做到愿學、樂學、會學,讓課堂充滿無限的生機,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何善亮.有效教學的整體建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2]張憲魁.物理科學方法教育[M].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0
[3]嚴軍.2006全國中考試卷精選(物理)[M].北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6
[4]周澤雀.淺談初中物理新課程下新課堂的構建[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09(7).
[5]陳水娣.探析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成功(教育).2011(3).
[6]魯仁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藝術探討[J].新課程學習.2011(6).
[7]楊偉萍.初中物理開放教學的課堂實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