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廣輝
摘 要:目前我國的中等職業學校較多,中職教育的最終是培養更多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應用技術人才。但很多中職學校的教學僅僅重視訓練而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如今的中職教育的實訓教學中應轉變舊有的教育觀念,促使學生能夠在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下多方面的發展,從而為社會和企業培養更多具有創新意識的應用技能人才。
關鍵詞:中職;鉗工實訓教學;創造性思維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8.249
1 前言
事實上職業教育就是以能夠培養出富有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的能夠適應當下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以及技術型人才為目的。而所謂的實訓教學,就是在教學的基礎上也盡可能地培養學習者掌握鉗工基本操作的能力。在鉗工實訓教學中,中職學校必須充分挖掘學習者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習者的創造性思維、創新意識等是中職及其重要的部分。
2 創造性思維的定義及特點
(1)創造性思維的定義。創造性思維字1896年被提出以后,受到了各國學者的青睞。這個概念被廣泛使用,但是對于創造性思維的界定一直都沒有取得一致的意見。綜合各種界定和分析,對于創造性思維的定義主要看成是一個過程、一種狀態和一種結果[1]。最后綜合生理和各種界定形成了定義:創造性思維就是大腦皮層與外界進行聯系和恢復形成構思的一種過程,它是一種以感知記憶聯想作為基礎,以達到豐富和探索以及綜合目的的活動。
(2)創造性思維的特點。1)獨創性。創造性思維不會受到傳統和人們潛在默認的慣例的束縛,而是能夠在聯想和感知中突破常規,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對于傳統給的定義、思路、方式給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敢于質疑以及給出合理的“挑剔”。2)求異性。思維開拓創新,經常天馬行空,往往讓人匪夷所思,但是就是能在學習中,舉一反三,思維靈活。3)聯想性。面臨某一種情境時,思維可立即向縱深方向發展;學會聯想,能夠由此及彼,又能夠在思考的時候能夠入木三分,思維具有連貫和縝密性。4)靈活性。創造性思維就是能夠突破“規范”“傳統”的禁錮,在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不僅僅拘泥于課本以及老師和社會系統默認的標準,能夠做到對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思想不固化,較為靈活。5)綜合性。能夠利用思維把控全局,從局部的細節到總體的概述,都能夠進行概括和融合,將問題進行思維轉變,能夠將復雜內容進行簡單化,然后從中提取自己理解且比較全面的所學定理公式法則及解題策略。
3 培養學習者創造性思維的出發點
(1)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對于職業人才教育培養有硬性的規定,針對職業學院所從事的教育活動,其培養的人才要滿足現階段我國對技術要求較高且復雜性比較高的崗位,結合自己的所學知識,多面發展,從而讓產品以及服務的質量有所保障。對于職業學院來說,進行教育不是僅僅培養出能夠懂得技術并且擅長操作設備的技術性專業人才,更多的是為國家培養具有創新思維以及創造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以此來發展國家的綜合實力。
(2)現階段實際發展的必然要求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的經濟形勢以及產業不斷調整升級,企業越來越看重技能型和復合型的人才。而在信息技術以及科技研發快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對于有創造能力以及創新意識的人才需求急速上漲,這是當下以及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因此我們可以基本預見,在未來社會中,創造力是社會發展的趨勢。所以,在現階段,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發散思維。這不僅是學校的責任,也是時代賦予的任務。
4 中等職業學校鉗工實訓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1)激發學習的興趣,培養創造性思維 。情緒,是人們對于主觀認知和認知經驗的綜合,包括了感覺、思想等認知的產生的身心狀態。而興趣則是人們對于某種知識的內在需求。而在中職教育中,培育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就是以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對于鉗工實訓的興趣,然后盡可能地提升學生對于實訓操作的欲望。學生對于鉗工的實訓操作產生了興趣,可以在碰到問題中利用多角度和維度來解決問題,這對于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和提升都是有重大積極意義的。
以鉗工實訓的教學活動為例,在制作小錘子的這個環節中,教師一般是根據教學大綱以及硬性規定,而學生一般是根據所學教材或圖紙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因此教師在講解的時候一直在示范并講解其中應注意的細節和知識點,而學生在聽講的過程中慢慢掌握相關的操作知識、測量手段以及知識要點和細節,這種實訓的培養技能的模式一直延續至今。但實際上,在該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把小錘子的制作以及打磨分階段和批次來完成,以培氧學生創造性思維。
(2)培育發散思維以及聚合思維結合的思維方法 。對于發散思維以及聚合思維的理解,其實質就是一個從一到多和多到一轉換的過程,在實際的鉗工實訓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于學生的創造思維以及局和思維的引導。傳統的鉗工實訓中,只能交出理論性以及操作型人才,但是這種人才往往局限于理論以及經驗,沒有創造性以及創新的思維意識。舉個例子,在教學鉗工實訓凹凸體課程時,教師先讓學習者觀看模型,讓同學獨立在腦子里構造步驟和操作方式,從多個方面和層次角度來對引導模式的設計制作和定型尋找答案。這不僅能夠讓學生在掌握實訓技巧和操作技巧時獲得創新意識以及構建能力,而且不斷激發學習者的創造性思維。
5 結束語
教學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永遠不會有固定的模式和方式來統一對于學生的教學。教學的過程本質是探索和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不停的進行探究,總結經驗,最終應用在教學活動的實踐中。
在鉗工實訓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應該放在第一位,要能夠在學校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將學生培養成能夠適應現階段以及未來社會發展的復合型人才。這也是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主動進行分析和總結,交流和研究,來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新要求。
參考文獻:
[1]王秋華.中職鉗工實訓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5,13(02):55-57.
[2]范婕.讓圖形悅動起來--中職平面設計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教育界,2016(03):146-146.
[3]顧宏斌.中職鉗工實訓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下旬,2015(10):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