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新課標之下,小學英語教學方式必然需要不斷改變和優化,教學方式也在不斷改變創新。自然拼讀法是一種針對小學英語單詞學習的教學方式,其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單詞的拼讀方式。對此,為了優化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本文詳細分析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引言
隨著新課標的推進,小學英語教學效果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英語教學的基礎內容越來越多,單詞量顯著提升,這也明顯提升了當代小學生的學習壓力,導致當前小學英語教師必須有效地改變教學方式和教學技巧。對此,研究全新的教學方式顯得格外重要。
二、聽說同用,為自然拼讀提供基礎
自然拼讀的核心是音與形相互對應,所以教學的前提是學生已經知道詞的音,但不知道形。但是,當前許多小學生對于詞的音、形都不知道,這也導致自然拼讀法很難有效實施。對此,首先應當幫助學生掌握說,然后逐漸延伸教學內容。首先,在小學實施自然拼讀法時,首先需要給予大量的聽說訓練,促使學生在頭腦中已經有一定的詞匯儲備量,能夠認識一些非常基本的情境對話和英語詞匯,促使自然頻度學習更加接近母語的學習,同時降低學習的壓力。其次,自然拼讀法課程不僅需要大量的聽說訓練,還需要鞏固一定的聽說能力。例如,在學習“a”的基本發音時,在講解基本發音之后,首先可以展示一些圖片,例如爸爸(dad)、老鼠(rat)、貓(cat)。在認讀圖片單詞和“a”的發音之后,再展示老鼠的圖片然后用語言講述“I love the rat.”在展示貓的時候,也可以說出相應的話。借助動作、語言和圖片的引導,讓學生跟著自己讀單詞和句子,也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老鼠、貓或爸爸,并用英語進行基本的訓練。之后,便可以開展包含“a”基本音的單詞拼寫訓練,從而體現自然拼讀教學效果。
三、系統性教學,體現自然拼讀規則
系統教學具備兩層含義,一層是總體教學需要有一定的系統性安排,另一層含義是自然拼讀教學實施需要采用系統法而不是分析法。首先,課程的總體安排必須符合認知規律,同時還需要符合自然拼讀規律,一般情況下是在兩年內完成44個音素的學習,并以半年為一個過程,并開展以下的教學:26個字母的基本音學習、輔音組合、短元音教學、長元音以及其他輔音組合。其次,使用半年的實踐學習26個字母以及基本發音。扎實掌握字母音,做到能夠聽即寫、看即讀,對后續組合的學習有著非常顯著的推動作用。例如,短元音因素/a/、/e/的在詞匯當中的復現率比較高,并且在學生閱讀和書寫時使用也較為頻繁,所以應當提早講解,可以在半年的時間內完成教學。
四、立體呈現,提高自然拼讀積極性
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是保障教學效果的關鍵。在一個基本缺乏英語環境的情況下,想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最直接的措施便是借助資源的立體化與教學方式的立體化。首先,資源的立體化主要是指自然頻度教學必須借助一些立體化媒體,例如借助投影播放一些視頻、音頻等立體材料,并借助不同的媒體資源,包含不同的題材、風格內容。例如,pbskids等網絡資源、《培生兒童英語分級讀物》等等。借助立體化資源能夠一定程度彌補語言環境缺乏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想要有效激發學生興趣,還需要從教學方法上立體化,也就是將游戲、圖畫、競賽和知識傳授聯合起來,實現對教學內容立體化教學的目的。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保障學生具備較高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著重于自然拼讀規則的應用與內化。例如,在講解短元音/u/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身體擺成一個U字形狀,然后畫出子目u的圖形,例如畫一個杯子、臉型等,也可以讓學生一起觀看與“u”相關的學習視頻,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以讓學生對“u”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強化學生對“u”的記憶。
五、豐富閱讀,強化教學效果
自然拼讀的重要目標便是提升閱讀能力,借助閱讀也能展現自然拼讀的教學效果。傳統英語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將課本作為主要教材,學生基本能夠背誦課文。但是,大多數學生除了課本以外基本沒有讀過任何英語書籍。假設實施自然拼讀之后仍然是這樣的狀況,自然拼讀便顯得非常有局限。對此,借助電子信息時代的優勢,將國內外有聲兒童讀物應用到小學英語教學當中,豐富學生的英語資料閱讀量。例如,將國外一些著名的出版社那個,例如牛津、培生等大量的分級讀物作為課外閱讀,教師并對這些材料給予一定的閱讀要求,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自然拼讀知識,還能累計音素知識,提升聽說能力。
六、結語
綜上所述,自然拼讀法是最為符合小學生英語教學的方式,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合理應用自然拼讀法具備顯著的教育意義和成長意義。在開展自然拼讀法的時候,需要遵循循序漸進、逐漸推展、聽說同用、系統教學、立體呈現和豐富閱讀等原則。在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當中開展自然拼讀法能夠促使學生具備更加殷實的英語基礎。
【作者單位:高郵市車邏鎮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