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琴
摘 要:會計核算是我國各級高職院校財務活動中的重要環節,新形勢下,如何制定科學、合理的會計制度,落實執行標準,提升會計核算業務的有效性,成為了眾多高職院校會計部門管理者亟待解決的問題。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從體制不健全、方法不科學和人員業務素養不夠三個角度出發,探究了當前高職院校會計核算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改進策略,希望能夠為我國廣大高職院校會計核算活動的優化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會計核算;問題與改進策略
一、我國高職院校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核算體制不健全
一方面,核算組織結構體制不完善。在很多高職院校中,沒有建立專門的成本核算部門,2016年2月份,中華財會網公布數據顯示:“在我國1500多所高職院校中,建立了獨立、完整成本核算部門的,占比僅為5%” ,這意味著,占比95%的高職院校,日常的成本核算工作,僅交由單位的財務室統一管理,而財務室日常的會計項目十分繁多,能夠真正用于專業化會計核算的時間、人力比例也十分有限,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到單位會計核算的質量。
另一方面,核算監督管理體制不完善。高職院校的會計核算活動,牽涉到單位整體財務、經濟信息質量的真實性、可靠性,因此,必須建立完善的核算監督管理體制,并抓好落實工作,才能保證核算工作的有效性,然而,現實的情況是,我國很多高職院校并不注重核算監督體制的建設,也不關心監督體制的落實,造成大量會計核算貪腐事件的發生。
(二)會計核算方法不科學
高職院校會計核算方法多種多樣,在具體的操作中,各單位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科學、有效的方法,完成單位財務的核算。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很多高職院校在進行成本核算是,存在方法不科學、陳舊等問題,“簡單粗暴”的報賬式、比對式核算方法應用層出不窮,而上述核算方法技術性含量低,精度十分有限,僅僅是簡單財務統計量化的延伸,難以起到高職院校多元化財務支出的精確核算和統計,由此造成的財務問題也日趨多樣化。
例如,2015年3月份,江西省財政廳公布了2014年度,全省高職院校會計核算情況的統計數據,超過50%的省直屬高職院校,60%的省內地方高校在財務核算中,采用報賬式、比對式模式進行操作,而高職院校年度會計核算數據的有效率為45.7%,同比下降3.5%,通過連續5年的數據統計,省內高職院校的會計核算有效率一直處于下降的態勢。
(三)崗位人員核算業務素養不足
2016年3月1日,我國財政部正式發布《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該準則將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該準則的出臺,預示著我國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將迎來一場大變革。而在傳統財務機制下,高職院校的會計人員主要工作就是報賬、記賬、核算,領導要什么數據就提供什么數據,幾乎沒有太多管理的壓力。會計人員也習慣性把自身定位于財政資金的核算者、國有資產的守護者角色,但《基本準則》實施后,光做到這些恐怕遠不能滿足新形勢的要求。根據國家財政部公布的數據,2014年,我國高職院校中,持有中級以上資格的會計從業人員比例僅為27%,此外,仍有5%的崗位人員處于無證上崗狀態,因此,盡快提升崗位從業人員的自身專業素養,亦是會計核算活動有效性提升的重要保證。
二、我國高職院校會計核算改進的對策
(一) 健全會計核算體制
第一,健全會計核算組織結構體制。一方面,國內各級高職院校應盡快成立專屬的會計核算部門,并結合自身的財務活動實際情況,引進專業化的財務會計核算技術人才,對單位財務賬單、支出、收入等賬目情況,進行精確定量化核算,同時,要保證會計核算部門的相對獨立性,確保會計核算體制的運行能夠處于獨立、公開、可信的基礎之上。另一方面,構建專業化的會計核算信息化管理體系,將高職院校的會計核算活動,納入到信息化管理的體制之下,例如,打造智能化、信息化的核算管理平臺,實現人機操作式的專業管理,從而為提升核算的效率、精度奠定基礎。
第二,建立健全會計核算監督管理體制。建立完善的會計核算監督管理機制,是確保高職院校會計核算質量的基礎,新形勢下,各級高職院校可在傳統監督管理機制的基礎上,依托“互聯網+”的優勢,構建移動互聯網平臺下,新型的會計核算監督管理平臺。
(二)引入科學的核算方法
在今后的會計核算活動中,高職院校應提升核算方法的先進性,注重引入新的會計核算策略,實現行高職院校會計核算的高效化。在具體的實施中,可運用現代企業會計核算中的新思路,將現代企業會計核算中廣泛應用的ABC法、品種法、分批法、分類法引入其中,構建科學的會計核算模式。
例如,應用ABC成本和算法,對高職院校管理成本進行核算,實際的操作流程如下,第一,確認耗損管理成本,進行分類計量;第二,識別管理成本作業類型,劃定成本核算作業庫;第三,界定成本核算作業動因,編訂最終的核算產出成本。在上述模式下,高職院校的會計核算將變得更為具體化、科學化、精確化,從而為核算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
(三)加強對崗位人員的培訓
為了應對新《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所帶來的挑戰,各級高職院校會計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學習和運用新會計準則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去進行研究修訂和解釋文件,反復琢磨,力求在思想層深刻地領悟各個準則修訂文件的精髓所在,不斷提升自我的專業素養。此外,高職院校領導者還應注重采用新方式、新方法去培養在崗從業會計人員,引導他們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培訓,提升專業職稱等級。例如,2016年1月份,深圳市財政局頒布了《深證市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規劃》中提出了“互聯網+會計培養”的理念,提倡引入移動互聯網資源,對高職院校會計人員進行培養。上述新會計準則下,針對高職院校會計人員專業能力提升培養的新思路、新模式,十分具有借鑒價值。
三、結語
新會計準則的實施,給我國高職院校會計核算活動指明了方向,在下一個階段的會計核算工作整改中,各級高職院校會計管理者,工作人員都應準確把握政策動向,切實開展好會計核算活動,如此一來,才能夠確保本單位會計核算活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l]陳春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問題解析田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7):45-46
[2]焦潔.電力企業環境下的會計核算價值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