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俠
摘 要:本文主要論述了高中英語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首先,本文分析了學困學生產生的原因;其次,本文闡述了轉化學困生的具體方法,包括促進學困生的心理轉變和注重學困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從而實現使學困生向優秀生轉化的目的。關鍵詞:學困生;興趣;成功效應;多媒體課件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應試教育的發展,英語的重要性顯得越來越突出,但對于在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學困生,怎樣轉化他們,是每一位英語教師值得關心的話題。筆者通過十幾年的英語教學經歷,深刻地感受到:轉化學困生,應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學困生在高中學生中極為普遍,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外因,也有內因。外因主要表現在:由于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缺少相應的英語氛圍,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對英語課失去信心。內因主要表現在:有的學生初中英語基礎較差,學習方法不當和思維發展遲緩的原因,感覺學習英語很困難,產生畏懼心理,以及有的學生家長長期在外打工,在家無人看管,學習英語的時間少,最后成為英語學習的學困生。
二、轉化學困生的具體方法
要想轉化學困生的英語學習,首先,必須查清其原因,然后再找出對策,因材施教。筆者在英語教學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現概括如下:
(一)促進學困生的心理轉變
這一對策立足于調整學困生對英語的感覺興趣,通過對其情感、自信心和進取心的正確引導,讓學困生真正做到“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心理轉變。
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注重情感交流
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教學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生關系的和諧與否。因此,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學困生,用自己的愛心、誠心去關愛他們,盡量與他們拉近距離,以便使學困生養成尊師重教的意識,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困生更積極主動地在雙邊教學活動中,輕松地學習英語。
2.注重興趣培養,激發學困生的求知欲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人積極探求某種事物的認知傾向,有利于激發人們去探索知識,進行自主性學習。針對學困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的不良傾向,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顯得極為重要。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學困生的閃光點,即使是學困生讀對一個單詞、句子,也應給予表揚、激勵。同時,根據不同的學困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習興趣,在寓教于樂中發展興趣。
3.培養學困生的參與競爭意識,活躍課堂氣氛
參與競爭意識有利于調動學困生學習的動力,有利于激發他們的上進心。然而,教師引導學困生進行參與競爭時,要把握好尺寸。首先,為學困生設計的競爭對手不宜太強,以免學困生產生畏懼情緒而自甘落后。其次,要善于關注那些在競爭中失敗或成績不理想的學困生,多些鼓勵,少些批評。例如:“相信你下次會取得好成績。”,這樣,學困生就會鼓起勇氣和信心,期待下一次的參與競爭。
4. 制造“成功效應”,培養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成功會激發自信。由于學困生對英語缺乏信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降低作業和課堂提問的難度,從基礎的題目做起,這樣有利于學困生對問題的完滿解決而取得成功感、自信。日積月累,學困生會在快樂中學習英語,更加喜愛英語。
(二)注重學困生實際能力的培養
除了上述幾種方法之外,還應注重學困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因此,從教法、學法方面加大力度。
1.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
美國著名教育家多爾對教師的角色已進行了界定,他指出:“教師應是平等中的首席。”課堂上,教師不應是高高在上的知識傳授者,而教師只需運用風趣的語言、自然大方的教態、以及有效的課堂調控策略,創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學困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其大腦的思維活動才能進入活躍狀態,才能解除自身產生的壓力和緊張,從而促使學習成績的提高。
2.結合教材和生活實際,創設生動真實的教學情景
由于高中學生好奇心強、參與性積極的特點,教師要鼓勵學困生大膽開口,多多練、多聽英語,并開展多種形式的交際活動。教師應把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材料的一部分,在實施每一個環節時,使學困生在用中學、學中用。在課堂上可組織學生進行問候、采訪、郊游等活動,這樣就會為學困生提供實踐和表現的機會,從而提高他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
3.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使教學更形象、直觀
教學中可利用錄音機、多媒體課根據英語教學直觀性、趣味性和實踐性的原則,件、投影器等手段,刺激學困生的感官,激發學困生的學習欲望。除此,還可采用小黑板、圖表、掛圖、照片、事物等手段,以調動學困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4.利用課外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
利用課余時間,鼓勵學困生用英語出黑板報,不定期舉行英語演講比賽和英語聚會,組織學困生主辦英語角等活動,以培養學困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
5.引導學困生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
正確的學習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習成績。當代科學研究表明:學習效率=50%學習策略+40%努力程度+10%智商。針對學困生的特點,向他們傳授前人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技巧。例如,快速學習法、逆向學習法、回憶法、背誦法等,幫助學困生加以鑒別、運用,并根據自身的特點,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6.強化習題訓練,加強復習鞏固
教師根據學困生的特點,主要布置“基礎題”和“綜合題”兩大類型,鼓勵學困生先做“基礎題” ,這樣使學困生在完滿解決問題的同時,對英語學習更充滿自信和興趣,然后,信心十足地再向“綜合題”挑戰,以此來鞏固、強化知識,培養技能。同時,教師可利用課內外時間,幫助學困生制定復習計劃,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在必要時可以進行家訪,了解學困生的家庭情況,為學困生的英語學習掃清障礙。
綜上所述,由于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任務,因此,教師要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持之以恒,在教學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那么,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會取得好成績。
參考文獻:
[1]《有效學習指導》
[2]《教育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