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南
摘 要:基于信息技術的多元互動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通過開展課內課外、線上線下的有效互動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與研究性學習,充分體現了以學為主的原則。基于此,重點闡述多元互動教學模式的內涵和理論基礎,以及其實施的做法和特點,以期為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提供助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大學英語;多元互動模式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外語教學打破了傳統外語教學模式的限制和障礙,提供了幾乎無時不在的互動教學時空和途徑。大學英語教學從原來的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為主的“多元互動”的新型教學模式。
一、大學英語“多元互動”教學模式的內涵
這一教學模式的核心是“以學為主”,這里的“學”有三層含義: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②樹立學生在做中學的理念;③實現學生由“學會”到“會學”。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地獲取知識及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刺激—反應,被動地從外界轉移而來的,它是學習者通過與外界相互作用,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建構新的意義并在教師和同學的參與幫助下,能夠掌握他單獨無法領會的概念和思想。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教師則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引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
2.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能力是一種學習者對自己學習負責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他們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現有的知識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調整學習策略、選擇學習材料、評估學習效果以致學習目標的最終實現。自主學習理論強調學習者責任從教師到學生的轉移。自主性有不同的程度,學生的自主學習可以在課堂內和課堂外的活動中得以形成。
三、“多元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
1.課堂教學互動
教師應設計和挑選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誘發學生交流的興趣與愿望。使用計算機網絡和各種教學軟件,將單調、乏味的課本知識形象、立體地呈現在聲音、圖像和動畫中。同時,根據學生的信息反饋,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感,設計適合其生理、心理特點的各種活動任務,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學過程中的教師與學生通過提問、個體發言、評定回答和錯誤處理等形式進行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形式主要有以完成任務為目的的雙人互動,角色扮演和小組討論。
2.生生“社區”互動
實施環境可以是在寢室、英語角、自主學習體驗中心等課外場所。生生“社區”互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學生可以和自己的同伴進行兩人或多人間的直接會話,也可以借助網上聊天室、BBS、電子郵件進行文字或語音交流,建立學習共同體。學生常常以小組的形式就英語學習進行討論,分享信息及交流心得,通過合作互動達到意義共建和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
3.生機多維互動
生機多維互動以多媒體語音實驗室、網絡教室、基于校園網的學習平臺、校園網絡論壇等為信道載體。學生可以利用海量的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并與信息資源環境(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進行互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自行選擇學習內容,自主控制學習進度,從而極大地滿足了個性化和自主性的學習需求。
四、“以學為主、多元互動”教學模式的特點
1.教學方式的交互性
“多元互動”教學模式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交織為互動的一體,各種教學互動形式如師生、生生、學生與計算機之間是有機關聯、相互交融的。促使學生全方位地進行感受、判斷、適應、實踐,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從而使教學呈現出豐富性、多變性和復雜性的“多元互動”局面。
2.教學環境的開放性
網絡環境豐富了英語學習的教學資源、拓展了學習渠道,各種信息在開放的范圍內交流,使教學呈現出開放性的特點。這種開放性賦予了學習者更大的學習主動權和自主權,給教學活動本身帶來隨時、隨地、隨意的互動便利,并產生自適應性。
3.學習過程的情景化
“多元互動”教學模式發揮信息技術的超強教學功能,為學習者提供豐富的語料和語境。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模擬語言環境,創設情景化的語言實踐活動,突出語言知識在真實生活中的應用。
4.師生關系的平等性
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往往是“權威—順從”的關系,缺少平等的對話。多元互動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不再是權威或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教學課件的制作者、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知識傳授的篩選者和課堂活動的幕后導演。與學生之間是平等、友好的關系。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和經驗,鼓勵和培養學生自主探索、互動協作和實踐創新的精神,營造寬松、和諧的互動學習情景,消除了師生距離,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教學參與意識,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互動教學過程。
5.評價體系的多樣性
教學評估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全面、客觀、科學、準確的評估體系對于實現課程目標至關重要。多元互動教學模式的課程評價采取“學生自評+同伴互評+教師評價”的形式。既對學生的外顯語言行為進行考核,更關注學生在互動學習過程中的體驗、經歷、情感以及態度的變化等,激勵學生有效地參與自主學習英語的過程。
形成性評價以學校自主學習系統的記錄、課內課外活動完成情況,以及階段學習任務測試為依據,幫助學生調控自己的學習進程和策略,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
依托信息技術支持,多元互動這一新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擁有諸多非信息技術環境教學模式所無法比擬的優勢。作為一種以強調平等、合作為鮮明特點的教學模式,它更加符合語言習得規律,促進了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跨文化人際溝通和自主學習能力,與我國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理念是不謀而合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何荔.數字技術環境下“多元互動”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J].山東外語教學,2009.
本文是河南省教育廳2016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6-ZC-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