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婷
摘 要:在數(shù)學教學中,我遇到過很多這樣的孩子,他們不與老師、同學交流,不愿意爭取發(fā)言的機會。長此以往,他們就成為了班級上的“隱形人”,被大家遺忘。為什么孩子們不愿意回答問題,是因為他什么都不懂嗎?恐怕不是這樣。關鍵詞:孩子;自信心;展示;交流一、基礎提問+表揚,膽小孩子也敢大聲發(fā)言
我發(fā)現(xiàn),課堂上有這樣一類人,他們不愿意主動發(fā)言,即使被迫回答問題聲音也是細如蚊吶。有的孩子說:勝過我的人很多,他們的想法更正確。有的孩子說:我愿意發(fā)言,可我怕說得不好別人笑。說得最多就是:我怕說錯。
這些孩子們有積極向上的心,可是這些想法卻阻礙了他們,為什么呢?因為缺乏信心。因為缺乏信心,他們不敢肯定自己的想法對不對,連開口的勇氣都沒有。我想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應當放低問題的難度,肯定他的努力,表揚他想法,打破他不敢發(fā)言的心理障礙。一兩次的機會不足夠,那就每節(jié)課給他兩三次的機會,堅持兩個星期,在體驗成功的過程中,自信心一定能夠提升。
【案例】
第一周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小趙上課從不舉手,所以在每節(jié)課開始的時候,我便會提問她一些基本概念性的問題,這個女孩很害羞,回答問題的時候總是低著頭。開始回答當她遇到困難時,我會提示她,然后讓她重復一遍。也許是她發(fā)現(xiàn),我每節(jié)課之前都會提問她的緣故,后來當我上課提前進班級的時候,發(fā)現(xiàn)她會將數(shù)學書打開著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所以,回答概念問題時就越來越熟練,我也會適時的表揚她。能夠收獲成功的體驗,那節(jié)課她聽課的狀態(tài)都會比較好。
【方法分析】
1.基礎提問,降低難度;反復練習,提高密度。對于數(shù)學學習稍差的孩子,我們應當將提問的起點放低,讓他們可以順利的回答問題,體驗成功的樂趣,不斷增強自信心。同時,我們也要通過反復的練習來不斷強化,孩子也會很想要獲得大家更多的肯定,這樣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及時評價,肯定孩子的努力,表揚他們的成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jù)具體情況,給孩子有針對性的表揚,哪怕他再簡單的問題都回答錯,都不要打壓這樣的孩子,而是肯定他的努力付出。因為這時的表揚對他來說不僅是一種評價,更是今后積極向前、不斷進取的動力。
二、課外輔導+聊天,每天都有小進步
只有課堂上的強化是不夠的。課外時間用起來,課外輔導滿足孩子們的知識需求;聊天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心理需要。我發(fā)現(xiàn)用課外的時間來和孩子獨處,他會覺得我非常關心和重視他,他覺得自己是特別的,那么課堂上、學習上就更愿意來回報我,更好的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學習之外他也會認為我非常可靠值得信賴。堅持幾周,他會主動貼近我,跟我學習各種知識!
【案例一】
某次放學,教室里還有兩三個人沒走,我就看到小趙拿著筆趴在當天講過的一張試卷上。我走過去問她:“是不是不會訂正?”她點點頭。于是我坐在她對面一題一題的教,直到她媽媽來接她。
之后我安排了小趙做他們組的數(shù)學小組長,并且每天放學后都輔導她一會。某天下課后,我發(fā)現(xiàn)班主任老師在和小趙談話,聽了一會兒我發(fā)現(xiàn),在小孩的觀念中,班干部應該成績很好,而放學被留下寫作業(yè)都是成績不好的,所以這幾天受打擊了。原來是這樣,我說:“你是一個愛學習而且很有責任心的孩子,但在學習上你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課后多花些時間,你可以做的更好!加油干!”聽到這些話,她才釋懷地走了。
【案例二】
有一次小趙跑到辦公室來問我:“老師,你的數(shù)學那么好,我也想學好數(shù)學,怎樣才能學好數(shù)學呢?”聽了她的話,我很感動,我笑著摸摸她的頭頂說:“只要你不害怕數(shù)學,不要害怕犯錯,愛思考、愛提問,慢慢地你就會進步了。”她害羞地笑了。
現(xiàn)在的小趙,上課經(jīng)常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課后有不懂的問題也經(jīng)常問我,收作業(yè)、批改訂正,效率也很高的。并且一個學期以來,成績也明顯地進步了
【方法分析】
課外個別輔導和談心,每天小進步,獲得大突破。不管多內(nèi)向多膽小的孩子,他都不是鐵石心腸。老師需要給予他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孩子肯定會被打動。課間的聊天不僅是學習,更多是對于校園生活的溝通與交流。剛開始是老師主動溝通,幾天之后就是他主動要與老師交談了。他們會覺得課間的時候又多了一個玩伴。
三、課內(nèi)課外創(chuàng)造機會,孤僻小孩也能大放異彩
班上有這樣一些孩子因為性格原因和同伴不交往,比較自私和封閉。作為老師,應主動走近孩子、了解孩子,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利用其特長的部分制造機會,讓孩子嘗試表達,積累成功的積極體驗。
【案例一】
某節(jié)課安排孩子們大聲討論的時候,我走進孩子,發(fā)現(xiàn)小童一個人在那邊看書不說話,我問他為什么不和其他的成員一起討論,同桌小李告訴我:“老師,每次小組討論的時候他都不討論,我們讓他說他也不說……”小童的表情很倔強,抬頭看了我一眼,說:“我會了,我不想告訴他們。”我笑著摸了摸他的腦袋,對他說:“如果你不想第一個分享,那你可以嘗試總結,人多力量大,你可以請同學們幫你把語言組織得更好。一會兒我想請你回答,好嗎?”他想了一會兒說:“好的。”然后投入到小組活動中。
【案例二】
有天下課,小童到辦公室跟我說:“老師,這道題我用這種方法解答對不對?”我說:“說說看你是怎么想的吧。”……當他說完以后,我肯定了他的想法:“你的想法很正確,講練習的時候,我想請你把這個方法分享給大家,可以嗎?”他開心的點點頭。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他開始嘗試在班級中表現(xiàn)自己了。有一天他媽媽來接他時特意到辦公室說:“孩子在家說今天老師又表揚他了,他特別喜歡何老師,謝謝你,老師……”那個時候,我的心里很感動,看到這些改變,我非常開心。
【方法分析】
創(chuàng)造機會,就是要你展示自己。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地方,針對孩子的差異性,制造機會讓孩子嘗試表達。我想在這之中,貼近和了解孩子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老師愿意為他找方法,愿意耐心引導他適應集體的生活,讓他獲得快樂、交到朋友。
四、孩子能夠更好地學,師生關系很重要
每個孩子都有其發(fā)展的獨特“時刻表”,班級是一個大集體,不能用一個標準來衡量所有的孩子。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幫助我很快地發(fā)現(xiàn)這個“時刻表”。
和每一個小孩交朋友,他們更愿意告訴我最真實的想法,并和我分享班級里的各種小消息。站在朋友的角度來看,也更方便我?guī)椭麄儭皩ΠY下藥”。這既幫助了我更好地教,又幫助了孩子們更好地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