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莉
(成都體育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在當今世界經濟、文化、教育等日趨“全球化”的進程中,各個國家交流與聯系日趨緊密,掌握與應用一門通用的國際語言十分更加必要。20世紀初期,英漢雙語教學還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在1928年國際教育局(IBE)于盧森堡召開的第一次雙語教育會議上,絕大多數與會代表反對推行雙語教學,可是到了二戰以后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影響,雙語教學開始在許多國家越來越受重視,雙語教學作為現代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重視。
雙語教育是由英語“bilingual education”翻譯而來。國外有關雙語教育的界定不下幾十種,但可以把它劃分為廣義的雙語教育和狹義的雙語教育兩種:廣義的雙語教育指的是學校中使用兩種語言的教育;狹義的雙語教育指的是學校中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傳授學科內容的教育。體育雙語教學過程就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用第二語言為學生傳輸專業知識,學生通過第二語言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雙語教學能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學習第二語言,并能將第二語言活學活用。
中國體育的國際化的腳步正在逐步加快,體育雙語教學是讓我國體育與國際體育接軌的一個重要途徑,中國體育院校作為培養我國體育專業人才的主要陣營,了解體育雙語教學在體育院校的開展情況即可大致了解中國高等院校體育專業開展體育雙語教學的情況。
中國目前有9所體育院校,分別為武漢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廣州體育學院、沈陽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天津體育學院、首都體育學院。其中只有首都體育學院開展體育雙語教學被多數人熟知,由此可見體育雙語教學在作為體育大國的中國開展非常緩慢。
以成都體育院校為例,其對體育專業學生畢業的外語水平要求為三級,三級水平可進行簡單的聽、說、讀、寫,在調查的2014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中(見表1),共有學生172人,僅有30人通過英語三級,3人通過英語四級,無人通過英語六級。
表1 學生英語水平情況介紹
以成都體育學院為例,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大學期間有三個學期的英語必修課,之后三個學期英語為自助選修課,僅有三分之一的人進行了后續的英語學習,英語課也大都是以過英語三級為目的進行的應試教學。
體育院校是培養我國體育專業人才的主陣營,學生不僅要承擔著學好專業知識的責任,還要為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為我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做出自己的貢獻。開展體育雙語教學課,可將我國體育與國際體育接軌,讓學生更大程度地了解國外體育。在體育院校體育專業開展體育雙語教學選修課有利于將對外語感興趣或外語較好的學生培養為體育雙語高素質的人才。在經濟全球化,體育全球化的當今世界,體育雙語人才是我國體育向世界邁進必不可缺的人才。
體育院校開展體育雙語教學選修課,教師必須掌握大量的英語文獻資料,熟悉體育俗稱的英語專業用詞,實時了解相關體育國內外最新資訊,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教導學生,完成體育雙語教學課。 對教師而言,開展體育雙語教學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能力,豐富他們的英語詞匯量,還可以豐富他們國內外體育專業知識的涵養,拓寬他們的體育眼界,放眼全世界。對學生而言,開展體育雙語教學,有利于更好地培養高素質體育雙語人才,選修課由學生自愿選擇,對外語感興趣或者外語基礎較好的同學上課,可提高教學的效率。體育院校體育專業的學生對體育已比較了解,但是透過雙語教學學生們又可從一種新的角度了解體育,通過這門課程將學生的眼界全球化,更有利于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
以成都體育學院體育專業外語課為例,大一開始有三個學期的英語必修課,大二開始有三學期的英語選修課,課程內容完全為以過外語三級為目的的應試教育,學生無法將所學知識活學活用。體育雙語教學課中,教師與學生雙語互動,學生既可將所學知識應用出來,又可進一步拓寬自己的詞匯量。
目前我國體育雙語教學教師短缺是個瓶頸問題,而開展雙語教學的成功與否關鍵又在教師。專業的外語老師具有很強的聽、說、讀、寫能力,但是他們缺乏體育專業知識,無法讓學生開拓體育的眼界。體育專業知識豐富的體育教師又不具備很強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沒有能力為學生上這門課。所以首先要培養優秀的體育雙語教師。可將對體育感興趣的外語教師或是對外語感興趣的體育教師進行針對性的培訓,資金充沛的話可送出國外進修,努力培養具備此能力的優秀體育雙語教師。
體育院校體育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畢竟有限,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外語情況,編寫合適的雙語教材。教材難度太大,學生上課聽不懂,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而教材難度太低,就無法體現出這門課程的意義所在。因此,編寫合適的雙語教材,在雙語教學中尤其重要。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們主動想要去學習。學校要多為學生們介紹雙語課程的優勢,鼓勵學生們選擇英語選修課,教師則需要在雙語課程中增加趣味性。
體育是人們遵循人體的生長發育規律和身體的活動規律,通過身體鍛煉達到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豐富文化生活目的的社會活動。 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一,也是事實上使用最廣泛的國際交流語言。體育雙語教學在發達國家已開展的井然有序,而在我國卻發展緩慢,主要原因在于缺乏體育雙語教學的高素質人才。體育院校作為中國培養體育專業人才的主陣營,應注重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學習國內外體育知識,將體育全球化,助力我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
[1]毛文率.北京市體育院校開展雙語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2010.
[2]李梅娟.大學體育雙語教學現狀與策略[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6.
[3] 杜娟.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雙語教學的意義[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8.
[4]何芳.高校體育專業雙語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8.
[5]關景軍.體育院校實施雙語教學的意義及策略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