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旭展
(柳江區青少年業余體校,廣西 柳江 545100)
運動中,構成體能的身體形態、機能、素質三個因素都有各自相對獨立的作用,又有著密切聯系,彼此制約,相互影響,其中每一個因素都影響著體能整體的水平。田麥久在《運動訓練學》中對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等方面都有比較詳細的分析解釋。投擲項目的體能訓練是訓練理論的核心問題,也是提高運動成績的關鍵所在。我國目前在訓練理論界對于體能訓練的認識,從總體上與技術訓練存在一定的分割和脫節的現象,在訓練上,也孤立于技術訓練之外。顧善光的《我國體能訓練存在的問題與理論思考》中對體能訓練問題有很多的認識,王衛國和張新榮在《論優秀投擲運動員的體能訓練》一文對投擲運動員的運動訓練理論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田徑運動是競技運動之王,是現代奧運會的第一大項,“得田徑者得天下”。投擲運動作為田徑運動中的一項,體能訓練對投擲運動員來說至關重要,是訓練必不可少的環節。本文就投擲運動中的體能訓練進行探討。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閱讀并研究歷年有關體能訓練的參考文獻,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并針對田徑訓練中投擲運動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
1.2.2 訪談法
通過走訪有多年田徑教學與訓練經驗的老師,得到寶貴的意見,整理并針對田徑訓練中投擲運動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
投擲運動項目的特點是器械重,技術性強且復雜,對器械的控制能力不僅有時間上的還有立體空間上的自己本體感覺,速度力量強大是這一運動項目運動員的顯著特征。
2.1.1 投擲運動員的身體形態特點
投擲優秀運動員的身體比較高,一般男子在1.90-1.96米之間,女子在1.76-1.80米之間,投擲運動員的肌肉發達,對下肢,驅干和肩帶肌群力量要求較高。手長、寬、大是投類運動員另一重要特點,這有利于保持器械穩定,增加用力的工作距離,提高出手效果。
2.1.2 投擲運動員身體機能特點
投擲運動員的肌肉在短時間內快速收縮的能力對于取得優異成績至關重要,因此在機能上也反映出于此相關的特點。
2.1.2.1 運動中肌肉短時間收縮的供能能力強
投擲的最后出手技術動作都是在幾秒內就全部完成,因此對身體運動系統的最大功率輸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種短時間、大強度的用力特點是通過強大的高效率的磷酸原(ATP~P)系統供能而實現的,這還要求肌肉中的肌纖維比例大,質量高。
2.1.2.2 運動中神經過程靈活性高、強度大、興奮性過程占優勢
投擲出手技術動作的快速用力特點表現在肌肉快速收縮與舒張交替活動。如高度的神經過程靈活性表現在:最后用力前形成充分拉長軀干肌群的身體扭緊和超越器械姿勢,而后緊接最后用力,肌肉猛烈收縮將器械投(或推)出。專項訓練和比賽中高強度的肌肉工作需要神經系統不斷發出緊密的神經沖動,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與高速收縮,加之肌肉本體感覺產生的大量反饋沖動,使中樞神經系統處于高度興奮狀態。
2.1.2.3 運動中感官機能高度發展
投擲項目的技能相對復雜,要求身體各部分的本體感覺清晰、準確,以保持專項技術動作合理的時間和空間結構,保障技術動作動力定型的經濟性和實效性。投擲運動員的視覺和前庭分析器官高度發展,以利于專項技術多環節動作的特殊要求。
2.1.3 投擲運動員需求的身體素質特點
發展最大力量,專項力量和速度能力在投擲的專項身體訓練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運動員既要圍繞技術動作要求,著重發展關鍵的專項快速力量素質,又要全面發展相關的專項靈活性、協調性和耐力等身體素質。
2.2.1 良好的體能訓練有利于促進技術和戰術的提高
運動員體能發展水平是由其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及運動素質的發展狀況所決定的。在投擲訓練以發展投擲運動素質作為身體訓練的基本內容。投擲運動員應當根據專項的需要和個人具體情況做出有主次、有針對性的訓練,在技術和戰術環節尋找科學的方法。對于投擲運動員來說,體能訓練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一般體能訓練,另一種是專項體能訓練。一般體能訓練旨在發展投擲運動員的力量、耐力、速度、柔韌和靈敏等運動素質,提高投擲運動員的各種器官機能,使投擲運動員的各個部位均衡發展,進而提高投擲運動員的技術和戰術含量[2]。投擲運動員可以通過科學的一般體能訓練,提高自身的力量、耐力、速度、柔韌度和靈敏度等身體素質,為投擲運動打下良好的基礎。專項體能訓練需要根據一般投擲運動和專項特點以及個人的具體實際情況來進行訓練,比一般體能訓練更有針對性。投擲運動員在專項訓練時,應更注重器械出手的初速度、角度以及高度等技術和戰術,同時加強肩部、肘關節、手腕關節以及腰部的練習,增強肩部柔韌性、肘關節的靈活性以及手腕關節和腰部的力量,提高技戰術水平,進而提高運動成績。
2.2.2 良好的體能訓練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心理狀態
在體能訓練過程中,營造良好的訓練競賽環境可以提高運動員的比賽能力和心理素質。在訓練競賽中,要注意培養運動員積極備賽心理狀態,從而形成良好的訓練備戰氛圍,鞏固運動員和運動隊伍的良好心理狀態。運動團隊中的人際關系都是以良好心理狀態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投擲運動員通過良好的氛圍來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奮發進取。所以說,良好的體能訓練能為投擲運動員打下了良好的身體基礎并提高技戰術含量,同時也能增強了投擲運動員的自信心和團結凝聚力,為投擲運動員提供了心理保障。經過長期系統性的體能訓練,投擲運動員在身體條件方面得到最佳提高,技戰術也越發趨于成熟精湛,這時投擲運動員信心倍增,心理承受能力不斷增強,心理狀態始終保持穩定、良好,因此在比賽中就能發揮所長,逐漸提高運動成績了。
2.2.2.1 良好的體能訓練有利于塑造良好賽前心理狀態
合理地安排休息,充分的恢復體能,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在比賽中體能對于運動員更為重要。有學者曾經統計過,凡在賽前嚴重失眠的選手,大多在比賽中也發揮不出原有的水平,而比賽前夜睡眠良好的運動員,一半以上能接近或超過最好成績。因此,有些教練員還把賽前的休息稱為“比賽成績的預報”。
每個人都知道要做好準備活動之后才能進入比賽。但是,必須注意的是,應保持原來的習慣做準備活動,不能因場地情況改變而任意去改變自己原有的動作習慣。在整個準備活動過程中要清醒地認識到:這畢竟不是比賽的開始,要有意識地保留自己的充沛體力和旺盛精力。賽前影響心理狀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行為、飲食、天氣、場地設備、賽場氣氛等都可能直接影響田賽運動員的賽前心理狀態。因此,良好的體能訓練在賽前的作用更為重要,它需經艱巨而長期的訓練過程才能獲得。有人把賽前適應性能力稱為“運動員精神的物質基礎”。
2.2.2.2 良好的體能訓練有利于塑造良好賽中心理狀態
在比賽過程中,首先應明確自己和主要對手的出場順序,制定出自己的比賽戰術,考慮如何將寶貴的三次試投發揮好,三次試投如何安排以達到最佳成績,并且塑造良好的心理狀態。例如:在對手與你成績相當的情況下,比賽更多的是在拼體能,長期系統的體能訓練會讓你在比賽中獲得更多的主動權,從心理上氣勢上占有很大優勢。因為,自己在良好體能的保證下投出最好成績之后,對手要投出更好成績才有可能取勝,強烈的壓迫感容易造成對手無法安定情緒,影響技術水平的正常發揮。
由此可見,良好的體能訓練對在比賽中保持良好心理狀態有利。
2.2.2.3 良好的體能訓練有利于塑造良好賽后心理狀態
比賽之后,成績排名已經出來了,往往是身體徹底放松之時,這時一定要保持鎮靜,不要過于激動,不要急于“歡呼雀躍”,還應考慮到還有沒有接下來的比賽和是否會有突發情況。“得意忘形”不僅會在神經上出現不應有的過度放松,而且容易造成一些損傷。這時在系統訓練下良好的體能會讓你的身體保持在一定的恢復階段,迎接下一個比賽任務。
對于投擲運動員而言,投擲項目的主要訓練對象是針對于肌肉的快速力量進行訓練。因此,在提高投擲運動員體能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強投擲運動員的快速力量練習。
在投擲項目的競技能力構成因素中,快速力量水平占據決定性地位??焖倭α恐嘘P鍵的是要求投擲運動員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從預備到超越器械的投擲動作和保持身體穩定的全部動作,盡可能地發揮全力,發揮出最強勁的爆發力。此外,快速力量取決于肌肉的收縮力量和收縮速度。也就是說,投擲運動員完成投擲動作所用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那么物體表現出的力量也就越大,投擲的速度也就越快。由此看出,發展快速力量的途徑是提高最大力量和縮短超越器械時最大力量所需要的時間??茖W研究的實踐證明,快速力量訓練要處理好負荷重量與動作速度之間的關系,使兩者相協調,并且與專項訓練要求相一致,這樣才能提高力量素質訓練的效率。
根據理論和實踐的要求,通過訪問有經驗的老師和運動員,在此提出快速力量練習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如下:
2.3.1 克制性練習法
采用不同程度的負重進行重復練習,(3~5)次×數組進行快蹲快起練習,以發展運動員下肢的快速力量,特別是以爆發力訓練為主。
2.3.1.1 中小負荷固定重復練習法
用重量較輕或適中的重量重復練習,每組3~5次,重復練習若干組,特別強調訓練時要以最快速度進行,訓練投擲運動員的爆發力。
2.3.1.2 大負荷固定重復練習法
用最大力量進行訓練,每組重復3~5次,進行若干組,發掘投擲運動員爆發力潛能。(要求:訓練時要注意進行動作保護,避免受傷)
2.3.1.3 變更負荷練習法
逐漸增加負荷的重量,使其克服阻力加大,有利于在訓練和比賽中疲勞時的快速恢復。待運動員逐漸適應后,再減少負荷至正常水平。變更負荷練習法能有效地提高運動員在標準負荷下完成動作的速度。
2.3.2 超等長練習法
采用適中的負重或克服自身體重進行深蹲練習,2~3組×30次進行快蹲快起練習,以發展運動員下肢后群肌和股四頭肌快速力量,特別是爆發力。
2.3.2.1 對比轉換練習法
對比轉換練習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優秀運動員比較廣泛運用的一種方法,它是繼承了多種訓練和組合方法的有效手段。結合投擲運動專項技術動作的用力特點,從克服最大外阻力到克服自身體重,逐漸提高動作速度。特別適于在準備期和比賽前期的訓練,其練習內容及順序為:
練習(1)金字塔式訓練式練習,針對于提高絕對力量。強度90%×4組十強度95%×2組+強度100%×1組+強度95%×2組+強度90%× 4組
練習(2)針對于肌肉爆發力的發展。強度60%×2~3組,要求嚴格控制訓練間隔休息時間。
練習(3)提高肌肉最大輸出功率。強度30%,要求10秒最快重復次數2~3次。
練習(4)提高肌肉最快速度力量。訓練時只克服自身體重,無附加負荷×2~3次。
2.3.2.2 組合訓練法
目標是使動作協調、連貫,并提高運動效率。從兩個最基本的因素—柔韌性和力量入手。首先,增加肌肉的圍度,粗壯的肌肉對力量的發展有著重要和積極的作用,特別是發展爆發力。良好的柔韌性練習能夠促進肌肉的伸展性,增加技術動作幅度,增加用力幅度,增大用力距離,同時也有利于力量的增加,避免運動員在運動時受傷。每次訓練課都要安排一定的柔韌練習,通過熱身和伸展練習加強柔韌性,使柔韌練習與力量練習更好地結合,為快速力量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幫助。
對于科學合理地增強投擲運動員的爆發力,對提高投擲運動員體能增長有著積極的必不可少的作用,而且可以更好地挖掘投擲運動員的潛在能力,在比賽中取得更佳的成績。
綜上所述,在田徑運動投擲項目中,良好的體能訓練有利于提高技戰術的水平,有利于塑造運動員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利于運動員在賽前賽中賽后的調節與恢復,對于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文章從投擲項目的用力特點進行分析,使訓練更具有科學的依據,從技術動作、協調用力、出手角度等方面進行敘述,再歸納了一些提高投擲運動員體能能力的方法,使之成為完整的規范化的技術動作。在訓練實踐中,教練員應處理好運動員的一般體能訓練與專項體能訓練的比重,運用適當的訓練手段與方法,合理安排訓練內容,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提高他們對體能訓練的興趣,盡量避免運動員產生厭煩情緒,提高訓練的質量。
[1]文超.田徑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2]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3]王衛國,張新榮.論優秀投擲運動員的體能訓練[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
[4]張學玲,徐紅楓.淺析軍事斗爭準備中的體能訓練問題[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1999.
[5]張永軍,趙 飛.山東省高校高水平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問題探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04.
[6]劉海軍.體能主導類投擲項目快速力量訓練的探討[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5,11.
[7]張志華.田徑運動能力與網球體能訓練[J].武漢體育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6,06.
[8]曹超.警察體能訓練問題研究[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7,05.
[9]王興,司虎克.論優秀投擲運動員的體能訓練[J].中國體育教練員學報.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