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祖堯
(武漢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健康對于每一個人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體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課外體育更是體育課的拓展,是體育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對實現高校體育教育的目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學期間,課外體育鍛煉的開展狀況與體育意識和鍛煉習慣的形成有著直接的關系,同時,在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力以及終生體育思想的工作中,課外體育鍛煉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對體育工作的重視度和要求不斷提高,體育工作改革力度不斷加大,一系列法律法規的頒布幫助和促進體育工作的有效進行,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課外體育的地位,所以學校更應重視體育教育,讓更多的大學生通過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促進心理健康,保持健康的體魄。本文調查了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深入全面分析了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體育項目、頻率、時間段、地點等諸多特征,并根據存在的問題,為學生們提出科學合理的有效建議。
1.1 研究對象
中國地質大學的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現狀。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校圖書館、網站查閱大量有關的期刊、論文和文獻資料,包括從中國知網搜索相關文獻資料,并通過互聯網搜索一些相關資料。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需要,設計“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現狀″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基本情況、參加的動機、心態、鍛煉時間、項目、鍛煉形式、影響因素等幾方面。共發放問卷120份,收回112份,回收率為93%;有效問卷110份,有效率98%;其中男生有58人,女生52人。
1.2.3 數理統計法
將調查的內容進行分類,整理,數據用EXCEL處理,并對問卷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數理統計結果。
2.1 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動機特征
動機是個人參與進行某項活動的內部動力,體育動機對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有著重要的影響。

表1 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動機調查表(n=110)
表1為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動機調查表,從表1中可以看出:把強身健體作為首要鍛煉動機的同學共有32位,占總人數的29.1%,其中男生人數比女生多;選擇有助于身心健康為首要鍛煉動機的共有25人,占總人數的22.7%;想通過課外鍛煉結交朋友的占人數的15.5%;有16人想通過體育鍛煉來控制體重,占總人數的20%,且女生人數要多于男生;有11人(占總人數的10%)是為了應付考試;3人(占總人數的2.7%)除了以上動機原因之外還有其它的動機。
從以上調查顯示中可以分析得出: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絕大部分同學對參與體育鍛煉是表示贊同的,且樂于參與鍛煉。以強身健體為主要動機則表明學生們有促進身體健康的意識,同時也反映出他們對體育鍛煉的健身價值的肯定。選擇動機為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大學生們可體現他們對體育鍛煉價值功能有更全面的認識,體育鍛煉不僅有助于生理的發展,還可以助于心理發展促進身心健康。在鍛煉的過程中大學生也能結交到朋友,讓大學生增加新的交友方式,因此通過鍛煉結交朋友的方式深受大學生喜歡。想通過體育鍛煉來控制體重的女生人數要多于男生,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外表形象和保健的需要,尤其女生更是注重自己的身材形象,通過體育鍛煉,讓自己更有自信,這也是當代一種向上的精神風貌。其中少數 學生是為了應付考試,這部分學生比較被動,他們在參與鍛煉當中體驗不到來源于體育的樂趣。
2.2 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項目
通過對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的調查發現,學生們參加的體育鍛煉項目選擇上存在著性別、生理、興趣等差異,且男女生各參加的運動項目呈有多樣性的特征。

表2 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男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項目表(n=58)
表2顯示;中國地質大學男女學生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他們在體育鍛煉項目上選擇上呈多樣化。調查表明以下幾個特征:男生選擇籃球為鍛煉方式的人數最多,占總人數的32.8%;其次18.9%選擇羽毛球,17.3%選擇足球運動,由此可看出大多數男生更傾向于選擇高強度,對抗性較強、 對力量、速度、靈敏等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的運動項目。30.9%的女生選擇參加體育鍛煉的項目是健美操,21.1%的選擇是乒乓球, 17.3%選擇羽毛球,表明大多數女生喜歡運動量小、對抗性較弱且無身體接觸的運動項目,她們更注重耐性、柔韌、協調等素質全面發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除了自身興趣愛好之外,還會受學校場地、器材、氣候和資金的影響。
2.3 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頻率

表3 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頻率調查表(n=110)
表3顯示 ,每周至少參加3次體育鍛煉的學生占72.7%,其中每周參加3次鍛煉的男女生總人數最多,占總人數比例的32.7%。每周參加4到5次鍛煉的男生人數最多,有21人;而女生參加鍛煉3次數人數最多,有21人。有7.3%的少數同學每周參加鍛煉不定期。從以上特征可分析得出: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在課余時間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男生參加鍛煉的積極性大于女生。女生每周參加鍛煉的次數總體偏少,要加強鍛煉,男生則要繼續保持。極少數同學每周參加鍛煉不定期,這部分同學對體育鍛煉缺乏主動性,需要增強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2.4 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時間段統計

表4 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時間段統計表(n=110)
表4顯示,54.7%的學生主要選擇在晚上進行體育鍛煉。其中有40人選擇在晚飯后進行鍛煉,占總比例的36.3%;選擇在晚自習以后鍛煉的人數有18人,占比例的15.9%;4.7%的同學選擇在午飯后進行鍛煉;還有18.4%的同學鍛煉時間段不固定。
對以上調查所顯示的進行分析,大部分學生選擇在晚飯后或晚自習后進行體育鍛煉,在一天的學習結束后,通過體育鍛煉來調整恢復一天的狀態;只有10%的同學選擇在早晨進行體育鍛煉,這少數學生在體育鍛煉上的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晨練更有利于鍛煉身體。其他絕大部分同學沒有進行晨練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自身惰性,不愿意早起;4.3%的少數同學選擇在午飯后進行體育鍛煉,一方面原因可能是該部分同學的體育鍛煉知識缺乏,沒有很好的安排規劃自己的鍛煉時間的意識。另一方面原因也可能是受學校場地有限的影響,午飯后進行體育鍛煉是對身體不利的,要及時糾正。學生應學會合理安排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同時不斷學習體育知識科學進行鍛煉。
3.1 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動機具有種多樣的特征,男生主要的鍛煉動機為強身健體,女生則以控制體重為主要動機。
3.2 中國地質大學男女學生在體育鍛煉項目上存在性別、生理、興趣等差異,且參與的項目呈多樣化的特征。男生更傾向于選擇高強度、對抗性較強、 對力量、速度、靈敏等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的運動項目。女生主要選擇運動量小、對抗性較弱且無身體接觸的運動項目;她們更注重耐性、柔韌、協調等素質全面發展。
3.3 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主要在晚上參加體育鍛煉,且多數同學們每周至少能夠參加三次體育鍛煉,同學選擇鍛煉的主要場地集中在校內免費場地。
3.4 學校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動機,培養學生自主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意識。
3.5 學校在體育課堂上可增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體育項目,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運動的潛質。或在校增加各種體育運動的社團、部門,并配備相對應的指導老師,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參加課外體育鍛煉,讓學生充分展現自我。
[1]唐新宇.重慶市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研究[D].重慶大學,2012.
[2]高長茂. 沈陽市普通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現狀調查與對策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1.
[3]董為. 廊坊市普通高校大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現狀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4]孫美佳. 鍛煉動機對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育參與積極性影響的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3.
[5] 李睿恒. 大學生課間體育活動現狀及干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
[6] 李祥主編.學校體育學[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