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雙
(湖北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2)
健全人格的培養是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以及堅持全面發展,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大學生正是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良好的人格培養對學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全面發展,目的在于培養健全的人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而體育舞蹈在高校開展得如火如荼,它不僅能帶給人舞蹈的藝術享受,還能增強練習者的身體素質。但是體育舞蹈教學能否對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有幫助呢?本文采用實驗法對2組體育舞蹈班進行實驗。
研究對象為湖北大學體育學院2015級體育舞蹈2個專選班的新生,共130人,其中男生78人,女生52人。體育舞蹈教學研究為期三個月。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與人格教育、大學生健全人格培養、體育舞蹈教學和人格測量評價等相關的書籍和優秀文獻,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1.2.2 量表測量法
本研究采用的人格測試量表是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編制的,即卡特爾16種個性因素測驗,由美籍華人劉永和博士和梅瑞狄斯博士發表中文修訂本,是測試人格應用最為廣泛的量表之一。
本研究對參加實驗的專選班分別在學期初和學期末發放人格測試表,前后共發放260份問卷。實驗前發放130份問卷,回收126份,回收率96.9%,其中男生76人,女生有50人;試驗后發放同樣的問卷共126份,回收126份,回收率100%。
1.3數理統計法
對回收問卷進行整理,將調查所獲得的資料和數據借助計算機統計分析軟件SPSS進行統計處理,對調查取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有效的數據信息。
表1 實驗前后16PF各因子得分的比較(x)
由表1可以看出,體育舞蹈教學實驗后,大部分實驗者人格因子的數據是增長的,例如“穩定因子”、“樂群因子”等都增加了1點多個分值,由此可見,大學生通過體育舞蹈的學習,有以下變化:其一,上升最顯著的是“穩定因子”,從實驗前的3.82分上升到5.38分,相差1.56個分值,可見大學生通過參加體育舞蹈的學習,個人的穩定性得到了增強,這與體育舞蹈教學有著一定的關系。舞蹈需要身體的協調性,穩定地練習才能取得好成績,不練或者想練就練不想練就不練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績的,所以在個性穩定方面有顯著提高。其二,“實踐因子”從實驗前4.66分增到5.98分,實驗前后相差1.32個分值。大學生在學習體育舞蹈時,大腦的思考會退居到身體感受之后,因為舞蹈只靠大腦理解而不去實踐是展現不出來的,所以“實踐因子”得到了明顯提高。其三,“興奮因子”從實驗前的4.25分上升到5.56分,實驗后增加了1.31個分值。體育舞蹈有5種不同的舞蹈風格,倫巴舞姿纏綿情緒傷感,恰恰情緒高昂舞步干脆果斷,不同的舞蹈風格提高了大學生的興奮性。其四,“有恒性因子”增加了1.07個分值。想要一日練好的舞蹈是不現實的,只有持之以恒,讓身體一點點記住舞蹈動作直到熟練,才能練成舞蹈動作,體育舞蹈練習也培養了大學生的“有恒性”。其五,“樂群因子”的分值增加了0.59分。通過學習和練習體育舞蹈,大學生樂于和他人交流,這是由于體育舞蹈是雙人舞,要提高舞技,必須要和舞伴切磋交流,從舞伴的點評中更改自己的舞步,大學生的樂群性得到提高。其六,“聰慧因子”增加了0.39個分值。在學習體育舞蹈過程中,學員不僅要記舞步、技巧,更要理解舞蹈傳達的情感通過學習和練習體育舞蹈,學員的頭腦會更加靈活。最后,“持強因子”、“敢為因子”、“幻想因子”、“自律因子”以及“獨立因子”這5個性格因子的數據也是增加的。在體育舞蹈教學中,教師會組織學生在其他學生面前表演舞蹈,鍛煉了學生的敢于表現的個性;教師利用假設情景等教學方法讓學生體會情感,培養了學生的幻想能力;學生勤于練習能培養自律性、獨立性以及持強性。這11個因子的提高,證明了體育舞蹈教學在培養大學生健全人格方面有積極作用。
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敏感因子”、“懷疑因子”、“世故因子”、“憂慮因子”和“緊張因子”這5個因子的分值降低了,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憂慮因子”,實驗后下降了1.95個分值。通過體育舞蹈學習,學生的實踐能力都提高了,練習次數多了,相信自己的舞蹈實力,不再患得患失,憂慮降低了。其次是“緊張因子”明顯下降,從6.51分下降到了5.50分,兩者相差1.01分。通過學習體育舞蹈,學生明白了體育舞蹈是表達情感,而不是去感受緊張,因此緊張心理會得到放松。下降幅度排第三位的是“敏感因子”,從實驗前的6.12分下降到5.46分,兩者相差0.66個分值;隨后是“世故因子”,從實驗前5.88分下降到了5.45分,前后相差0.43分;“懷疑因子”也有所下降。體育舞蹈教學,對大學生的個性起到很好的幫助,減輕憂慮、緩解緊張、減輕敏感性格、降低世俗觀念、降低多疑性格,可見體育舞蹈教學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健全人格。
通過體育舞蹈教學的實驗,利用“卡特爾16PF”測試測得“穩定因子”、“實踐因子”、“興奮因子”、“有恒性因子”、“樂群因子”、“聰慧因子”、“持強因子”、“敢為因子”、“幻想因子”、“自律因子”和“獨立因子”等11個人格因子的分值是上升的,在“敏感因子”、“懷疑因子”、“世故因子”、“憂慮因子”、和“緊張因子”這5個因子的分值降低了,從中可以看出:體育舞蹈教學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穩定性格、實踐能力、興奮情緒、持久恒心、樂于社交、聰慧機靈、持強性、敢做敢為、幻想能力、自律能力和獨立能力,同時還可以降低大學生的憂慮性、減輕個性敏感、緩解緊張、降低世俗觀念、降低多疑性格,培養健康人格。
體育舞蹈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關注,為大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在點評學生舞蹈技能的時候,多關注學生的性格,多點評學生的性格特點,例如有的同學樂于表現、不怯場不緊張,有的同學天賦不好但勤于實踐多練習等等,引導大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個性品格,營造培養健全人格的氛圍。
[1]陳建文. 健康人格教育的理論透視[J]. 高等教育研究 ,2010,(03):81-87.
[2]王海燕.當代大學生健全人格塑造研究[D].河北大學,2011.
[3]湯躍.體育舞蹈教學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5,(32):94-95.
[4]張銘鐘.論素質教育過程中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D].西安科技大學,2005.
[5]林子,李沛立.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的實踐研究[J].嘉興學院學報 ,2004,(06):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