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佳
摘要: 隨著經濟產業化的迅速發展,傳統的產業集群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尤其是中小型的產業集群,通過“互聯網+”來促進產業集群的優化升級已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對產業集群與“互聯網+”融合后帶來的優勢進行了研究,并認為推進互聯網+產業集群的順利進行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industria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clusters are facing a severe test, especially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dustrial clusters. It has becom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clusters through "Interne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dvantages brought by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Internet+", and thinks that the promotion of Internet + industry cluster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trong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關鍵詞: 互聯網+;產業集群;優化升級
Key words: Internet+;industrial cluster;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中圖分類號:F49;F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3-0069-02
0 引言
產業集群對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多數傳統的產業集群由于粗放式發展,逐漸出現產能過剩、產品創新不足等問題,致使產業集群出現衰敗趨勢,這些產業集群面臨嚴峻的挑戰,必須對其進行優化升級,保障集群內的企業能夠健康發展。
目前,互聯網技術逐步被推廣應用,電子商務更是得到迅猛發展。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年(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指出,2016年上半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0.5萬億元,同比增長37.6%。同時,互聯網也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李克強總理多次提出推動“互聯網+”行動,并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
可見,將“互聯網+”與產業集群相融合已是必然發展趨勢。
1 互聯網+產業集群概念
“互聯網+”是通過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將互聯網向生產領域拓展,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打破了傳統行業的行業壁壘,加速提升產業的發展水平,創造了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和新動能。
互聯網+產業集群是將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產業集群深度融合,形成了一種新型產業集群,其實質是傳統產業集群的在線化、數據化變革。這種產業集群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將信息在集群內外部互聯互通,促進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優化集群內部組織結構,加強集群感知外部環境變化,提升整體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互聯網+產業集群已成為傳統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的大趨勢。
2 “互聯網+”對產業集群的優化升級
互聯網+產業集群不僅具有傳統產業集群的優勢,還同時兼備互聯網自身的特性,這使得互聯網+產業集群即能推進傳統產業集群優勢的升級,又能有效的解決傳統產業集群出現的問題。
2.1 擴充集群范圍
傳統產業集群特征之一就是集群內企業在某一空間范圍內高度集中,要使其規模擴張,便會受到地理區域的限制,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集群的發展。而互聯網+產業集群是基于互聯網平臺建立的,其明顯的變革就是將集群信息空間的鄰近取代了地理空間的鄰近,打破了地理范圍的限制,全球范圍內的企業可以選擇合適的利益群體組建產業集群,極大的擴展了產業集群的范圍。互聯網+產業集群容量的擴充,便于更多的相關企業加入,從而集群的規模更加龐大,進一步提升了集群的規模效應。
2.2 解決產能過剩
當前,由于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多數產業集群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產品積壓于倉庫,不僅增加管理成本,其產品還占用資金,影響企業資金周轉,因此,急需拓展產業集群的銷售市場解決這一問題。互聯網平臺的廣泛應用,徹底改變了傳統的交易模式,尤其是越來越多的電子商務平臺被企業采用,如被大家所熟知的阿里巴巴、中國制造網和中國供應商等,電子商務平臺為企業提供了較低的建設和管理成本以及強大的市場容量,為企業帶來了強大的銷售空間,甚至呈現了線上銷量趕超線下銷量的態勢,從而有效地解決了企業產能過剩的問題。
互聯網龍頭企業阿里巴巴創建的在線產業帶就是對傳統產業集群的轉型實踐。在線產業帶是以線下傳統產業集群為基礎,由地方政府合作運營的在線生態圈。根據阿里研究院發布的《互聯網+產業集群》研究報告,2014年,株洲服裝產業集群在線下實體市場銷售下滑的情況下,線上株洲產業帶的交易額卻連續增長,平均季度環比增長率接近200%。
2.3 降低交易成本
傳統的產業集群將標準化產品通過批量生產已經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然而,互聯網+產業集群不僅具有此優勢,還能在其他方面節約成本。
第一,“互聯網+”與產業集群融合后,其交易成本會有所減少。借助互聯網,交易雙方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信息的傳播和獲取更為迅速,從而節約了供需雙方的交易成本。
第二,互聯網+產業集群降低了集群的宣傳成本。由于資金不足,一些產業集群對其產品的推廣宣傳力度不夠,導致產品市場份額較小。尤其中小型集群,本身規模和技術與大型的產業集群相比較弱,產品的知名度又小,使其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互聯網+產業集群利用互聯網宣傳,可以使產業集群的產品以較少的廣告費用投入獲取較快速度的宣傳,快速被大眾熟知,幫助產業集群產品品牌的建立和推廣,現在越來越多的產業集群已將產品宣傳轉戰到網絡上。
例如,阿里巴巴平臺的淘寶村,就是 “一村一品”的專用村通過淘寶的低門檻實現了互聯網化,以作坊生產為主的這些專用村,利用互聯網將自己的產品迅速的推廣,為其開拓了巨大的市場。
2.4 滿足市場需求
產業集群發生產品滯銷的原因,一方面是上述提到了市場銷售渠道的問題,另一方面就是生產企業沒有及時的掌握客戶需求的變化,盲目的進行大批大量的規模生產,導致產品與市場需求脫節,造成產品庫存積壓問題。互聯網+產業集群借助互聯網現代通訊技術,可以實現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實時的信息傳遞和產品需求交流,幫助產業集群迅速、準確的掌握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從而對產品及時進行調整,提升集群整體的競爭實力。企業對市場敏感了,也有助于企業對其產品和服務的改進和創新。
3 推進互聯網+產業集群發展策略
目前,產業集群向“互聯網+”融合正處于初始階段,需要市場和政府的共同作用,保障產業集群順利、高效的完成優化升級。因此,互聯網+產業集群的構建需要政府在政策、基礎設施建設和法律法規保障上的給予支持和幫助。
3.1 政策引導
一方面,政府應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引導傳統產業集群與“互聯網+”融合,鼓勵產業集群模式創新。2015年,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并且李克強總理也提出“互聯網+”對《中國制造2025》有重要的支持作用,這些動作都為傳統產業集群向互聯網+產業集群轉型創造了有利的政策環境。
另一方面,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培養互聯網、云計算和物聯網等第三方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的發展。由于產業集群向“互聯網+”轉型需要技術和資金的支持,一些中小型產業集群無法承擔,通過將其與第三方平臺合作,可降低集群互聯網化的門檻,來實現集群的優化升級。
3.2 基礎設施建設
互聯網+產業集群對互聯網平臺基礎設施有高度的依賴性,要保障產業集群順利優化升級,需要建立相應的高速、安全的互聯網基礎設施。產業集群向“互聯網+”融合初級階段需要政府在資金方面予以支持,大力加強高速寬帶、移動寬帶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公共的信息存儲、傳輸、處理和分析平臺建設,為集群轉型提供前提保證。
3.3 營造良好環境
“互聯網+”為產業集群發展帶來了新動力,但同時互聯網安全問題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互聯網平臺數據的可靠性、個人或企業隱私的保密性和網上支付的安全性等方面,需要完善的監督機制和法律保護,否則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會給企業甚至是整個集群帶來嚴重的災難。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目前的法律已明顯滯后,這急需相關部門共同努力,結合實際情況,盡快完善法律法規,保證互聯網平臺所有用戶的合法權益,為互聯網+產業集群的發展和壯大提供必須的法律保障。
4 結語
傳統產業集群存在的問題已不可忽視,“互聯網+”的出現,對產業集群的發展既是難得的機遇,也是挑戰。互聯網+產業集群可以解決傳統產業集群地理區域限制和產能過剩問題,同時也有助于降低成本和貼近消費市場需求。然而,互聯網+產業集群的順利推進也離不開政府在政策、基礎設施和法律法規上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柳洲.“互聯網+”與產業集群互聯網化升級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5(08):73-82.
[2]段浩,劉月.“互聯網+產業集群”構筑產業生態[J].中國工業評論,2015(09):70-75.
[3]單丹丹.基于社會網絡視角的我國產業集群分析[J].中國經貿導刊,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