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錄增
【摘 要】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多媒體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優勢日益凸顯。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我們應充分重視運用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豐富學生的認知途徑,促進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讓多媒體教學真正成為教師課堂“減負增效”的利器。
【關鍵詞】高中生物 多媒體 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56
近年來,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課程整合一直是一線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教師如何利用多媒體對圖像、視頻、動畫等信息進行加工與整理并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呈現教學內容,不僅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而且還能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與創新意識。事實證明,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改變傳統生物課堂的教與學的方式,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與運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巧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導學生對生物具有良好的興趣和動機,在生物學習中獲得快樂和享受,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然而興趣和動機并不是學生固有的,而是通過外界事物的新穎性、獨創性、需要性來滿足學生探索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能夠有效地引起學生注意、引發學生認知心理失衡、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啟迪學生思維、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目的。問題情境教學是一門藝術,其技巧直接制約著教學效果。以前,受技術以及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我們習慣進行說教式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學生容易產生疲勞感和乏味感。現在,只要我們懂得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中的圖片、動畫、視頻、聲音等元素,從多個方面來引導學生認識宏觀或微觀領域中的生物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在良好的情緒狀態中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比如在講“胚胎移植”的時候,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讓同學們觀看一則新聞:廣州的一名富翁,通過體外受精的方式,培育了八個胚胎,并且存活。為了將這八個胚胎都生下來,找了代孕媽媽。雖然最后八胞胎都生下來了,但是富翁也面臨著高額罰款。通過這則新聞,向學生灌輸代孕媽媽是違法的,但是代孕動物,即將人類所需優良品種的動物進行胚胎移植,是合法的,從而導入到新課“胚胎移植”的學習中。在整個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生們都對這門技術十分的好奇,巧用信息技術,從學生熟悉的事件引入教學,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又很好的滲透了道德教育。
二、巧用多媒體化抽象為直觀,增加學生的感官沖擊
生物知識的抽象性決定了它往往難以想象、理解,巧用多媒體可以使知識、學生的思考過程具體化、形象化,增加學生的感官沖擊,從而達到使學生領會、突破難點的目的。
(一)將平面結構變得立體化
在學習微小生物體或結構精細難以用模型有效展示的生物體結構時,充分利用flash課件展示的生物體結構,色彩豐富,層次分明,有很強的視覺功效,極大豐富了結構教學的直觀性。如進行“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教學時,細胞和細胞器的結構精細復雜,利用模型或者圖片很難讓學生形成較為準確的結構層次。而利用flash課件展示,不僅將細胞和各細胞器的結構層次劃分清晰,并能突出重點,解決了傳統教學直觀性差的難題。
(二)將文字變得具體化
在生物教學中,雖說能把文字轉換為概念圖,但是它們是靜止的,只能表示某一時刻的生理變化,而不能反映生理變化的整個動態過程,如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蛋白質的過程,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過程,光合作用的過程。若想更好的理解這些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們發生的生理變化動態的展現出來,這就需要多媒體的輔助,通過網絡多媒體制作成flash動畫再呈現給學生。而像選修一中的一些傳統技術的應用以及微生物的發酵,更可以結合時下熱門的節目“舌尖上的中國”,給學生講講泡菜、釀酒、腐乳等等的制作過程。這不但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還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應用。通過利用信息技術來直觀呈現,使其可視化,從而有利于大多數學生的理解,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巧用多媒體豐富生物實驗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對于實驗應該非常重視的。然而由于很多的原因,生物實驗教學,并沒能很好的得到開展。有很多的學校,因為缺少資金、設備,或是缺乏重視,常常只停留在文字實驗上,單純的讓學生劃書,劃重點,學生很容易就遺忘,如果這些無法完成的實驗用多媒體演示出來,其逼真的動態效果,會讓學生有很深的印象的。另外對于有能力做實驗的學校,老師們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改變一下以往傳統的教學,別只是單純的讓學生機械式的重復實驗。如在“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嘗試讓學生分不同的小組,探究用不同顏色的葉片來比較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效果,制成PPT,做實驗報告;老師也可以將學生實驗操作的過程和結果通過照片和視頻演示給學生,對一些異常現象做出解釋,會使學生對實驗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同時肯定做得好的同學并將其成果展示出來,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手積極性和對生物的熱情。
四、巧用多媒體優化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抓住誘導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和思維的契機,使學生在豐富的教學信息資源中耳拓展學習空間。如在“遺傳病與人類健康”這一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遺傳病的發病原因,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開展實踐活動。針對常見遺傳類疾病進行社會走訪調查,最后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展示調查過程(如采訪的圖片、聲音、視頻)、運用EXCEL進行數據分析與統計、最終公布調查結果……
這種教學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既是知識的建構者,又是信息技術的使用者,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靈活的運用多媒體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要在整合中不斷優化學生的學習過程,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從而讓生物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王忠強.劉佳鑫.論高中生物多媒體課堂教學的困境和突破《文理導航(中旬)》.2016年4期
[2]王桂芬.對高中生物多媒體課件設計的幾點看法《教育教學論壇》.2013年3期
[3]任艷華.試論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