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娟
摘 要:初中英語教育在整個的英語教育系統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初中的英語教育不僅關系著學生對英語這一學課語言感知水平的提升,而且還關系著學生對英語語言的運用。初中英語教學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可以全面提高初中英語的水平。
關鍵詞:初中 英語教學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2(a)-0184-02
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深入,要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提高教學的效果,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實際工作中,為提高師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無疑是比較有效的教學手段。
1 初中用于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1.1 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在現代的教學中重知識講授,輕能力培養觀念始終存在,這種觀念嚴重影響了學生獨立學習、探索知識的能力,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實現語言教學的目標。合作是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應當具有的能力,如果學生不善于和別人進行合作,就無法將自身的觀點知識進行交流,也就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1.2 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
在現階段初中班級中的學生越來越多,為了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進行學習,享受課堂帶來的快樂。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需求,教師在講臺上一味的演講形式的授課方式無法面向全體的學生,也不能從各個方面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使所有的學生參與其中,對所學知識掌握無法進行實踐,導致英語教學質量始終得不到良好的提升。如果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加強學生在課堂上交流,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增加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教學課堂環境。
1.3 是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需要
合作學習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進行學習,這樣有助于團隊意識的培養,增加學生之間的凝聚力,在小組中的合作學習中,可以實現學生的共同發展,同時還可以彌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不足。
1.4 輕松語言環境的需要
在學習外語時,要想實現語言教學良好的發展,必須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過于死板,只是一味的對單詞和語法進行背誦,沒有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展示空間。學習外語應當有一個比較貼近現實的環境,這樣才有助于學生的學習。所以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給學生創造了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英語的學習中去。
2 初中英語教學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2.1 對合作學習的概念認識不清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雖然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但是沒有認識到合作學習與小組兩者之間聯系,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容易將二者關系混淆。很多教師簡單的認為合作學習就是分組討論,只要在班級中簡單的將學生編組進行自由討論就可以了,這樣的做法導致各個小組之間的學習水平差距比較大,有的小組中全部是優等生,有的小組中可能全部是末等生,這種現象的出現導致學生之間的水平逐漸增大。并且在進行小組之間的學習中,教師沒有做到及時的指導,導致雖然是合作學習,但是學習效果并沒有提高。
2.2 形式僵化
在進行教學中,如果始終采用相同的策略會使教學方法失去應有的功效,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才能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積極的開展合作教學,但是在教學形式過于單一,每一節課堂學習基本是分組、討論、回答的模式,長期的固定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產生反感,對分組討論的學習活動失去興趣,從而影響對英語的學習。
2.3 過度使用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中,沒有考慮教學的內容,沒有從教學目標上進行把握,只是憑借自己的主觀意識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手段。對合作學習的過度使用,開展過多的活動,占用比較多的教學時間。教師應當對合作學習有充分的了解,根據教學的狀況有計劃的組織合作學習,如果學生沒有掌握足夠的技能等知識就開始合作學習,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2.4 缺乏傾聽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雖然運用了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但是對于學生經過討論得出的結果教師只是簡單的聽一下,因為教師有確定的答案,所以對學生討論的結果并沒有足夠的重視。還有的教師對合作學習有誤解,認為這種教學模式浪費了課堂時間,當學生在進行討論過程中,教師對時間的把握無法準確定位,會習慣性的打斷學生的討論活動。
2.5 參與程度不高
很多學生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主動的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去。即便參與了,合作的意義也并高,基本是小組中優秀的學生進行發言,學習能力稍差的學生只是在小組中湊數。學生表現出的這種態度,給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開展帶來極大的挑戰。
2.6 紀律性不強
當進行合作學習時,小組之間的討論比較繁雜,教師基本不知道學生之間是否是在討論問題。很多學生喜歡合作學習就是因為可以隨便的討論,并借此機會與其他同學進行聊天。當進行小組之間的討論時,教師對課堂的紀律難以進行把握,最終不得不強制學生停止。
3 初中英語教學中改進合作學習的策略
3.1 進行合理編組
首先,教師在進行編組時,充分考慮人際關系,和諧學習氛圍等因素,編組要充分發揮學生之間的優勢,分組并不是簡單的前后排一組,而是要有精心準備的,根據學生的成績、性格、表達能力等進行全面綜合考慮。組內的成員不宜過多,一般控制在4~6人一組即可。同時進行男女生的平均分配,將比較內向的學生進行分散開,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
其次,對分組的形式進行靈活的把握,為了保證課堂的學習氛圍,比如說在比較輕松的環節上,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興趣或者是抽簽的形式進行分組,對小組不斷的進行調整,活躍學習的氛圍,讓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關系。
分組以后每一個小組中確定一個組長,主要是讓組長起到帶頭的作用,為讓學生對小組學習增加興趣,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起有特色的組名,并給每個學生進行任務分配,并且定期對小組成員和小組的任務進行互換,保證每個學生都要參與到其中。分組以后教師還要引導小組團結一致,對學習任務積極討論,共同進步。
3.2 精心設計,促進合作
既然是合作學習,那么學習任務應當是小組全體組員共同完成的,學習過程中小組中成員進行分工,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比如說在討論過程中,讓優等生先說,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進行復述。比如說在討論“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這一問題時,后進生可能會簡單的說單詞,優等生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描述自己的假期。
討論結束以后教師在小組中選擇一名成員對討論的結果進行展示,在這一環節中可以充分訓練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更好的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3.3 用心評價
在合作學習結束以后,教師可以對小組各個人的表現情況做簡單的評價,教師進行評價,可以作為判斷學生的依據,對學生進行鼓勵和指導可以提高學生學習上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可以組織全體同學做自評和互評,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并且吸取其他同學的學習經驗,從而促進自身的成長和發展。
4 結語
合作學習在教學模式上進行突破,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補充,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生以后的學習有積極影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地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的總結經驗,完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漏洞,積極為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張瑞芳.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運用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4.
[2] 蘇嬌.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延安大學,2014.
[3] 薛祖鴻.初中英語合作學習現狀、問題及教學管理策略[D].蘇州大學,2015.
[4] 褚軍平.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組織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7.
[5] 朱素平.論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