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泉
【摘 要】新課程標準對新時期物理課堂教學提出了諸多的要求,比如更加注重實驗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興趣等等。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已然將這些理念加以實施,但不可否認的是,仍然有不少問題存在于一線教學中。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 有效性 影響因素 策略 探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60
物理是一門與我們生產生活非常接近的學科,然而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卻會經常出現一些問題導致物理的教學并不十分順暢。于是我們就根據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根據現今出現的問題對初中物理教學進行了改進,使得初中物理教學更為有效。
一、初中物理教學課堂的現狀
(一)教學內容偏多,教學時間不夠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要給學生減少學習負擔,減少學生在校的時間,給他們留出更多空間自己支配,這樣一來,學生接受課堂教學的時間就大大縮短了,分配到物理教學的時間也就更少了。但是物理教學的內容并沒有相應地減少,這就造成教學時間和內容之間的矛盾突出,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只能把應該詳細講解的知識簡略化,不能做到深入講解,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
(二)教學缺乏實驗課
物理本身就是一門應用性的學科,學生不但要掌握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動手操作的能力,實現理論知識與現實問題的有機結合。但是,很多初中物理教學在這個方面都比較薄弱,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沒有開設實驗課,或者是實驗課只是擺設,用來應付上級教育部門的檢查,沒有給學生提供動手實驗的機會。
(三)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落后
很多學校物理教學都存在這樣一個通病,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認為教師是學習的主體,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沒有走出應式教育的影響,只追求學生考試分數的提高,忽視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這種做法不僅有違物理學科的性質和教學特點,也容易造成學生因枯燥的教學失去對物理的興趣,制約著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四)教學內容局限于書本,缺少延伸
書本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載體,教師和學生的活動都是圍繞教材展開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把書本的位置看得太重,就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果只是局限于書本內容,教學活動就會十分呆板,無法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自主探究能力,物理教學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二、當前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
(一)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新課程改革提倡物理課堂教學要進行探究式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無疑會在一些問題上對結果產生分歧,因為在這種分歧下教會學生新的東西,會為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所以善于把握課堂的教師,會將這些分歧轉化成最有效的教學資源,會讓學生對新知識有更深的理解。疑是知之始,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因此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了新問題的時候,老師應該好好加以利用。愛因斯坦也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從這一點出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培養青少年不唯書、不唯上、只為真的思維方式和創新品質為目標,組織學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啟發、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大膽質疑,使學生形成獨立的人格。同時,教師在鼓勵和啟發學生質疑的同時,還應根據具體實際組織班上同學開展一些有效的探究活動。教師通過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與同學共享,共同交流和探討,從而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提高了學生對課堂的熱愛。要注意的是,初中生雖然普遍已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但他們認識問題大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缺乏對事物的深入理解與分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根據條件獨立進行物理實驗、總結規律、得出結論的能力,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課后,注意鼓勵學生各自組成物理設計小組,鼓勵和指導學生制作物理模型,將理論用于實踐。
(二)注重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物理,本身就是一門需要進行實踐的科目,如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實驗進行教學,不僅可以讓教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也可以讓學生們積極學習和探究物理知識,還可以培養同學們自主探究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在實驗教學課堂上,教師應當將學生們進行分組實驗,并且教師應當允許學生們在課堂上犯錯,允許同學們在課堂進行大膽的實踐和創新,讓同學們在實踐教學課堂上深入了解現象和問題,培養同學們自主探究和動手實踐的能力。除此之外,通過實驗教學,教師們也可以在實驗中發現學生們的一些問題,比如一些操作太過不規范,教師可以在實驗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糾正,而且這樣的方式更容易讓同學們記住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在實驗課中觀察出同學們的動手能力的差距,以及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這些信息,教師們可以適當調節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進度以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注重理論聯系實踐,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和發現,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理論來源于實踐,同時理論又可以指導實踐,實踐也可以檢驗理論。所以物理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定要注重理論聯系實踐,不能僅僅是停留在純理論性教學的層面上。要在讓學生掌握了牢固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盡力使得所授知識能聯系到學生身邊的熟悉的相關物理事例,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另外,因為物理學科同人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所以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去學會觀察和發現,對看見的有些物理現象要鼓勵學生能自主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好奇心,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面對著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的不足之處,初中學校不僅要對初中物理實驗進行重視,而且要對投入足夠的經費對物理實驗器材進行新購和更新,以保證實驗教學可以有的放矢。同時,學校還要加強對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技能培訓,鼓勵他們努力積極發揮在物理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使實驗教學更加貼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