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林素娟
【摘要】李清照所寫情詞,寫離別,寂寞,傷感,相思,都是真實情感之流瀉,女性成了抒情主體。她向社會敞開了自己的心扉,傾吐了女性的喜怒哀樂,以女性本位,運用精于抒情的詞體,表現少女之天真,少婦之纏綿,嫠婦之凄苦。其作品有獨特的柔婉美和悲劇性,具不可替代的審美價值。
【關鍵詞】李清照;女性情懷;奇葩;興之駿逸;愁之銷魂;志之不屈
【中圖分類號】I207.23 【文獻標識碼】A
縱觀中國古典文學史,在古詩詞殿堂里,流芳百世的男性騷人墨客不勝枚舉,而女性詞人卻寥若星辰,李清照無疑是女性詞人中的佼佼者,昂然怒放在古詩詞殿堂里,久久不息……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宋朝杰出的婉約派詞人。李清照之所以能有文學上的成就,與她的家庭有很大關系。父親李格非是著名學者和散文家,母親也很有文學修養。由于家庭影響,少年時便工詩善詞,長大后嫁給太學生趙明誠,夫婦倆志同道合。李清照是幸運的,有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受到很好的教育,有機會發揮她的天才,成為文學史上一位杰出的女詞人。
李清照所寫情詞,寫離別、寂寞、傷感、相思,都是真實情感之流瀉,女性成了抒情主體。她向社會敞開了自己的心扉,傾吐了女性的喜怒哀樂,以女性本位,運用精于抒情的詞體,表現少女之天真,少婦之纏綿,嫠婦之凄苦。其作品有獨特的柔婉美和悲劇性,具不可替代的審美價值。
我們可從她的詩詞里一窺其獨特的女性情懷,不屈的靈魂。
一、興之駿逸
葉嘉瑩先生對李清照評價頗高,說其以女性寫女性化的詞,不但寫得婉約、溫馨,而且還具一種駿逸之致。初入筆者眼簾的是她早期這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少女時的李清照,天資聰穎,充溢著青春活力和生命熱情。在荷花初放的秋天里,一個閨閣女子,呼朋引伴,泛舟游歷,率真活潑,興致所至,飲酒酣暢,沉醉不知歸路。其情亦真,其興亦逸,帶著幾許真趣、野味和豪情。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寥寥幾筆,把優美的風景和怡然的心情糅合一起,寫出了詞人青春年少時的駿逸之情,讓人不由得欲仿之而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試想,一個大家閨秀暫時擺脫了封建社會加諸的重重枷鎖,回歸到本我的少女天性,并勇敢地以詞作形式向社會傾吐自己的游玩之興,這才情,這勇氣豈是一凡夫俗子能企及比擬!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下片“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這里借插花的事寫出兩人的愛情來,為了爭取新郎的歡愛,詞人就把花兒簪鬢發上,讓新郎看看哪個更美。同樣,“賭書消得潑茶香”的典故亦可窺知逸興之一二。夫妻倆互敬互愛的美滿生活在文壇傳為佳話,令多少文人雅士艷羨。
二、愁之銷魂
早期的李清照是幸運的,如果說后期有一種情感始終伴隨她的,那無疑是“愁”。“愁”之內涵繁復,有別離之傷,喪夫之痛,孀居之悲,顛沛之苦,故國之思,亡國之恨……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乃節令抒懷之作。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趙明誠便“負笈遠游”,時逢重陽,詞人通過獨守閨房,寂寞抒懷,把酒黃昏,賞花東籬等諸多真實的生活場景,表達了佳節思親的人之常情。然而也是這最為生活化的描寫,造就了千古名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以花擬人,以景寄情,情真意切,為后世所贊。“莫道不銷魂”噴涌而出,道破多少含之無露的情感,是人性無可壓抑的真實情感的爆發。用江郎《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的“銷魂”二字,點出種種愁苦皆源自離別之痛,“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可謂情境深沉,掠人心魄。
《聲聲慢》這首詞寫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此時,詞人經歷了國家危亡,故鄉淪陷,丈夫病逝,金石書畫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難的隊伍中,飽經離亂之愁苦。本詞細膩地表現了一個婦人秋日里竟日的愁苦心情。上片從一個人尋覓無著,到酒難澆愁;風送雁聲,反而增添了思鄉的惆悵。下片由秋日高空轉入自家庭院。結處生發出“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自庾信以來,或言愁有千斛萬斛,或言愁如江如海,總之是極言其多。而李卻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茫復雜,僅一個“愁”字如何囊括得盡。妙在不說明于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淋漓盡致了。詞中訴說了詞人孤愁無助、生意蕭條的處境,寄托了極其深沉的家國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譜寫了濃愁之“銷魂”。
三、志之不屈
少女時的李清照讀了著名的《讀中興頌碑》詩后,當即寫出了和詩兩首《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令世人贊嘆不已!此詩縱橫捭闔,評議興廢,總結了唐代“安史之亂” 前后興敗盛衰的歷史教訓,借嘲諷唐明皇,告誡宋朝統治者“夏商有鑒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一個初涉世事的少女,對社稷表達出如此深刻的關注和憂慮,不由得世人刮目。宋代周的《清波雜志》認為,這兩首和詩“以婦人而廁眾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陳宏緒的《寒夜錄》評此兩詩:“奇氣橫溢,嘗鼎一臠,已知為駝峰、麟脯矣。”
猶記得《夏日絕句》中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詩句,每每讀到此句時,心中不由升騰起一種難以名狀的欽佩之情。試想,一個女子啊,纖若無骨之手,嬌柔無力之軀,細膩纏綿之心,竟勁力突起,這份剛韌之堅,氣勢之強,情志之貞,敢問世間須眉幾人可以匹敵?詞人追隨項羽的精神和氣節,痛恨宋朝當權者茍且偷安的英雄豪氣,力透紙背,令人叫絕稱奇!
大河上下,眾浪齊涌。淘盡千古豪杰,群芳斗妍,怒放著一朵女兒花。李清照以其悲天憫人的女性情懷及獨特的才華屹立在一代代人們不盡的追思里,這古詩詞殿堂里昂然怒放著的不屈的奇葩 啊……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