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宏
【摘要】近一時期來,語文教學領域不斷出現(xiàn)“用微課改變課堂”的口號,部分教師已經開始積極探索微課的應用,發(fā)揮微課在教學上的促進作用。筆者所領銜的高中語文名師工作室在過去的一年里,嘗試在詩歌鑒賞教學中運用微課,在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練習測試及教師點評等環(huán)節(jié)上制作了不少微課視頻,對詩歌教學起到了較好的輔助作用,收到了較好成效。
【關鍵詞】語文教學;教學方法;詩歌鑒賞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詩歌鑒賞教學存在的問題
詩歌鑒賞教學歷來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傳統(tǒng)的詩歌教學課堂中,語文老師雖然嘗試用各種方法以提高詩歌鑒賞的得分率,但效果都不盡如人意。往往詩歌鑒賞的知識點講了無數(shù)遍,但考試時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還是不懂。平時感覺聽懂了,但考試又不會了。這是因為傳統(tǒng)的詩歌鑒賞教學存在以下的問題:
1.教師對詩歌鑒賞的知識點講授方法單一,學生印象不深。教師在講授知識點時,多注重技法方法的介紹,學生對知識點缺乏透徹的理解,更難以把知識點做到融會貫通,講授知識看似內容豐富,卻流于表面。學生過目易忘,一知半解,難以把知識點運用到考試中。
2.學生在詩歌鑒賞學習過程中,被動學習,自身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性不高。平時聽課效率不高,知識掌握不全面,加上詩歌鑒賞過程中學生本身看題、解題、得分有一定難度,使得詩歌鑒賞答題得分率不高,學生難有主動學習的熱情。
二、微課在詩歌鑒賞教學中的優(yōu)勢
江蘇張一山老師將“高中語文微課”定義為由高中語文教師或學生根據(jù)語文學習需要設計的,以短小視頻(2—10分鐘以內)為主要資源載體的微小課程。在常規(guī)課堂中,教師的備課重點落在教上,多考慮如何在教法上、教的內容上使學生掌握知識。而引進微課設計后,教師著重點則落在促進學生的學上,如何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的方法。微課改變課堂是以促進學生的知識結構、支持學生的學習與思考為目的,借助微課,把教師的講授方式轉變?yōu)橹С质浇虒W,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自我學習。
1.利用微課視頻,可以讓教師在課堂上節(jié)省時間,從而更有效、高效地促進師生互動,開展課堂討論。微課視頻的播放,節(jié)省了教師的口授和板書的時間,教師可以更充裕地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討論,更好地進行師生互動,有利于師生之間更好地交流。
2.利用微課視頻,可以讓學生進行更多自主性的學習,微課錄制了教師授課的重難點,學生不僅在課堂上,更可以在課外時間反復觀看,可以隨時做筆記和思考,學生可以在不懂的地方做注解,方便多次詢問老師。學生更可以在期末復習時點擊微課視頻,起到強化復習的功效,微課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
三、詩歌鑒賞微課制作的實踐操作
按張一山老師的微課設計理念,微課的支持性主要表現(xiàn)為向學生提供錄制的微視頻。微視頻是一種新型的支持性資源,它結構簡單、形式靈活、長度短小、內容精致。筆者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組織名師工作室的成員制作了一系列“高中語文詩歌鑒賞”的微課視頻,不僅在課堂上播放,更多的儲存在學校的云空間,供教師、學生下載播放,促進了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與掌握,讓學生學習更有情趣,更加生動,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機會。
1.首先對高中詩歌鑒賞內容進行點式分割,做到知識點化。根據(jù)高中詩歌鑒賞教學內容把詩歌先分為四大塊進行分割。分成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及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四塊進行講授,每大塊又細分成小塊知識點,如進行鑒賞詩歌意象的講授時,制作了四個微課視頻。分別從“抓住物象,探知詩人情感”“透過表面意義,挖掘深層含義”“記識典型意象,牢記意象內涵”“分析詩歌意境,探知詩人感情”四個方面總結歸納,給學生以直觀的印象,讓學生感受到詩歌鑒賞的條理性和層次性。又如復習高考詩歌鑒賞歷年考題分析時,從類別入手,結合近三年考題,制作了四個微課視頻,重點給學生分析了羈旅詩(韋莊《含山店夢覺作》)、閨怨詩(無名氏《阮郎歸》)、邊塞詩(岑參《發(fā)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寫景詩(李白《金陵望漢江》)的區(qū)別、特征及作者的情感,使學生一目了然,實現(xiàn)了學習時間短而效果最大的目標。
2.制作詩歌鑒賞專項練習和綜合練習的微課,以利于學生課內外復習鞏固,特別是到了高三復習階段,微課的使用使學生的詩歌鑒賞復習更加自如。學生可隨時到資源庫調取自己需要的課件,也能看到教師對這一專題的總結歸納,可以進一步熟悉和鞏固相關的知識點,做到胸有成竹。
四、制作詩歌鑒賞微課的成效與意義
一年來,筆者所領銜的名師工作室在探索詩歌鑒賞教學微課的運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生普遍反映,有了微課,掌握上更順心順手了,同時在聽課的過程中,更有一種詩歌美感的體驗。
1.自從建立了詩歌鑒賞分類資料庫后,學生使用微課視頻的次數(shù)多了,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全面扎實地掌握高中詩歌內容的考點和知識點。微課視頻庫包括了詩歌鑒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等系列分類,還有詩歌類別中思鄉(xiāng)、送別、山水田園、詠物、詠史、邊塞、閨怨等小類分項。學生學習后感覺詩歌鑒賞不再讓人頭疼,而是摸到了解題的頭緒。
2.自從在詩歌鑒賞的教學中使用微課視頻后,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了,學生在教師指導和微課視頻的配合下,普遍感覺詩歌鑒賞的能力提高了。高考詩歌鑒賞題共11分的分值,學生的分數(shù)由原來的全班平均3—4分,已提高到7—8分,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
總之,微課在語文詩歌鑒賞教學中的運用,是一種新的嘗試,學生通過微課的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挖掘了學習的潛能,提高了綜合素養(yǎng)。這種知識傳授的模式備受師生的青睞,促進了學生個性化發(fā)展。但就目前而言,微課由于網絡和信息技術的限制,它只能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其最大效用還無法發(fā)揮出來,我們期待微課能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