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元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三川中學)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基礎教育事業的改革,英語在中學的課程教學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逐漸成為大多數英語教師的基本教學目標。主要提出了在新課改背景下進行初中英語教學的幾點策略,希望能為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一些基本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不足,課堂上的學習氛圍也沉悶乏味,往往都是教師帶領著學生進行學習,這樣被動式的學習方式難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不符合新課改理念下的基本教學要求。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參與情況與情感變化,以便可以針對實際情況設計接下來的教學,從而真正在“以生為本”的基礎上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有效教學。
一、通過師生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是學生要學習的一門課程,更是一種語言。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積極地交流,將學生帶入英語課堂的學習活動中。學生也只有親身參與到課堂中,才能用心地思考,并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學習動機與興趣,使英語課堂的教學真實而有效。
例如,在教學“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這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在學生學會了單詞與句型后,通過師生或者生生之間的對話來進行練習。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兩兩一組,用學過的句子自行編造對話,并在課堂上進行交流。這樣的教學環節設置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學生在編造對話的過程中也鞏固了所學的單詞與句型,一舉兩得。另外,在單詞的記憶環節,教師也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找規律的方式教學,如,在學習“rainy”時,將其名詞的形式“rain”對應著寫出來,同理讓學生記憶“snow-snowy”“wind-windy”“cloud-cloudy”這些意思相近的單詞等,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大大地減少學生的記憶量,提高他們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二、組織英語活動,增強課堂的教學趣味
在課堂教學中組織英語活動也是增強教學趣味、提高教學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師可以將學生已經學過的英語知識融入活動之中,從而讓學生在活動中收獲知識,真正做到“在玩中學”。這樣的教學方式既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有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其在輕松而愉快的氛圍中進行高效的學習。因此,精心地設計英語課堂活動,真正地實現寓教于樂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手段之一。
在學生掌握了一定量的單詞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同詞首單詞拼讀賽”的活動。首先,教師可以將班級內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每個小組的成員派出一名代表抽卡片,每個卡片上都隨機地寫上從A~Z中的其中一個字母,小組內的成員要根據抽到的字母寫單詞,在到達規定的時間后,教師可以充當裁判,對每個小組的結果給予評分。如有一個小組抽到的字母是“P”,那么他們就可以寫pen,pencil,pear,peach,police等。通過組織這樣的英語活動,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既能夠回憶所學的知識,又可以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對于英語素養的提升也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借助信息技術,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學生的學習資源更加豐富,學習的形式也更趨于多樣化。借助多媒體等教學設備進行英語課堂的教學,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視覺與聽覺等多種感官共同活動,從而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也要不斷創新,總結實踐經驗,以期找到更為適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有所提升。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單詞,如在學習“Feeling good”這一單元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各種情緒的圖片,并在圖片的旁邊附上相應的英語單詞,如“happy”“surprised”“worried”等,這樣形象生動的教學過程會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高,在理解的基礎上真正提高他們英語學習的有效性。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生動優美的歌曲,或者是簡單的英文影視,通過調動學生的聽覺與視覺等多種感官來豐富學生的體驗,從而使英語課堂教學真實而有效,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濃厚的興趣。
總之,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形式,通過師生的有效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新穎的英語活動,增加課堂的教學趣味;并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從而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充實而有效,真正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潘情情.新課改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2).
[2]易梅娣.淺談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導刊,2010(2).
[3]晏妮.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J].知識窗(教師版),2016(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