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榮霞


(甘肅省蘭州市第八十八中學)
摘 要:初中數學具有自身的學科特點和規律,它要與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相符合,考慮到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知識水平,關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知識形成過程,并在知識探究的過程中,掌握和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從而引領學生深入到數學知識的殿堂之中,感悟數學知識的原理和奧妙,形成良好的知識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知識探究;能力
在初中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根據初中生的基本認知特征和規律,關注學生在數學知識探究中的形成過程,并基于現實的需求,將初中數學知識和原理應用于現實實踐的問題解決之中,更好地實現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的融合,更透徹地領悟數學知識中所蘊含的思想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知識生成能力,更全面地把握初中數學知識的實質和精髓。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知識探究的運用,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注重數學知識的生成性探究
在北師大版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數學知識的完整性,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的順序,有時還需要創造性地編制教學內容,要重現數學知識的發生歷程,揭示數學知識的前因后果,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辨析,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所蘊含的原理和規律。
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時,要先向學生講述“勾股定理”的數學知識內容,在教師重現知識生成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進入到數學知識生成的探究過程之中,可以直接運用無理數中的二次根式的計算法則和性質,實現對“勾股定理”中計算問題的思考和分析,從而生成數學邏輯知識的探究行為和思維方式。然后再向學生講解“實數”的知識概念和內容,更好地豐富數學文學和數學歷史的思考,為后續的無理數學習奠定知識基礎。
另外,在北師大版的初中數學知識探究過程中,還要依循學生探究幾何知識的規律,先采用直觀的觀察方法和實物的觀察、操作等實踐方式,再通過嚴謹的推理,可以獲得部分幾何知識,并以此為出發點,展開幾何證明。
二、以故事情境引發學生的數學知識探究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故事化的情境,作為學生數學知識探究的主題,并應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對故事情境下的主題進行數學知識的深入探究,從而更好地抓住主題的核心內容,激發學生的知識探究興趣,更好地提升獲取初中數學知識的能力。
例如,在北師大版初中數學知識中,“函數和函數圖象”的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如何使學生將抽象的函數知識具象化地感知和理解,是教師應當思考的問題。此時,教師可以創設相關的故事情境,讓學生在故事情境的主題引導之下進行思考:我們知道《烏鴉喝水》的故事,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聰明的烏鴉往瓶子中填塞小石子,當小石子填充了瓶子的容積時,瓶中的水位就會上升,待水位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烏鴉就順利地如愿以償地喝到了瓶子中的水。假設在這個故事之中,烏鴉在發現瓶子之后,思索的時間為x,而瓶子中的水面高度為y,試問:與故事中的情境相符合的圖像應當是哪一個?
三、生成知識探究情境,提升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知識程度,設置形象的知識探究情境,如可采用圖片、視頻、聲音、動畫等形式,創設出豐富而生動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知識探究興趣。
以北師大版的初中數學為例,在教學“無理數的引入”一課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運用形象的、直觀的課堂情境創設,較好地引起學生的知識探究興趣。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或以圖片的形式,可生成如圖形:
在上述兩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之中,采用動手實踐的形式,如何獲得更大的正方形?并設計如下問題:
(1)假設大正方形的邊長為a,那么,a應當滿足的條件是什么?
(2)邊長a有沒有可能是整數?請說明自己的想法。
(3)邊長a有沒有可能是分數?請說明自己的理由和想法,還可以與同學進行探討。
在上述的拼圖問題情境之中,可以引發學生自主探索,并產生數學知識上的沖突性認知,進而自覺地進入到探索和發現、分析的過程之中,將抽象的數學原理與現實的生活背景相結合,最終獲得數學知識:“滿足a2=2的數a不是有理數”,而是一個“新數”。在對知識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和探究,有的學生從“12=1,22=4……”的視角,進行數學知識的觀察和探究思考,并體悟到“大正方形的邊長a不是整數,是位于1~2之間的數”。有的學生則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問題,他們注意到圖形的特點,并由此進行思維的發散:正方形的邊長是直角邊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長,它必然要比任何一條直角邊大,并且必然小于兩條直角邊的和。由此可以推斷得出結論,“大正方形的邊長a是在1~2之間的”。可見,在這個形象而生動的問題情境之中,通過探究學生解決了問題,并獲得了數學知識,也極大地活躍了數學課堂,進而提升了數學知識的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數學知識的接受程度的差異性,創設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情境、故事情境或游戲化情境等,使學生融入數學知識的情境之中,從而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逐漸構建完整的初中數學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朱榮民.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理化學習,2011(7).
[2]蘇超.對“探究式”問題教學法的探索與思考[J].中學教學參考,2011(14).
編輯 魯翠紅